陸志超
【關鍵詞】 中職;物理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4—0113—01
中職物理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在學生學習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物理老師,如何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扭轉中職物理教學現狀,從激發學生興趣,調整學習難度,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等方面,選擇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中職物理的教學質量,改善中職物理教學的現狀呢?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從以下幾點進行了實踐、嘗試,借此與大家分享。
一、采用一切手段,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1. 增強學科知識的趣味。學生對物理知識沒有興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物理,沒有發現物理科學知識的神奇與作用以及物理與我們生活不可分割的聯系。物理知識源于生活必將用于生活。老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身邊有趣的物理現象,通過一些小實驗增強物理知識的趣味性,如尖端放電、大氣壓方向、我們用吸管吸牛奶等等,這些有趣的現象,都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物理這門學科的有趣性,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當然,老師也可以在教學中結合生活實例,用通俗、幽默的語言介紹解釋相關現象,調節課堂氣氛,引導學生進入課題,并啟發學生思考,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其變被動為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2. 有意降低理論難度,增強學生理解。學生對物理學習沒有興趣,與學生聽不懂課堂教學內容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在中職物理教學中,老師要充分了解中職生的基礎情況,根據他們的學習需要和能力,采用一些手段,降低教學難度。比如,運用多媒體,通過類比、舉例、運用實驗等,將深奧、抽象的物理理論、概念、定律等生動、形象地呈現給學生,增強學生理解,激發學生興趣。比如,在講解電勢概念時,由于電勢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老師通過類比的教學,引入地勢的概念進行講解就容易理解多了,然后通過測量電勢、電勢差的實驗,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如此,既讓學生易于理解,容易學會,又通過一些基礎練習,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了學生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質量
1. 培養學生課堂提問的習慣。我們知道中職生的物理基礎知識相對較差,導致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總是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為了改變這種被動接受的課堂學習狀態,老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從問題中獲得知識,加強理解。只要老師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提問習慣和能力的養成,學生課堂學習質量就提高了,并且培養了他們探索知識的意識。
2. 認真聽講,動手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的記性再好,也不可能把課堂學習的全部內容都記于心,更何況對一些難點、重點的理解以及一些典型例題的解題方法等。如果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抓不住重點,不做筆記,那么課堂的復習將無從入手。如果學生能在課堂中,把課堂學習的難點、重點、典型例題記在筆記本或錯題本上,他們課下的復習不但有了目標,而且質量也高,天長日久,學生物理成績自然就高了。
三、結合生活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
對于中職生所有學科知識的學習都要結合到他們的實踐活動,物理也不例外。中職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就能加強他們在一些技術學習與培訓項目中的理解能力,讓他們更快、更有效地掌握相應的技術操作,并使學生結合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和競爭力。進而促其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為自己以后的成長和發展做好準備,打好堅實的基礎。所以,作為中職物理老師,要和其他學科老師一樣,根據物理知識,有目的地組織一些相關的、融入物理知識的實踐活動,真正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比如,在學完“摩擦力”的相關知識點后,我們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有趣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走出課堂,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對生活中的摩擦力問題進行實踐、解答:1.在地板上推動重物時,怎樣推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節省人力的效果?2.對冰面應該如何保養才能加快人們滑冰的速度?3.生活中經常用到的鐘表,對其如何進行保養可以使它走得更準確?等等。這些問題學生都熟悉,不但能增加學生興趣,讓他們嘗試、實踐,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總之,作為一線中職老師,要在教學中了解學生需要,根據中職生的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結合生活實踐、降低學習內容的難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結合生活實踐,提高其對知識的運用力,使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目的。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