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慧華
【摘 要】近十幾年,中國的跨國集團越來越多,正進入高速發展期,他們走出國門,期待國際大舞臺給與他們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充足的資本,強大的制造和模仿能力以及龐大而相對廉價的勞動力都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提供助力,成就了萬向、海爾、中信等一批知名的優秀跨國集團。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跨國公司所面臨的環境與國內單一公司不一樣,他們面臨的政治、文化和經營環境要復雜得多,不僅有匯率的變化,還有許許多多的變數,籌集的資金的投資結果的不確定性更高。有些跨國集團失敗了,一個重要因素可能就是那些跨國集團的風險防范意識匱乏引發財務風險導致。因此研究跨國集團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能夠為我國跨國集團的健康經營出一份力。
【關鍵詞】中國跨國集團;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
簡單來說,風險就是事件未來的發展方向或結果與人們事先所預想的情況產生差異的不確定性??鐕驹趪H大市場中運營,面臨的各種風險看到遠遠大于在國內的運營。由于國際市場中各種因素的差異,比如國家的政策法規、國家領導人的決策、教育、習俗、觀念等等的差異錯綜復雜、市場需求紛繁多變、國際經濟競爭激烈,以及國家間文化差異。使得企業參與跨國經營變成了一把雙刃劍,在為企業的融資、投資活動提供更多機會的同時,也因為投資環境不穩定、競爭加劇等原因,讓企業面臨更大的風險。
一、文獻回顧
關于財務風險管理研究,西方經濟發達的國家,由于市場體系完善,企業發展周期長,管理經驗豐富等原因,起步時間遠遠早于國內,對于我國跨國經營的財務風險管理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
Keith(1995)對企業跨國經營中的風險進行了分類,分為包含管理經驗、文化差異、產業結構的管理控制風險和由營銷基礎條件、消費者和市場需求構成的市場復雜性風險。
Miller(1996)建立了環境不確定性感知模型(簡稱PEU模型),該模型涉及35個變量,對跨國經營中涉及的政府政策、宏觀經濟、技術等所感知到的風險進行分析與評價。
我國對于財務風險的研究相對起步較晚。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發展,我國學者對跨國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也變得越發的重視,近年來的研究文獻包括:
許娟(2005)提出了風險管理戰略的概念,將風險管理提升到戰略高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措施在內的風險管理體系,介紹了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方法;并且詳細介紹跨國公司財務管理風險種需要重點關注的了政治、利率和外匯風險;作者分析了中國跨國方式風險管理的主要問題以及財務策略的不同,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規避反傾銷風險的財務策略。
湯傳玉(2006)認為跨國經營財務風險與國內財務風險并沒有本質的區別,不同在于當財務活動跨越了國界后,環境變得更加復雜,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出現了一些跨國經營必須要面對的風險,包括政治風險,匯率風險和材料價格風險。作者從內部經營角度分析,按企業財務活動的具體內容分為將財務風險經營風險、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股利分配決策風險和內部控制風險。最后針對外部的政治風險、匯率風險,以及內部的籌資風險和股利分配決策風險進行了詳細的規避策略研究。
蔡亞男(2014)將跨國企業財務風險分為內部與外部兩大類,內部風險是指由于企業自身戰略或內部環境的變化,所產生的融資、生產、技術及資金管理等各方面的風險,外部風險包括政治、外匯以及利率風險等因企業所面臨的財務環境特殊性而導致的風險。以資金的運動情況為評定標準,可以分為融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運營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作者認為跨國企業造成財務風險的原因在于綜合風險觀念較弱,對財務進行度量的方法選擇不夠科學合理,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和使用不恰當,面臨高杠桿、高風險的運營情況和資金調度不合理。
二、跨國經營財務風險理論分析
