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文
【關鍵詞】 應急安全教育;不足;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3—0024—01
校園是育人圣地,應急安全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避免在學校出現安全問題,更是為了避免在任何情況下出現安全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所以安全教育知識的普及需要每個人都加以重視。孩子是家長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應急安全教育要從小學生抓起,刻不容緩。各個學校已經進行不同方式的安全教育,但是校園突發事件的發生還是說明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針對小學生應急安全教育的不足和應對措施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管理策略,進而強化每個人的安全意識。
一、小學應急安全教育的不足
1. 學生對應急安全的認知不夠。應急是指在發生可能危害到生命的事故時,人們在緊急的情況下做出處理事情的方法。人為傷害是指遭遇搶劫等故意傷害,不可避免的意外包括火災、觸電、臺風、地震等。在發生事故時學生的安全認識往往不足,這就要求學校和家長及時向小學生普及安全認識。
2. 應急安全教育時間不夠充足。學校一直比較注重專業知識的教育,應急安全教育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有的學校甚至不進行安全教育,進行應急安全教育的學校也在逐漸減少教育時間。國家規定學校每學年至少要進行不少于兩次的應急疏散演練,可是很少有學校會達到這樣的要求,這樣很難將應急安全教育信息做到更好的傳達。除此之外,應急避難演習不規范,很多學校都把演習當做形式,草草了事,更認為是在浪費學習時間。
3. 沒有場地進行應急避難。學校的實際情況使學生在應急避難演練中遭到阻礙。有的學校沒有提供開闊的場地給學生作為安全避難場所,有的學校因為學生人數過多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疏散,這些因素都導致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脫離危險,這是一大難題。
4. 沒有固定的教材和專業的人員。應急安全教育知識的教育方式過于簡單,只是普通的教師將自己懂得的知識進行傳授。現下沒有對安全教育教師進行更好的培訓,很多教師只是簡單了解安全常識,師資短缺已經成為很嚴重的問題。避難演習只是應急安全教育的一種,不能作為應急安全教育的全部內容。另外,缺少固定的安全教育教材也是問題之一。
二、小學應急安全教育的管理策略
1. 加深學生對應急安全的認知。讓安全深入到學生的心中,通過應急安全教育過程讓學生各抒己見,讓每個人參與進來;教師或者學校還要組織活動,了解每個學生對應急安全知識的了解程度,更好地施教。可通過編排小品、話劇等方式為學生還原事故現場,從而使學生知道生命的可貴與脆弱,更加珍惜生命,達到大家迫不及待想要學習應急知識的目的。
2. 規定固定的安全教育時間。學校應具體規定應急安全教育時間并嚴格實施執行,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接受教育。可將具體教育步驟詳細地分化,有目的地進行教育。每次應急安全教育過后都要總結交流,使學生從中得到收獲,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對應急安全教育會更加重視。
3. 加強對鄉村應急安全教育的重視。農村小學是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環節,我國教育法修改以來,更加重視城鄉義務教育的均衡,應急安全教育更應該深入鄉村。教育部門應該把應急安全教育的要求及方法落到實處,不能讓鄉村小學在應急安全教育方面掉隊。
4.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統一教材。認真對待很重要,不能存在僥幸心理。教師是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的主要責任人,應急安全教育不能被看淡。現在我國關于應急安全教育方面的教師隊伍還沒有建成,這個問題在短時間內無法解決,因此需教育部門重視,著手建立一支專門針對應急安全教育方面的教師隊伍。
所以在短時間內,學校要利用更加多的條件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讓教師在應急安全知識上得到更大的提升,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應急安全教育,從而提高小學生應對安全事故的能力。教材要統一,保證學生們真正學到知識,用文字作為載體,讓安全教育知識更加深入到學生們的內心。疏散演習是為了將認識體現在實踐中,所以更好的認識才能讓學生在緊急事情到來時知道如何應對。小學生安全教育是基礎,從小將安全意識深入腦海,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緊急情況才能更好應對。安全知識教育的不足體現在很多方面,想要做到更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需要人人都參與和重視。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