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達
【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對小學教師的素質提出了高的要求,特別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作為一線教育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具備更高更強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完成“傳道、授業、解惑”,責任重大。同時,小學語文教師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學語文基礎課的發展。對此本文對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的有效性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師 素質 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182-01
一、現階段農村小學教育現狀分析
一方面,教師老化,觀念陳舊,缺乏新鮮的血液注入,沒有高素質的人才進行教學,而是一些相對水平薄弱和缺乏經驗的教育者,這大大限制了教育的全面發展。研究發現,在國家就業機制發生變化之前,學校聘用的大部分教師都是師范畢業生,并被分配到農村教學。然而,改革之后,優勝劣汰原則改變了這種狀況。許多師范院校的學生人數大幅下降,教師資源緊張。由于農村生活環境艱苦,很少有教師愿意置身于農村教育,教師資源匱乏。無奈之下,學校只能聘請一些非科班出身的教師來補充教師隊伍,因為他們沒有通過專業培訓,教育水平和專業素質不言而喻。由于缺乏人才,替代教育已成為普遍現象。教師既是課堂教師,也是其他學科的導師。由于這種現象,教師的時間已經飽和,很難有時間接受新的知識和教育理念。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加之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村教育設施跟不上,基礎設備不到位,現代化教學難以推進。另一方面,農村落后松散的教育環境導致農村教師養成了不思進取的習慣,滿足于自身所掌握的現有知識,也不能高質量地“授人以魚”。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敷衍的教學行為已成為常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對教師缺乏壓力,失去了自我激勵。另一方面,教師多年形成的教育習慣難以突破,歸根到底是由于教師缺乏職業責任感。
二、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素質
1.加強本科生的素質教育,為小學輸入合格的教師奠定基礎。
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道德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不斷的積累和打磨。 這就要求教師積累言行,也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知識含量和道德修養。 如果小學教師在大學期間能夠加強自己的素質,那么在進入小學教師隊伍之后,他們可以縮短再學習的周期,充分發揮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模范作用。
2.整合教師資源,優化教師隊伍
校園招聘應該成為引進教師的重要的途徑。但是,從農村的客觀實際出發,教師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水平遠低于城市學校。因此,校園招聘的效果不是很好,愿意在農村進行教育的人是少數。因此,引進人才應擴大渠道,如通過社會招聘大量人才。此外,根據國家已經在定向培養師范生這一大背景,國家要加大對優秀初高中生工作上的產出力度,對報考師范類院校和畢業后愿從事農村教育的學生予以多方面的支持以及政策上的優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從根本上解決當前農村教師資源短缺問題,切實擴大教師隊伍建設力度。
3.配置現代化教學設備,為教師掌握教學技能提供一個平臺
現代教學設備是教師掌握現代教學技能的載體。要使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水平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滿足當前的教育需求,農村學校需要配備必要的現代化教學設備,特別是多媒體教學設備。目前,農村學校,即村級小學都配備了一定數量的電子學習設備,但數量相對較少,尚未達到全面普及的水平,還不能達到把教師“逼上梁山”去學習使用、操作的程度。對此,一是教育行政部門設法給農村學校配齊多媒體教學設備,每個教室都裝上,每個教師不得不用,不得不學。其次,學校在自己財力范圍許可下裝上一兩臺,有計劃地安排每個教師到多媒體教室上課,使用設備,并且也可以達到學習和改進的目的。
4.小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文化,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完善自己
小學生教學的主要實施者是小學教師。因此,小學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專業文化知識,對小學知識體系有著準確,完整的把握,才能進行有效的學科教學?!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中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要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這些綜合素質和能力,學校應當提倡、鼓勵教師把現代教育技術合理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為教師搭建現代技術平臺,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讓教師通過現代技術增加教育科技含量,從而促進教育整體素質的提升。
結語
農村教師素質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發展目標。在客觀實踐中,我們必須更加重視解決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新政策的出臺以及農村小學教育的不斷規范化,現階段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將會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周雪梅.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云南農業教育研究,2006(9).
[2]張燕肖.邢臺市農村小學教師素質提升路徑探析[J].邢臺學院學報,2015(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