跨國經營的財務風險管理建立于一般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原理之上,跨國經營企業的財務活動在走出國門之后,面臨著異于本國的經濟狀況,政治、法律環境和文化背景,以及在國內經營時未曾面臨過的各類風險,再加上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發展,跨國經營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變得極其復雜和難以預料。如此,這也就要求參與跨國經營的公司更為徹底、嚴謹地分析和評估國際形勢和東道國國情,以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提高財務決策的正確性和及時性。
目前,學者們對跨國經營中的財務風險的分類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文根據企業在跨國經營中所面臨的理財環境和復雜性和公司自身經營與管理模式的特點將跨國經營中的財務風險分為外部環境風險和內部經營風險兩種。
(一)內部經營風險
跨國經營中的內部風險是指那些不受外部環境影響,單純是由于企業經營環境的復雜性或企業戰略目標的改變,而產生的導致企業利益受損的一系列風險。其本質與國內經營企業并沒有太大區別,只不過企業的經營范圍在超越了國界后,由于公司規模和財務活動范圍的擴大使得企業的管理模式變得更加復雜,提升了企業的管理難度。
(二)外部環境風險
由于企業跨國經營的特殊性,環境風險是進行跨國經營企業不可避免的特殊風險,也是企業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重點??鐕洜I企業的外部風險主要來自于各國的經濟環境、稅收環境、政治與法律和金融環境的變化。這些大環境的變化并不是人為可以控制,但又會使企業的面臨巨大的潛在風險,所以是企業開展跨國經營過程中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
當然,這種財務風險的分類并不是絕對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但無論對跨國經營中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怎么分類,各種風險之間是具有關聯性的,它們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任何一種風險都會對企業造成重大的影響。本文從企業在跨國經營中所面臨的內部經營風險和外部環境風險出發,對每一種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案例分析
中興通訊公司因為中美貿易戰而面臨了一系列危機,也讓中國人感到同情和警醒。本文對于貿易戰不進行過多的論述,主要針對中興通訊展開研究。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興通訊(ZTE),1985年創立,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2004年在香港上市。中興通訊是世界排名前四的手機制造商,主要生產無線基站、芯片、光網、路由器等產品,也從事交通信號傳輸的研究。
在進行跨國經營中,中興通訊在國外的子公司,有許多重要崗位仍然是中國職員管理。
中興通訊的匯率風險管理策略:
(一)內部結匯制度
中興通訊于2014年發表了降低企業投資衍生品的風險管理條例,然后據此設立了外幣應收賬款內部結匯機制。這個機制是指營銷部可以將可操作性高并且操作意向高的外幣應收款和預計現金流進行整理歸納,轉交給風險管控的部門。兩者進行討論后,風險管控部門根據市面匯率來買下營銷部的這兩筆款項,同時簽訂內部協議。并且,風險管控部要把買下的部分放入外匯市場進行衍生品套期保值,穩定住匯率,幫助貨幣和現金流進行對沖。如果在合約未到期前,沒有完成現金的收入,這個協議就無效,風險管控部在外匯市場上對買斷的外幣應收款有套期保值,這部分的虧損就不用計進營銷部的經驗利潤,收益根據配比給予營銷部門。這樣,一來就確保營銷部門的績效評估因為匯率變化而變化,可以完全只關注合同的訂立實行以及項目開支的調控;二來風險管控部又整合了營銷部門的所有外匯風險,能個進行一體化管理和操控,更高效更低風險。
(二)積極運用金融衍生品
2010年以來,中興通訊始努力使用各個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來進行衍生品投資,并且還跟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有合作,實行外匯遠期利率。根據他們的合同,中興通訊和銀行要在特點的時間來交換定好的利息,中興通訊根據定好的利息付,銀行根據參考利率進行計算。這樣中興通訊是按照不變的利率支付,銀行會因為利率變動而有風險。中興通訊把風險利用固定利率的辦法轉移到了銀行。
(三)債券債務的合理組合
中興通訊在美國的經濟市場是占比較大的,所以海外收入中美元占比很高。2015年11月至12月,美元匯率大漲,由于中興通訊的美元貨款比美元貸款高許多,它就選擇了債券和債務抵消的辦法來減少匯率變化造成的損失。
