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風
【關鍵詞】 數學教學;素質教育;意義;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3—0059—01
21世紀的國際競爭無疑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又是人才素質的競爭。一個人素質的形成,遺傳是物質前提,教育是主要途徑,環境是重要因素,其中,教育的影響尤為突出。而人才素質教育,打基礎的階段又在學校,學校的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要手段,人才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因此,關注素質教育在各學科中的落實和體現,尤其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素質教育,對新世紀的教育改革和學習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的意義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不再注重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而是把教學的重點轉移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上,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挖掘學生優良的品質,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然后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性格以及品格,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同時,對教師的教育也有著重要的意義。與傳統的教育相比,重視素質教育比應試教育更有優勢,比如素質教育更注重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不再是單調地注重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學生有更多發展的空間。此外,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二、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的有效策略
1. 更新教育理念,樹立良好的素質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轉變人才觀念、質量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轉變觀念的關鍵在于努力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成學生主動、全面而且各個不同的發展,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健體、學會創造。中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僅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更要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之成為具有一定創造性的人。由于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方面的發展和志趣、特長不盡相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要創設條件,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覺地把素質教育融于教學中。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智慧潛能得到開發,學生的素質在主體發揮的過程中得到提高。
2.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啟發學生的思維潛能。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動力,縱觀中學生好奇、愛強的性格特征,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盡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充分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去。例如,學生做計算的題目,我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設計一些關卡式應用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由淺到深地完成,這種訓練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當解決應用題時會出現多種的解決方法,我就引導學生理解題意,讓學生聯系實際積極開動腦筋,找出更多的解題方法,經過師生的交流和驗證,表揚想得又多又正確的學生,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強烈的成功感,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
3.注重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提高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總稱。數學思想是對數學知識與方法形成的規律性的理性認識,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策略。數學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手段和工具。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數學。因而,數學思想方法也應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現行教材中蘊含了多種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教學時,我們應充分挖掘由數學基礎知識所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設計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反復強化、及時總結,用數學思想方法武裝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的主人。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