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摘要】對于新三板掛牌公司而言,需要保證法人治理結構不斷完善并具備科學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公司后期的資本運作提供必要的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新三板改制掛牌最重要的基礎與前提條件就是公司治理,而且要保證其經營的合法性與規范性。其中,財務規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將公司新三板改制掛牌的財務規范問題展開深入地研究與探討,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三板 改制 掛牌公司 財務規范 問題
一、新三板改制掛牌公司的財務基礎問題闡釋
長期以來,致力于新三板掛牌的企業通常都是中小型企業,并且正處于初創期亦或是成長期,所以內部的財務機構在設置方面不合理,財務工作人員的配備也有待完善,而且財務核算缺少標準且規范化的核算流程以及辦法。其中,在有關掛牌條件適用若干問題的解答中明確指出,如果公司在申請新三板掛牌的過程中,財務規范性不達標,就被認為是無法滿足掛牌要求的情況[1]。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管理層領導必須要高度重視財務基礎工作的重要作用,全面優化財務機構,實現相關財務工作人員自身素質水平的全面提升。這樣一來,財務機構與工作人員才能夠保證財務決策的獨立性,使所編制的財務報表能夠與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相契合。在此基礎上,財務規范的過程中應綜合考慮新三板企業具體情況,要在規范的同時,與信息披露需求相適應,規避規范成本較高的情況發生。
二、新三板改制掛牌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問題闡釋
通常情況下,公司在新三板改制掛牌之前,其選擇會計政策的過程中,隨意性十分明顯,具體表現在收入確認方法明確性較差,應收款項不計提壞賬準備,計提的比例不高,處理特殊事項與會計準則規定不吻合等等[2]。
針對這一問題,公司新三板掛牌改制之前,有必要綜合考慮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要求,并且將同行業上市公司或者掛牌公司的會計政策成果作為參考依據予以借鑒,保證能夠和公司自身業務的性質以及特點相結合,對會計政策進行科學合理地制定,使得申報期限之內相同亦或是相似經濟業務會計政策在選擇使用方面保證一致,而且不允許隨意進行變更。
三、新三板改制掛牌公司內部控制問題闡釋
需要注意的是,新三板掛牌公司屬于非上市的公眾公司,所以必須結合相關規定構建會計核算機制與風險控制機制等,以保證公司的財務報告真實且可靠。但是,目前階段,大部分新三板掛牌公司都是中小企業,在掛牌改制之前,其內部制度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制度的設計不完善且落實效果不明顯。
在財務實務過程中,始終保證公司按照內部控制規范標準要求開展工作并不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就一定要將財務報告作為內部控制工作的核心內容,使得公司和行業的特點相互結合,針對資金管理與固定資產管理等業務流程進行合理地制定[3]。只有這樣,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機制的有效性才能夠得以提高。在此基礎上,公司也應當在申請新三板掛牌的過程中加大內部控制的力度。
四、新三板改制掛牌公司的稅務問題闡釋
新三板改制掛牌過程中,公司的稅務問題會很多,具體表現在流轉稅與所得稅調整等多個方面。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應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在改制之前完成查賬征收方式的轉變。但是,一定要正確認知前一年度核定征稅合規性所產生的潛在損失[4]。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受申報期之內調整利潤需求的影響而要補交稅款,應注重以下兩點內容:第一,申報其之內利潤需補交的公司,應對補稅基礎解釋的合理性給予必要的關注,深入了解能否針對申報期的財務報表帶來影響而出現較大的差錯;第二,補稅的過程中,要求繳納相對應的滯納金,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并不會形成稅務處罰行為。所以,只要保證原因的合理,一定不會對公司改制掛牌帶來阻礙。如果公司通過盈余公積與資本公積等向股東轉增股本,那么自然人股東則需要根據相關規定要求按期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且,公司改制掛牌的過程中,需要對自然人股東的個人所得稅繳納狀況予以詳細地了解與關注。但是,如果是法人股的股東,就沒有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必要。然而,一旦法人股股東所適用的所得稅超過公司適用的所得稅要求,那么法人股股東就需要針對所得稅差額進行補繳。
五、新三板改制掛牌公司的原始財務報表的認定問題
在實踐過程中,將我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申請文件的內容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可以了解到,如果申請掛牌的公司近期的原始財務報表和申報財務報表存在明顯的差異,有必要提供出差異對比表格。一般情況下,原始財務報表要求公司在當年向當地工商部門與稅務部門提供,屬于法定財務報表[5]。
在財務實務的過程中,如果公司在申報期限之內的財務報表已經審計,那么審計財務報表就可以作為原始財務報表使用。相反,若財務報表沒有經過審計,則將原始財務報表確定為納稅申報財務報表。若新三板改制掛牌的過程中,申報期限之內的財務報表經過審計,并針對財務報表展開有效地調整,但仍需再次申報納稅的公司,其原始的財務報表就是重新申報的財務報表。
六、新三板改制掛牌公司的關聯交易問題
目前階段,關聯交易在新三板掛牌過程中是否扮演阻礙角色,國內中小型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當中并未進行詳細地規定。關聯交易始終要將關聯交易必要性以及交易價格公允性作為重要基礎做出判斷。若關聯交易存在特定歷史背景亦或是原因且具有商業化的實質,那么公司相對于關聯交易的依賴性并不大。由此可見,關聯交易在公司改制掛牌的過程中,對其進行直接地清理并不經濟,也不具備可行性,所以公司應當逐漸予以規范。
七、新三板改制掛牌公司的現金交易問題
部分性質特殊的行業掛牌公司,可能有大量個人供應上與客戶,所以現金交易無法規避。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現金交易量較大,就會對公司收入確認完整程度與真實程度帶來影響,甚至還會引起收入確認不開具發票的稅務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需要科學合理地設計并制定關于現金結算的內部控制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高交易與資金安全性和完整性[6]。除此之外,借助采購與銷售結算政策以及流程的適當調整,同樣可以實現現金交易比重的不斷降低。
八、新三板改制掛牌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問題
新三板掛牌準備過程中,公司本身要具備一定的持續經營能力。而在判斷這一能力的過程中,在掛牌條件使用若干問題解答中明確規定,如果申請掛牌公司不能在各會計期間之內形成和同期業務相關聯的持續營運記錄,或者是報告期的期末凈資產額是負數等,都將被確定成不具備持續經營的能力。如果公司處于掛牌申報期范圍內,一定要具有穩定且持續經營的記錄,堅決不能僅依靠一次性或者是偶發性交易。
綜上所述,上文中通過多個角度,全方位地闡述了新三板改制掛牌公司在財務規范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做出了相關性地研究與分析,主要的目的就是為申請新三板改制掛牌公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宋曉敏,白羽.公司新三板改制掛牌財務規范問題[J].財務與會計,2016(6):43-44.
[2]張松,林虹.新三板掛牌審計疑難問題解析[J].財務與會計,2016(4):65-67.
[3]吉佳.淺析新三板審計工作中需關注關聯方關系及交易的問題[J].財會學習,2016(11):156-157.
[4]史洪巖.新三板掛牌公司改制法律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7.
[5]馮文芳.淺談中小企業如何在新三板掛牌交易——以西北大磨坊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為例[J].生產力研究,2015(10):129-134.
[6]陳潔,楊爍,張敏等.民營中小型家族企業上市新三板問題探究[J].商,2015(21):171-17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