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秀萍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幫助小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但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仍有很多問題存在,例如,教師和家長對朗讀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朗讀時間不足且漫無目的;朗讀的實效性不高。本文列出了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朗讀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097-01
前言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由此可見朗讀的重要作用。小學生在朗讀中可以加深對文章的記憶、了解文章的中心含義,思想感情,同時培養描繪事物、表情達意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更加重視朗讀,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需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現存問題
1.1教師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主要是應試教育,對于考試不考的內容,在教學中也不會花費過多時間,于是很多小學教師就忽略了對朗讀的教學,側重于考試考查內容。教師會抽大部分時間檢查學生對字詞、重點課文段落的掌握情況,而只留給朗讀很少的時間。還有些老師認為學生只要會讀會念就行了,不需要另外花時間在朗讀學習上。顯而易見,這些觀點和做法都是錯誤的。朗讀影響一個人的整個學習階段甚至是一生,它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師對朗讀不夠重視,就會上行下效,導致學生們也忽略了朗讀的重要性。
1.2家長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即使教師提高了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視,也不能完全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這是因為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教師不可能時時刻刻監督學生。于是教師在布置了課后朗讀的作業后,就由家長監督學生們完成。但是,由于部分家長工作比較忙,陪學生寫作業的時間短,不可能有效的保證學生完成朗讀作業。還有一些家長認為朗讀根本不重要,寧愿把朗讀的時間花在做題上,對檢查學生的朗讀作業也更是敷衍了事,對孩子在朗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不予糾正。長此以往,學生自然也不會重視朗讀了。
1.3學生朗讀時間不足且漫無目的
在應試教育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取得優秀成績,主要是針對考試內容進行講解,把應花費在朗讀上面的時間用在講課、做題上面,學生朗讀的時間少之又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一般會讓學生朗讀對課文進行預習,不僅要通讀全文,還要掌握重點生字詞,但給予學生朗讀的時間卻很少,不等學生真正讀完,老師就開始教授課程。但即使教師給學生留夠了朗讀的時間也是不夠的,因為許多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朗讀,只知道咿咿呀呀。這是因為學生缺乏朗讀方法、朗讀內容以及朗讀目的,很容易使學生對朗讀感到厭煩。
1.4朗讀缺乏實效性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朗讀流于表面,并沒有深入其中。學生朗讀是為了應付老師,老師要求學生朗讀是為了應付教學要求,朗讀只發揮了些微作用。由于教師和學生并未對朗讀引起足夠重視,所以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缺乏感情,教師也缺乏相應的指導,導致朗讀發揮不出它應有的作用。
2.解決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現存問題的對策
2.1提高教師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視
根據上面所提到的教師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教師應首先提高自身對朗讀教學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分配合理時間給朗讀教學,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對課本進行朗讀預習,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本大意,也能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對于課本中的重要段落,僅憑教師講解,小學生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所以在講解之前,讓小學生大聲朗讀,便于小學生快速理解重點段落內容。老師不能集中地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應當將朗讀教學分散到整個教學過程中,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朗讀不產生厭煩心理。同時,老師也應該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讓家長督促學生完成課后朗讀訓練。
2.2提高家長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視
教師和家長應相互配合,在課堂時間上,由老師安排監督學生對朗讀訓練的進行,而家長則在課后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朗讀學習,這樣兩方面共同努力,學生的朗讀水平才有可能提高。這就需要老師多和家長交流溝通學生平時表現情況,他們的優點和不足,同時,家長也應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按照老師的安排,幫助孩子提高朗讀水平。家長也應抽出專門的時間聆聽學生的朗讀情況,糾正學生朗讀時存在的問題,當學生對朗讀訓練完成得很好時,家長也可以提供一些獎勵。有必要時,家長可以和學生同時朗讀,這樣會極大提高學生對朗讀的興趣。
2.3給予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
朗讀時間不足,是學生朗讀水平不高的原因,為了解決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問題,應首先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朗讀時間。老師應當合理安排學生的朗讀時間,分配較多的時間給篇幅較長的文章,安排較少時間給篇幅簡短的文章。但是老師還是要確保學生有早讀晚讀的時間,早讀可以對課本進行預習,晚讀對所學知識復習鞏固,老師不能占用這兩部分時間來講解知識。老師在朗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們讀出感覺、讀出情趣、讀出味道,從而讓學生從多讀到愿讀再到好讀。
2.4教師應給予指導
在保證學生有了足夠多的時間朗讀后,老師也應指導學生讀準字詞讀音、如何正確有效的進行朗讀,如何在朗讀過程中篩選出重要的信息內容。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把學習時遇到的容易忘記的、難以理解的內容在早晚讀時拿出來做朗讀訓練。因為小學生還不太懂得如何規劃學習內容,這時老師可以小學語文老師可以教給學生們一些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先跟著學,再自己運用,或者老師直接給學生規劃好朗讀內容,讓學生按照計劃走。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小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教師和家長都應該提高對朗讀教學的重視程度,相互配合,在學生朗讀過程中進行指導和監督,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朗讀時間,進行正確有效的朗讀,讓學生從多讀一步步的轉變為愿讀、好讀。
參考文獻:
[1]蘇瑞平.淺析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7):266.
[2]蘇安清,張佩娜.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現存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校園(中旬刊),2017,(5):67.
[3]毛曉娥.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