四、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中興通訊堅持管理本地化、員工本地化、研發本地化等于一體的本地化策略,所以與高額的海外收入相比,中興通訊并不熱衷于海外的非流動資產投資,這也造成了中興通訊經營風險和會計風險較為嚴重的現象。
跨國多元化是經營對沖的手段之一,國內外研究文獻表明,跨國多元化可以有效控制因匯率波動而產生的交易風險的經營風險,從而控制會計風險。我們認為,中興通訊可以通過世界范圍內的子公司分公司,盡量實施人民幣兌換多種貨幣的匯率波動,整合后一起結算周期。這樣的話,即使一個幣種升值,也很有可能可以找到另一個幣種貶值,然后利用對沖來降低甚至去除匯率變化帶來的沖擊。
其次,雖然中興通訊積極運用金融衍生品規避交易風險,但跟公司的規模以及利潤比起來,中興通訊仍然有所不足。中興通訊應該使用更多種多樣、靈活可變的金融衍生工具來幫助有效降低匯率風險,保障企業的收益。
2013年,中興通訊獲得中國品牌500強榮譽?,F在,中興通訊為世界范圍內的各個國家的電信發展提供著產品和技術支持。
(二)建議
按照我國企業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的研究方向,所有企業都應該重點關注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產品變成行業領先的水準,能夠提高企業的整體水平和影響力。大部分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時大部分選擇多元化的投資方式,盡可能分散資本選擇,但由于產品的收益和淡旺季差異的影響,導致企業只關注眼前的利益,即使獲得了這部分較小的利益,但因為資金被占用而限制了更大更長遠的發展可能。一般來說,世界范圍內的大企業都不是全面發展的,基本上只會在某個領域重點發展,有所建樹。
“中國制造”這一概念風靡全球,體現出我國出口企業強大的生產和模仿能力。而我國跨國企業現在要做的便是“創造”,以培養核心競爭力?!皠撛臁辈粏螁我馕吨咂焚|,高指標,還應包括高科技,新思路。只有創新才能讓我國跨國企業常盛不衰,才能在一次次金融危機、財務風險的沖擊下安然存續下去。
本文建議如下:
1、投資主體國有化
我國的跨國公司以私人投資為主,雖然其中有萬向、海爾這些成功的私人投資范例,但從總體而言,私人企業管理缺乏規范,資金來源不夠穩定,抵御財務風險能力不足,很難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抗衡。在這之中,如果有國有力量的介入,以國有方案為指導,國有力量為借鑒,國有資金為后援,將大大增強我國跨國公司抵抗風險的能力。
2、資金募集和利潤分配當地化
在海外分支企業發展初期,往往需要母公司的全力支持,這是不可避免的。而當公司逐步進入穩定發展階段時,應該采取當地化策略。應盡快與本地金融機構建立資金的聯系,在遭遇財務風險時,本地金融企業能夠更及時給予支援,幫助公司渡過危機。而當跨國企業在海外獲利時,不要急于將資金輸回本國,盡量選擇在當地市場再投資,從長遠利益上看,更加有利于企業扎根海外市場。
3、人才收集
人才匱乏,人才資源的分散一直是制約我國跨國公司持續發展的“短板”,跨國公司的財務管理往往是以經驗為指導,高端的人才和先進的管理知識很難得到運用。在這一點,海爾集團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科技、管理、人才這些要素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其中最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人才要素是其中的關鍵。企業實施人才集成化的財務管理,以集中的智力要素領導公司的財務運行,能夠提高整個公司的財務戰略的決策水平,既符合規范化,有具有創新性。
我國跨國企業可以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并建立了財務公司。這個財務公司幾乎匯集了所有相關專業的人才,當海外分支機構有法律上的問題時,會有專門的律師為你解釋當地的法律知識和操作規范;當你有財務處理上的困難時,會有財務管理專家為你提供解答并給出詳細的解決方案。可以說,財務公司是站在一個很高,專業的角度給予宏觀的指導和控制,這樣的人員集成很好地掌握控制著跨國公司的整體發展進程,將財務風險限制到最低程度。
(浙江新中源建設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40)
參考文獻:
[1]湯傳玉.跨國經營財務風險管理及其規避研究[J].技術與市場,2006(9).
[2]范雪舟.企業的匯率風險及其防范[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
[3]Keith D. Brouthers.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Risk on Entry Mode Strategy in the Computer Software Industry[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