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軍
【關鍵詞】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意義;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5—0108—01
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對學生進行最基本的字詞句教學外,讀寫結合的教學也相當重要。如果說字詞是最基礎的語文知識單元,那么優秀的句、段、篇則是語文知識的綜合應用,也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而讀與寫,不但是這兩項能力提升的唯一渠道,更是其綜合水平的體現。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如果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一定要在讀、寫上加強對學生的訓練和培養。讓學生通過讀寫積累和豐富基礎知識,再通過讀促進寫,通過寫又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
一、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好多教師為了達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率,把讀與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而且還能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空間。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當學生在閱讀課文時,他們頭腦中就會不自覺地對文章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分析,努力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表達思想,從而為學生寫作構思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學會更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促進其寫作水平不斷提高。當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基礎知識積累到一定的量時,他們就會有創作的動力,然后教師順勢利導,再通過寫作教學對學生的創造思維進行訓練,就能幫助其提高創作能力。如,讓學生大量閱讀關于四季變化的記敘文,學生就會在閱讀中不自覺地形成關于四季的表達方法和用詞。如果讓學生以《家鄉的春天》寫作文時,他們在寫作中會多多少少呈現出閱讀中積累的詞語、方法、結構等等,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二、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深入挖掘教材,在閱讀中思考。小學語文都是經過層層選擇,錄入的一些簡短精練、文質兼美的課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學生在學習這些課文的過程中,不但能懂得處事為人的道理,積累語文知識,而且還能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描寫手段,從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懂得挖掘課文內容和中心思想,給學生講解作者采用某種寫作方法的用意以及作者力求突出的情感和事物。然后引導學生朗讀背誦課文,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學習和掌握寫作文的遣詞造句,還有描寫手法、技巧等等。如,在給學生講解《狼和鹿》時,筆者先讓學生讀兩遍課文,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和布局的思考。同時,也讓學生想想生態平衡這個問題,并問學生,針對課文你認為怎么做才是維護生態平衡的正確方法?最后,鼓勵學生用身邊熟悉的例子來說明生態平衡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以此為契機,筆者讓學生以《鳥和蟲》為題,寫一篇作文,說明上面的問題。這樣帶領學生學習課文,不但能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而且能拓展學生視野,開拓學生思維,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選擇寫作角度,提高寫作水平,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閱讀與寫作往往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有選擇性的閱讀,學習每一篇文章或者每一本書的遣詞造句、寫景狀物、環境烘托等手法。也可以在閱讀中,把精美的片段、字詞、詩詞、短文摘抄下來,收入自己的素材庫,并在閑暇時間進行背記,讓那些優美的詞句、段篇都成為學生的智慧和財富,為以后的寫作打好基礎。
3.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小學語文課文雖然精彩,但是篇幅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范圍。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的閱讀不能局限于教材,要擴大范圍,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在帶領學生學習了以家鄉為主題的課文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與家鄉有關的美文,讓學生進行閱讀,如,《故鄉》《故鄉的云》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寫作思路活起來。教師在讀寫教學中,要尊重教材、重視教材,但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要為學生搜集和整理相關的課外優秀文章,豐富學生的閱讀,增長學生的見識。
總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不局一格,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讀寫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讓讀寫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作用,就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也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