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環節中,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更加具體、清晰、富有活力。通過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表現形式激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本文結合具體教學實例淺談筆者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及課后練習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具體做法,以期為一線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高中生物;教學
一、概述
生物學作為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社會性很強的自然科學學科,包含的知識面非常廣泛。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生物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可使相應生物學知識的表達更加形象、生動,使教學內容更加充實,教學策略更加完善,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有助于養成良好的生物科學素養。
筆者為探究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將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強化練習三方面進行探索。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學生課前預習
《生物課程標準》提出“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勤于思考,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的理念。而課前預習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獲取新知識的過程。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從網絡上獲得相關資料既縮短了學生預習時間,獲得的資料也相對系統全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學生課前預習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搜集資料,了解知識背景。學生在課前運用互聯網搜集相關信息,了解相關問題背景,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如在學習《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這一部分內容時,光合作用的過程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但由于知識點相對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困難。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提高學習效率,筆者引導學生上網查找光合作用發現的相關背景資料,了解光合作用發現歷程,通過分析整理資料,大致了解光合作用的過程,那么再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過程和原理就不會再晦澀難懂。
2.提出質疑,上網查詢。“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在預習功課過程中難免遇到疑問,針對疑問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查詢解惑。如在預習《細胞的增殖》有絲分裂的內容時,有學生提出疑問:“有絲分裂既然是連續的細胞分裂,那么具體的時期怎么劃分的?依據是什么?”,他們通過查找不同的關鍵詞得到不同的資料,即解決了問題,又鍛煉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以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范圍。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相對傳統教學模式,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高中生物課堂中,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全面的獲取理解相關知識點,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1.巧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可以根據相應教學目標收集鮮活的教學素材創設合適的教學場景,從而更好的組織開展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如在選修三“禁止使用生物武器”的相關內容時,筆者利用多媒體播放了紀錄片“殺人不眨眼的生物武器”,學生在了解生物武器主要類別的同時深切的感受到了生物武器的危害,引發禁用生物武器,維護世界和平的情感共鳴。
2.創設具體生物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師創造的生物學情境中,學生可以充分的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鮮事物,獲取新知識。現代信息技術可利用聲音、圖像等多種途徑構建具體教學情境,豐富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生態系統的組成和結構”相關內容時,伴隨著悠揚的音樂,一幅幅生態系統的畫面展現出來,讓學生有置身其中的美好感覺,在欣賞畫面的同時,讓學生仔細觀察其中涉及到哪些組成成分,各組成成分之間有怎樣的區別和聯系。又如在學習“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問題”時,可以事先安排學生調查身邊轉基因食品的情況或者采訪人們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看法,拍成照片或者影像資料在課堂播放,引發學生討論,加深對該部分內容的學習和理解。
3.利用智慧課堂進行教學評價,形成及時的信息反饋。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引導、激勵和調節的重要作用。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在課堂上形成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機制,可以實時發現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的情況,查缺補漏,當場發現的問題當場解決。例如在“智慧課堂+互聯網”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針對具體題目給出答案,在一體機大屏幕上很快就會生成相應分析報表,哪些題目錯誤率高,錯在哪里,通過互聯網跟生物課堂的有機融合,及時反饋學生掌握知識情況,讓教師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后鞏固練習
1.發揮信息技術優勢,設計“趣味性”練習,吸引學生注意力。
目前生物資料所設計的作業很難做到專業與趣味共存,學生往往覺得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我們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設計一些“趣味性”的練習,使學生在相對輕松的解題過程中加深理解相關知識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特點時,可以用動畫展示能量逐級遞減的過程,附以具體營養級的能量值,讓學生計算能量在各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那么“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特點就很直白形象的展示出來。
2.發揮信息技術優勢,設計“操作性”練習,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生物學科是門實驗性學科,新課標提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操作,培養實踐能力”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操作來理解相關內容,把機械的練習轉變成有聲有色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觀察、實驗,學生學的比較主動,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學習“植物向光性”的相關內容時,給學生布置了“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的練習題,指導學生通過網上查閱相關資料來自己設計實驗,完成探究。
五、結語
生物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與科技發展進步息息相關,把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生物學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并有效的整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它在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同時還拓寬了教師的認知視野,幫助教師更好的構建高效生物課堂,優化課堂教學,提高生物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高亞瓊. 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學教學的有效結合[J].教育科學.2017.
[2]王愛江. 如何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