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軼
【摘 要】:目的:主要分析研究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及施行價值。方法:選取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間所收治的100例需要輸血治療的患者為研究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在手術治療中予以常規輸血檢驗流程進行輸血,而研究組患者則在輸血過程中嚴格實施以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來進行輸血,然后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輸血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中有1例輸血反應,輸血反應發生率為2%,1例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發生率為2%,1例醫患糾紛,醫患糾紛發生率為2%,三方面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輸血情況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強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有利于輸血治療安全性和治療效率的提高,因而具有良好的施行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輸血檢驗流程宮外孕;質量控制;施行價值
【中圖分類號】R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輸血治療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1-2],對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輸血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假使輸血檢驗的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會導致輸血反應、感染性疾病和醫患糾紛的頻繁發生,嚴重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故而嚴格實施以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對患者輸血效果以及安全性的保證具有重要意義。現將整個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間所收治的100例需要輸血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研究組患者年齡分布在20-73歲,平均年齡為(44.2±3.4)歲,其中男患者有35例,女患者有1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分布在21-73歲,平均年齡為(44.4±3.6)歲,其中男患者有33例,女患者有17例。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有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輸血檢驗過程中未采取質量控制方式。研究組:在輸血檢驗過程中實施以嚴格的質量控制,主要步驟包括:(1)定期對輸血檢驗流程相關的醫護人員進行輸血檢驗流程質量控制的培訓,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的理論知識;(2)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醫患糾紛,一定要對患者的相關信息核實后再擇取合理的輸血方法,做好輸血樣品的記錄,并留取血樣,針對患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要進行特定的術前準備工作;(3)對標準血清的來源的可靠性、有效期范圍進行核實,檢驗完成后整理總結相關數據記錄,務必檢查供血者是否具有傳染性疾病,以免發生一些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的醫療事故;(4)為了防止交叉感染事件的發生,務必對供血醫療設備進行全面性的消毒處理工作,確保設備消毒完好且無菌;(5)加強交叉配血項目的質量控制,有研究表明,在實際的交叉配血項目工作中,輸血患者存在凝集、溶血以及輸血史等影響因素會對患者輸血情況產生一些不利影響,因此,要以《臨床輸血技術規范》[3]作為指導標準來進行相關的規范操作進行輸血,達到加強對交叉配血項目的質量控制的目的;(6)強化血型鑒定工作,由于血型鑒定是血液檢驗的核心,同時也是檢驗流程的基礎,故而血型鑒定工作相當重要[4]。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感染性疾病發生、醫患糾紛、輸血反應的情況進行統計比較。
1.4 統計分析方法
運用Spss19.0分析統計軟件,對此次研究所觀察的數據資料進行析比較以及處理總結,其中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采用卡方X2和t值進行檢驗,若結果有P<0.05,則表示差異顯著,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中有1例輸血反應,輸血反應發生率為2%,1例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發生率為2%,1例醫患糾紛,醫患糾紛發生率為2%;對照組中7例輸血反應,輸血反應發生率為14.0%,8例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發生率為16.0%,7例醫患糾紛,醫患糾紛發生率為14.0%,兩組患者輸血情況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詳見下表1:
3 討論
輸血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治療方法,對于救治患者并維持其生命延續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來,隨著輸血人數的增加,各種輸血不佳事件,例如,輸血反應、感染性疾病和醫患糾紛等,其發生頻率也在不斷的增加,而輸血檢驗是輸血安全的關鍵,因此,進行臨床輸血時,加強血液檢驗流程質量控制,保證輸血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大的醫學價值意義。本研究顯示,嚴格實施以輸血檢驗流程質量控制的研究者患者的輸血情況顯著的優于未加強實施以輸血檢驗流程質量控制的對照組,采用提高相關人員的綜合素養、患者的相關信息的核實、落實血清的來源核實工作、加強交叉配血項目的質量控制、強化血型鑒定工作等措施,達到了對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目的,保證了輸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輸血檢驗流程中,血液的質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可以分為人為影響因素和血液本身影響因素,人為影響因素很多,而血液本身影響因素,假使血液質量有問題,例如有感染性疾病,通過輸血操作,血液會將疾病傳播給患者,可導致患者被傳染,使得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有資料顯示[5],每年全球很多的艾滋病感染是由輸血不安全所導致的,或者其他質量問題導致患者出現輸血反應,也是對患者健康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有時還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醫患糾紛?;谏鲜隼碚摶A,對臨床輸血檢驗流程進行質量控制具有顯著的醫學價值。
本研究以我院所收治的100例需行輸血治療的患者為研究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在輸血過程中是否施以嚴格的輸血檢驗流程質量控制進行分組,然后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輸血效果。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在輸血過程中輸血反應、感染性疾病及醫患糾紛等事件的發生率均比對照組明顯偏低,對比差異明顯,這與相關的研究結果相似[7],表明加強臨床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有助于提高臨床輸血療效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綜上所述,加強臨床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有利于提高臨床輸血療效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有效防止了輸血反應、感染性疾病以及醫患糾紛的高頻率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陳霞.研究分析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相關問題[J].醫藥前沿,2016,6(5):152-153.
陳鵬.探討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5):168-169.
蘭竹, 孫小純, 謝映明. 臨床輸血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探究[J]. 吉林醫學, 2013, 34(32):6745-6747.
周曉穎,魏寬霞.輸血檢驗流程質量控制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6,16(89):256-257.
劉婧,李小莉.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J].吉林醫學,2014,35(24):5445-5446.
閆震.做好臨床輸血檢驗流程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4(4):53-54.
王冬蘭.輸血檢驗流程的質量控制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15):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