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軍
【關鍵詞】 物理教學;摩擦力;游戲;實驗;生活實例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3—0113—01
摩擦力在初中力學教學內容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不像重力、彈力那樣顯而易見。對初中學生而言,摩擦力的方向尤為深奧難懂。所以,摩擦力一直是力學內容中的難點。筆者認為,在摩擦力教學時,若采用如下之教學對策,方能起到攻克難點、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用有趣的游戲導入課堂,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從而揭開摩擦力神秘的面紗。教者在摩擦力教學之前,請兩位學生在講臺上先做一個游戲:一位班上最大最強的男生和一位班上最小最弱的女生進行拔河比賽,其他同學預測結果。毫無疑問,大家都一邊倒地認為最大最強的男生一定會贏得比賽。這時,教者拿出課前用肥皂處理過一端的鉛筆讓男生用手抓住,女生抓住鉛筆另一端開始比賽。毋庸置疑,小女生獲得了勝利,大男生滿臉驚愕,同學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此時,學生的學習熱氣(好奇心)已被點燃,導入摩擦力的教學,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用科學的探究實驗努力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探究素養。科學的探究素養是學習科學知識的不竭之源。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探究素養是物理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時,必要的啟發引導是避免學生胡亂探究的必要手段。教者引導:在推箱子時,箱子和地面之間會產生一種阻礙箱子前進的力,這個力就是摩擦力。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箱子越重,推起來越費力,也就是阻礙箱子前進的力越大;地面越粗糙,箱子推起來越費力,也就是阻礙箱子前進的力越大。由此看來,阻礙箱子前進的力——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教者引導到這兒,學生就已經能猜想出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再利用控制變量法,用實驗去證明猜想即可。
3.用簡單的小實驗豐富課堂,讓學生親身體驗物理學的奇妙。親身體驗可以給學生帶來最直接的感受。設法讓學生親身體驗摩擦力,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從而攻克難點。讓學生把手掌平放在課桌上,然后慢慢把手掌向前推,我們的手掌會感受到一個來自桌面阻礙手掌前進的力,這個力就是摩擦力。這個力是阻礙手掌前進的力,所以這個力的方向剛好和手掌運動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然后,讓學生把手掌懸在半空中向前推,當然感受不到阻礙手掌前進的力——摩擦力。所以摩擦力產生在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摩擦力的作用點就在接觸面上。這時,讓學生把手掌放在桌面上不動,當然也感受不到阻礙手掌前進的力——摩擦力,所以摩擦力產生必然有物體相對運動。至此,學生對摩擦力的概念已經有了深刻體會,摩擦力教學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4.用典型的生活實例點綴課堂,讓學生真正明白物理知識從生活中來,要運用到生活中去。我們學習物理知識,可以用物理知識去解釋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物理現象,但學習物理的目的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要用物理知識為我們的生活服務。例1:下雪天汽車戴上防滑鏈才能安全行駛。因為雪地太光滑,摩擦力變小,汽車行駛容易“打滑”,且不易剎車,此時汽車輪胎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對我們有益,所以通過戴防滑鏈的方法使接觸面變得粗糙,從而增大摩擦力,汽車就不“打滑”了,剎車也變得容易了,提高了行駛的安全性。同理,我們在雨雪天氣也要穿上鞋底花紋較大的鞋子才不易摔倒。例2:向房門的合頁上滴潤滑油,門開關時不僅輕巧了許多,而且刺耳的異響也會消失。因為房門合頁用久了,接觸面就會變粗糙,摩擦力變大,門開關時就比較費勁。房門合頁上的摩擦力對我們有害,所以通過加潤滑油的方法使接觸面變得光滑,從而減小了摩擦力,門開關時就輕巧多了。同理,衣服拉鏈用久了拉不動時,可以涂些肥皂粉,減小摩擦力,拉鏈就好用了。例3:四大文明之一的埃及金字塔是由許多巨石建造的,然而當時并沒有吊車等大型設備,但聰明的古埃及人把圓木放在巨石下面當輪子,用滾動代替滑動,大大減小了巨石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從而把巨石運來建成了宏偉的金字塔。同理,我們在搬一些較重的物體時,不妨拉一個手推車,就可以輕松搬運重物了。
綜上所述,通過課前的游戲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科學的探究實驗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探究素養,利用身邊的小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再用典型的生活實例分析物理知識的應用等一系列教學策略,從而使深奧的摩擦力得以撥云見日,水落石出。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