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芝平 程家樹
摘 要:本文圍繞會計專業建設對周邊地區會計專業人才的就業崗位及供需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會計的專業培養目標 課程體系、師資及學生實訓的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探討,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及專業建設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會計專業;能力;培養
為促進經濟貿易系的良性發展,經貿系擬增設會計專業。為做好我院經濟貿易系會計專業的籌建工作,學院組建調研小組,收集了一些非常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對經貿系會計專業建設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一、棗莊滕州地區會計專業人才的就業崗位及供需現狀
為了獲取更有效的信息,采取了訪談和調查問卷相結合的方法。調查顯示,棗莊市滕州市的中小企業27萬戶左右。現在登記在冊的會計從業人員僅有7萬左右,在數量上與經濟發展不匹配,本地區會計人員有大量缺口,為會計本專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技師學院學生就業崗位主要分布在業務不復雜的私營企業、服務行業等中小微企業。就業的崗位主要是出納、營銷員、庫管員等。智聯招聘、 前程無憂、58同城等網站的招聘數據顯示:企業需求會計專業的崗位有三大方向:第一類是會計崗;第二類為出納崗;第三類崗位為統計崗。用人單位都以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為前提條件,用人單位對會計人員一定要擁有計算機操作能力也比較重視。但是,國家取消了會計職業資格鑒定證的考試,青島技師學院的解決方案是考會計協會的會計職業證書。濟寧技師學院的會計專業已經辦了十年,在校生500人,該專業一直是該校不溫不火的專業,實訓室的投入100萬左右,辦學成本不高,每年采購項目主要是各類會計軟件,會計賬簿等。中小企業會計是該專業學生的主要的就業崗位。用人單位對職業素質要求:團隊合作,吃苦耐勞、溝通能力、一絲不茍的精細工作作風。
二、調研對于課程體系建設的啟示
第一,以就業為導向,定位會計的專業培養目標。通過調研、分析、討論,我們把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能在中小微企業單位從事收銀,統計,營銷,出納,成本核算的會計人才。會計職業人主要的職業發展通道是初級崗位是會計員、出納員、資金專員等,這是會計學生的起點,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崗位主要集中在基層崗位,多為基礎性工作,具有崗位多,實操性強的特點,卻能為會計職業人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中級崗位如財務主管,是會計職業人職業發展的關,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能編制成本報表。會計職業崗位的素質要是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保持良好的職業熱情,堅守高尚的職業道德,要求會計人員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以適應互聯網新技術新工具,新方法。會計專業要求學生對工作的專注和執著,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精雕細琢,應將工匠精神的培養,貫通于會計教育的整個過程,引導學生養成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會計職業精神和追求完美與極致的職業素質。
學校必須緊緊依靠企業,組建專門的教學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必須包括職業教育的專家,會計方面的專家,有計劃地開展會計人才需求的滾動調研,以保證會計專業培養目標能夠隨著市場的需要進行調整。
第二,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會計專業建設要緊跟時代步伐。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各行各業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互聯網+會計意味著互聯網與傳統的會計行業深度融合。會計在線服務模式對中小企業來說就是雪中送炭。會計在線服務針對中小企業為主,界面簡單,易于上手。會計人才還需掌握網絡管理技能,確保計算機工作的穩定和安全。針對網絡環境建設,會計安全防護也是學生必修的內容之一。教材必須加入互聯網時代的內容,實訓軟件一定要經常更新,才能跟上時代的節拍。不然,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都是過時的東西,畢業之季也就是失業之際。
第三,會計專業的師資及學生實訓的解決方案。近幾年,我院出臺了一系列人才引進政策,吸引了大批碩士以上高學歷教師,優化教師學歷結構,有力的推動了教學改革,會計專業起步階段需要引進2-3名高學歷教師。
我院曾經在財務處工作多年的會計可以兼任教師,加強校企合作,聘請一批會計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指導學生實踐實訓,企業專家與會計專業教師共同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提煉,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推進會計專業中澳合作,澳方的課程由中澳雙方高素質教師共同擔任,為學生留學、海外就業搭建平臺。
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首先要建立一個會計模擬實訓室,配套購置會計模擬實訓軟件,新建多功能綜合模擬實訓室一個,改造ERP沙盤模擬實訓室,初步具備辦學條件。以后逐步建設收銀模擬實訓室和生產性實訓基地——代理記賬公司。開發校園內實戰演練平臺,開設綜合實訓課程,如ERP電子沙盤模擬的體驗式訓練,就可以最直觀的體驗將所學知識技能融會貫通,極大地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團隊合作、一絲不茍工作精神。校內實習場所也可以有效開發,比如學校內的超市可以提供會計出納收銀的實習崗位。積極參加各類技能大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
對于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有如下思考:首先開發好學院周邊的校外實訓基地,積極開展與滕州市的企業合作交流。其次,借助大數據云計算軟件,將校企合作,通過互聯網實現,校企合作不一定是在同一個城市,相隔千里一樣可以實現合作共贏。
在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能力需求已經不再是賬房先生,而是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的學習能力、新型會計軟件使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必須按照社會的新需求來制定會計的人才培養方案 ,才能為社會輸送合格的會計人才,會計專業的發展才有未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說:“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要把這個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經貿系全體員工一定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完成會計專業的籌建工作。
參考文獻:
[1]謝力雄“互聯網+”時代下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2016 .
[2]彭新媛,侯君邦“互聯網+”時代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J].商情,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