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倩倩 馬美芹 石利平
摘要 本文介紹了近年來冀南地區果樹產業發展中出現的新趨勢、新技術,包括標準化管理、矮化密植、節水灌溉、果實套袋、果園生草、設施栽培、觀光采摘等方面內容,以期為冀南地區果樹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果樹產業;發展趨勢;新技術;冀南地區
中圖分類號 F326.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7-0096-01
河北省是果品生產大省,梨、棗、板栗、桃等多種果品的產量和面積居全國首位,是河北省傳統優勢出口產品[1]。冀南地區位于太行山南段東麓和華北平原南部,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年均積溫4 600~5 000 ℃,是北方落葉果樹的最佳適生區之一。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京津冀一體化以及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果農種植果樹的熱情高漲,果樹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趨勢,主要栽培樹種和品種也不斷更新。果樹產業在拓寬農民致富門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小康社會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 標準化管理,實現無公害生產
無公害果品是指產地符合一定條件、生產符合一定規范、產品符合一定標準、認證符合一定程序,取得合法環境、品質優良特征標志的果品。無公害果品的生產,對于改善農業投資環境、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目前,按照河北省地方標準要求,果品生產基地的灌溉水質、土壤質量、空氣質量,必須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規定的技術指標要求。在上市銷售的無公害水果中,鉛、汞等重金屬及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含量必須控制在標準規定的限量范圍內,嚴禁施用禁用農藥,且農藥殘留不得超標。
2 矮化密植,促進早花結實
果樹產業的發展重點是建立以簡化、省工、優質、豐產為特點的現代化果樹栽培技術體系。蘋果、梨、桃等水果都適合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模式。通常密度為0.7~1.0 m×3.3~4.0 m。株距窄,能縮小樹冠,使光照充足,有利于果品著色,使果樹具有明顯的早果性、豐產性;適當加大行距,有利于機械化作業,降低用工成本。
3 節水灌溉,降低投入成本
節水灌溉是根據果樹需水規律和果園供水條件,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獲取最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而采取的多種措施的總稱[3]。節水灌溉可達到控制作物枝葉長勢、減少剪枝工作量、實現矮化密植和降低蒸騰耗水損失的目的。節水灌溉的主要措施包括渠道防滲、低壓管灌、噴灌、微灌、膜上灌等技術[4]。目前,滴灌、小管出流在冀南地區果樹栽培上應用廣泛。
4 果實套袋,改善果品品質
一是提高果品外觀品質。套袋水果果面細光,果實著色艷麗,果點小,皮細膩,果粉均勻,果面美觀。二是摘袋后增色快,著色面大,色質均勻。三是能減少農藥污染,降低農藥殘留,減少灰塵對果面的污染。四是減少病、蟲、鳥、鼠、蜂等生物危害。五是減輕雹災、機械損傷及日灼,減少果銹。
5 果園生草,促進園內生態平衡
果園生草法就是人工全園種草或果樹行間帶狀種草,可以是種植多年生優良牧草,也可以是除去不適宜種類雜草的自然生草。果園生草具有增加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調節和穩定地溫、減少病蟲害、降低勞動強度等優點。果園生草后必須加強管理,只有管理技術到位,才能發揮果園生草的綜合效益,達到果園生草的目的。
6 設施栽培,延長上市時間
設施栽培是利用塑料大棚、拱棚等設施,通過人工調節改變或控制果樹生長發育的環境因子,使果品提早或延時上市,達到增收目的。目前,桃、葡萄、杏、李、櫻桃等廣泛采用設施栽培。設施栽培充分發揮了樹體的生產潛力,有效消除了不良環境因子的影響,減少了病蟲害的傳播,改善了果品品質,改變并延長了鮮果成熟上市期,大幅度提高了生產經營者的經濟收益,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7 觀光采摘,開發果樹產業新功能
觀光采摘果園,是一個跨行業、多學科組成的新生事物,集旅游、景觀園林、果樹園藝等于一體,可供城市居民節假日旅游觀光、休閑度假、賞花品果、采摘游樂、體驗農村生活、享受田園風光。果園休閑觀光豐富了果樹產業的內涵,延伸了產業鏈條,擴大了果樹產業功能范圍,大幅度提高了果樹產業的經濟效益[5]。觀光采摘果園選址要交通方便,周邊沒有工礦企業或飼養場等污染源;肥料多用有機肥或農家肥,生產中安全合理用藥,在臨近采摘時禁止施藥,保證游客吃得放心、玩得舒心;采摘品種著眼于新、奇、特,根據成熟季節不同,搭配種植早、中、晚熟品種和不同樹種。在觀光采摘中增加了互動,游客親身參與體驗、親力親為,享受田園風光的同時,也普及了科學知識。
8 參考文獻
[1] 方金華.河北省果品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8.
[2] 陳曦,王春宏,姜伯文.黑龍江省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的優勢、存在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4(12):4-6.
[3] 馮廣志.我國節水灌溉發展的總體思路[C]//科學技術部農村與社會發展司,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中國節水農業問題論文集.杭州: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17-18.
[4] 丁三姐,魏欽平,徐凱.果樹節水灌溉研究進展[J].河北果樹,2006(1):1-4.
[5] 陳蘇,陸愛華,盛寶龍,等.江蘇省果樹生產現狀、產業特點及發展趨勢[J].中國果樹,2017(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