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抒
摘 要: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社會背景下,教育教學的模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表現最為明顯的是傳統的課堂模式被改變,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更多的多樣化。生態課堂是在教學改革中發展起來的重視學生健康成長和個性化發展的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生態課堂的學生主體地位更加的突出,課堂的互動性和創造性更強,所以說生態課堂于現代化教育發展來講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基于MOOC的中職《計算機基礎》課堂實踐,研究生態課堂的具體構建,旨在為生態課堂的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課堂;MOOC;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踐
計算機是現階段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利用到的重要工具,對于辦公的便捷化、效率化和質量化有重要的幫助,因此讓更多的人掌握計算機基礎,使其在實踐中發揮作用,這是計算機教育的最終目標。在中職教育中,《計算機基礎》是必修的科目,從課程實踐出發,為了提升MOOC的教學效果,以學生為主體打造生態課堂,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創造力發展和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基于此,分析基于MOOC的中職《計算機基礎》課堂實踐,討論生態課堂的構建現實意義顯著。
一、基本概念的了解
(一)生態課堂。生態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強調每一個學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識,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現代課堂教學手段,實現教學與學生發展的真正統一的課堂。它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生態課堂強調讓學生健康成長,努力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其成為理想課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生態課堂,尊重學生,突出學生的個性,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積極主動。簡單來講,生態課堂重視學生的個性解放,也重視學生在具體學習中的興趣培養和創造力提升,因此說生態課堂滿足現代哈教學的基本需要。
(二)MOOC。所謂的MOOC,其是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的英文縮寫,此類課程利用網絡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對于學生的系統學習有重要的幫助。就當前的具體分析來看,MOOC具有四個方面的顯著特征:其一是工具資源的多元化。MOOC課程能夠對多種社交網絡工具和數字化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形成多元化的學習工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其二是課程易于使用。因為是網絡化的課程,因此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其三是課程的受眾面廣,能夠對大規模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做滿足。最后是課程參與具有自主性,學習者可以自主參與,也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
二、生態課堂的構建
從《計算機基礎》課堂實踐入手做基于MOOC的生態課堂構建,需要以數據為基本的支撐,以下是在數據支撐基礎上所做的生態課堂構建分析。
(一)以數據為基礎,做合理的教學引導。首先,要以數據為基礎做合理的教學指導。學生利用MOCC進行《計算機基礎》的系統性學習,因為其自身對內容的重要性認知存在著不準確的情況,因此在課堂實踐中會出現迷茫、不知所措的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以大數據為基礎,確定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在教學中對學生給予積極的提示,這樣,既不會改變學生在課堂實踐中的主體地位,又能夠提高學生掌握重點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水平會獲得顯著的提升。簡言之,通過數據基礎,老師了解了學生的主要問題傾向,由此實現了對教學的合理引導。
(二)以數據的參考,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其次,以數據為參考,提供針對性的指導也是《計算機基礎》課堂實踐中基于MOOC生態課堂構建的重要內容。MOOC旨在通過學生的自我選擇滿足其具體的學習需要,但是學生在具體學習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疑難問題,此時,老師以問題產生的數據為參考,確定具體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的難易程度,這樣,老師可以針對性的對自己在教學中的行為做規劃,由此可以實現問題解決基礎上的學生主體地位保持。簡言之就是通過數據的參考利用,老師做出針對性的指導,學生的學習疑難得到徹底解決,其自我學習和進步更加的迅速。
(三)以數據為結果,確定教學發展的方向。最后,以數據為結果,確定教學發展的方向也是《計算機基礎》課堂實踐中基于MOOC生態課堂構建的重要內容。雖然說MOOC對于學生的系統性學習幫助巨大,但是中職《計算機基礎》作為中職學生的必修科目,其教學方向與目標必須要做好把握。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以數據為結構分析《計算機基礎》課堂實踐的具體效果,這樣可以更好的制定有利于其方向和結果實現的教學計劃。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基礎》課堂實踐教學中,利用MOOC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需要以數據為支撐,因為數據支撐下的具體分析會更加的準確,課堂指導會更加的正確,生態課堂的構建會更具成效。
參考文獻:
[1]項文明.以學生為主體實現有效教學——論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構建[J].黑河教育,2015(8):66-67.
[2]王淑榮.提高學生參與度發揮學生主體性--思品學科生態課堂構建調研報告[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5(6).
[3]陳長莉.滲透生態理念 打造高效課堂——論高中語文生態課堂構建[J].課外語文,2016(5):131-132.
[4]張銀燕.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打造高效生態課堂[J].數學大世界,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