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要】體育是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組織特色訓練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減輕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壓力,使他們在運動中更好的釋放自我、挑戰自我,圓滿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保持旺盛精力迎接高考的來臨。新課程改革在高中教育領域深化發展,對體育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突顯體育的文化價值,豐富學生實踐經驗,開闊學生視野范圍,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長、學習能力綜合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這是體育教師們值得深思的關鍵問題。本文針對高中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具體應用進行了簡要論述。
【關鍵詞】高中體育 課堂教學 拓展訓練 應用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212-02
引言
高中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特殊時期,教師有必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調整課堂的引導方向,運用有效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拓展訓練,充分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增強他們的抗壓能力,鼓勵學生在各項訓練中挑戰自己,從而真正成為一名高素質、全能型的建設人才。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突出,教師布置下什么樣的任務,學生就做出什么樣的反應,自主學習意識極度缺乏,運動能力的發展難度相對較大。而拓展訓練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參與活動,不再受到束縛,不再盲目跟隨,對于未來更有了明確目標,助推體育教學工作走向了新的成功。
一、拓展訓練中加入健康知識
以往的體育課堂教學大多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僅把一些簡單技能傳授給學生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時常忽略對學生健康知識的教育。而健康知識教育又是體育教學的重中之重,學生理解不到、體會不到、學習不到,就更難去實現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了。應用拓展訓練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式,因此必須引起體育教師們的高度重視。在拓展訓練中滲透健康知識教育理念,學生不僅不會感到十分抵觸,還會更加積極的配合教師參與活動,以確保知識水平與運動能力的強化提高[1]。比如,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健康飲食”相關視頻,使學生意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指導學生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保持一種健康狀態進行生活與學習。或是選取實際案例,方便學生掌握一些急救知識,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啟發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健康知識教育質量越高,學生自我發展態度就越積極,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也為拓展訓練計劃的落實奠定了堅固基礎。
二、室外教學中融合訓練內容
現階段的高中體育教學并未很好的體現拓展訓練內容,所以教師還要不斷的擴大拓展范圍,從室外教學中選擇一些新的元素,對現有的拓展訓練教學體系進行完善。通過拓展訓練,變理論的內容多樣化,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下,學生會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學效率有了明顯提升,教學效果得到了好的優化。比如,教師在拓展訓練中多增加一些格斗方面的技巧,用來增強學生的自衛能力,并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情景模擬的方式展開訓練,指導學生在遇到不法分子后應該如何的保護自己,潛移默化中提升拓展訓練水平,后續活動計劃實施起來就會顯得非常順利且高效了。
三、開展體育的專題講座活動
高中體育教師有必要組織一些專題講座活動,把拓展訓練的意義、內容、方法都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主動的訓練意識,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2]。學生在專題講座活動中可以認清體育訓練的重要性,養成終身的運動習慣,進而更好的走上全面發展的創新之路。比如,教師在了解了學生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后,組織“運動技巧”專題講座活動,重點培養學生科學的運動意識,盡可能的避免運動傷害事故的出現,學生有機會重新認識人體機能及運動特點,體育品質與鍛煉效率得到好的提高與發展。
四、野外生存為主的拓展訓練
我國的獨生子女偏多,他們的自理能力十分有限,脫離家長就不會很好的保護自己,獨立生存。鑒于此,教師在拓展訓練中增加一些野外的生存訓練內容就顯得十分必要且關鍵。如有這樣一件事:中國學生和美國留學生共同出游時偶遇山崩,美國留學生的一條腿不幸被砸,中國學生安然無恙。山崩過后,中國學生在原地大哭起來,而美國留學生卻拖著受傷的腿到附近村莊尋來了救援,中國學生因此得救。美國教育中對學生野外生存技能的訓練十分重視,他們認為生命高于一切,學會生存才能關鍵。所以,我特意組織學生進行了“荒島求生”訓練,帶領學生到野外進行生存知識的實踐驗證,學生從中體驗了活動的真實樂趣,也掌握了更多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生存小技巧。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應用非常關鍵,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使學生掌握到更多的生存技能。教師必須用心去安排拓展訓練內容,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這樣一來,體育教學工作將會迎來一個更加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田海濤.中學開展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及其必要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0)216-217.
[2]王曉萌,嚴亞順.拓展訓練在上海市中小學陽光體育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16(1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