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迪英
【摘 要】內部控制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如何提高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達到內部控制的目標是企業研究者非常關心的問題。影響企業內控效果的因素有許多,反過來受到內控效果影響的也很多。高管薪酬就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本文探討高管薪酬與企業內部控制的關系,目的是求證高管薪酬與內部控制的關系,為企業調整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增加企業效益提供一些依據。
【關鍵詞】高管薪酬;企業內部控制;相關性
21世紀以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弊端逐漸顯露。一方面,存在許多企業認為內部控制只是紙質的規章制度,毫無實際約束力,因此毫不重視內控制度的落實,結果因為控制不嚴格、管理不善陷入困境,甚至倒閉;另一方面,由于國內沒有完善的內部控制法律環境,因此部分企業為了利益選擇鋌而走險,造成了許多聳人聽聞的事件,如“三鹿奶粉”。
一、理論基礎
委托代理理論:現代企業制度中,由于企業財產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逐漸分離,更多的股東傾向于將財務委托給職業的經理人代為管理和經營,同時賦予了代理人在一定程度上執行和處理有關事務的權利,由此出現了委托代理的關系。在此規定的范圍內,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間形成了權力和利益分享的一種關系。為了使企業能夠更好地運作,股東會挑選出富有經營才能的經理人來代理經營自己的企業。但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代理人可能會采取財務重述歸屬等手段進行盈余管理,從而來提高企業的經營能力、最大化自身利益。正因如此,委托代理問題也就此出現了。代理人作為企業的實際經營者,必然對企業有著更深入的了解。而委托人因為對企業的了解情況大多來自于企業經營者,因此為了更好地保障自身的權利就必然需要獨立的擁有專業知識的第三方來監督和審查代理人實際運營狀況。理論上,其實代理人與審計師不存在任何利益的相關,所以委托人和審計師便能形成合理適當的審計契約關系。由于委托代理會相應產生代理成本,而代理成本和審計質量成顯性負相關關系。這就意味著規模越大的企業,就愈加需要能夠提供高質量高保證的審計服務與具備聲譽的審計師來降低其代理成本。
二、實證研究
(一)研究假設與樣本設計
根據理論分析,查閱大量資料,本文的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1:內部控制有效性與高管薪酬存在相關性
假設1a: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機制與高管薪酬呈正相關
假設1b:外部監督機制與高管薪酬呈負相關
假設2:企業業績與高管薪酬呈正相關
假設3:合理的管理層權力設置對高管薪酬具有制衡作用
假設3a:采用兩職分離的內部治理結構的企業,高管薪酬較低
假設3b:設立薪酬委員會的企業,高管薪酬較低
假設3c:監事會規模越大的企業,高管薪酬越低
假設3d:獨立董事比例較高的企業,高管薪酬越低
(二)樣本選取
從2014- 2016年在滬的上市企業樣本中,剔除數據有缺失的、金融行業、高管發生變更、及第一年上市的部分企業后,共得到2727個有效的樣本數據(見表 1各年度樣本分布)。
(三)變量設計
1、被解釋變量
本文選取高管薪酬(Salary)作為下文中分析的因變量。本文中的高管薪酬僅為年報中披露高管的貨幣薪酬(即,工資、獎金等)。經過考慮,最終選擇前三位薪酬最高的高管年薪的自然對數作為因變量。
2、解釋變量
(1)內部控制有效性(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