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永成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問;途徑;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3—0102—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也在不斷發生改變,教師的主體地位逐漸地發生動搖,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要發揮好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作用,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問就比較重要了,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下面,筆者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什么是有效性提問
有效性提問,顧名思義就是教師為了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和完成相應的教學內容而進行的提問。這種有效性提問,需要教師設置相對良好的寬松課堂氛圍,通過精心設置相關的語文教學問題,使學生能夠有的放矢地回答問題,教師能夠更加準確和高質量地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時,既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同時也要充分結合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通過巧妙的問題設置,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從而最大程度地推動教學內容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促進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1.緊扣小學語文課堂內容的關鍵詞句,啟迪學生智慧思維。在進行小學語文課本知識的學習時,教師必須要緊扣課堂內容的關鍵詞句進行有效提問,只有把握住語文課堂的關鍵詞句,才能真正使課堂具有“牽一詞而動全文”的引領作用。因此,要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提問,需要直擊要害,緊緊抓住對全文學習具有關鍵性作用的詞句,使學生明確文章內容,有利于學生理解全文,感受全文,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最佳。如,在進行《回自己祖國去》一文的學習時,“斬釘截鐵”在文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關鍵性作用,屬于關鍵詞句。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斬釘截鐵”為突破口,啟發學生思考:斬釘截鐵是什么意思?在華羅庚的行為中是如何體現“斬釘截鐵”這一態度的?為什么華羅庚會表現出“斬釘截鐵”的態度?這種“斬釘截鐵”的態度表達了華羅庚的一種什么情感?我們應該用一種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出“斬釘截鐵”這一詞語?通過對富有層次的遞進問題的設置,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同時也有利于推進課堂教學內容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2.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鼓勵質疑和提問?!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對于教師來講,讓學生學會學習是至關重要的。而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首先要學會自己思考,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通過自己的學習敢于質疑和提問。教師要鼓勵學生去質疑和提問,包括質疑教師和同學,也包括對書本知識和傳統理論的質疑等等。還需要教師不斷地對學生的問題和質疑認真地進行傾聽和梳理,并使學生的質疑和提問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在進行《撈鐵牛》一課的學習時,教師首先要求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敢于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質疑和提問。之后教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梳理與歸納:鐵牛是什么樣的?它究竟有什么樣的作用?為什么要去撈鐵牛?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將鐵牛以最快的速度撈起來?能不能不撈?學生的種種問題實際上已經抓住了該課內容的核心與關鍵,這對于學生對該課文章內容的學習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3.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探究,激發學生的共鳴。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進行的今天,探究、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這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也能在爭辯與合作中激發共鳴,碰撞智慧。如,在進行《和氏獻璧》文章的學習時,在“卞和把寶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哭得血都流出來”的時候,筆者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已經有了兩次失敗的獻璧經歷,為什么還要去進行第三次獻璧?不去不行嗎?這樣做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通過對一系列問題的設置,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思考,并找出答案,從而讓學生能更深刻地體會卞和忠心耿耿而不被君王認可的錐心之痛。
除此之外,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提問時,教師還可以通過逐層深入的問題設置進行難點的突破,也可以通過結尾空白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相信,隨著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問的研究不斷深入,小學語文的課堂必然會風生水起!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