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華
【摘 要】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是教育的必要。小組教學是合作學習的一種新教育思想,采取小組教學體現了“以生為本”,體現了現代教育具有的主動性、民族性、合作性和發展性等時代特征。本文僅從小組教學的好處的角度出發,對小組教學的作用及意義作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發揮優勢 提高效率 合作性 分析 輔導
在現今推行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是教育的必要?,F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小組教學有利于他們的個性發展。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育思想。教學中學生座位的變化,體現了教育環境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也是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的外顯標志。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下面就談談小組教學的好處:
一、發揮學生幫助學生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
一個教學班,總是有的學生思維迅速、準確,也有的學生反應比較緩慢。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使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得到滿足,使他們的潛能得以發展呢?小組教學就能解決這一矛盾。例如一條多解應用題:少先隊員在山坡上栽松樹和柏樹,一共栽了120棵,松樹的棵數是柏樹的4倍。松樹和柏樹各栽了多少棵?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思考:這道題有多少種解法?每種解法的思路是怎樣的?并把想出的解法記錄下來。這時,知識扎實、腦袋靈活的學生也許能想出三四種解法;普通的學生一般也能想出兩三種解法;基礎比較弱的學生也許只能想出一種解法。在學生通過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在利用小組學習的優勢,組織學生討論、交流:這道題究竟有多少種解法?使他們相互了解彼此的見解:知道這道應用題既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也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還可以列比例式來解答;靈活的學生還想出了用分數的知識來解答等。其間學生們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同時對其他同學的思路進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從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這樣,中上生有了用武之地,中下生也有了廣闊的學習空間。即達到增強學生合作精神的目的,又能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分析、自我調整等認識能力。在有限的課堂時空中起到了發揮學生幫助學生的優勢,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發揮學生之間的合作性
曾有這樣的報道:中國留學生與外國學生在學術上的單對單的較量,往往是中國留學生獲勝;但輪到中國留學生集體完成一項研究就遠不如發達國家的留學生了。究其原因:中國人欠缺了集體合作、協調的能力。未來社會越來越注重個人能否與他人協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見等。因此,學校教育必須加強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課堂中采用小組教學能有效地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性。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一課中,探究的過程采用小組教學,要求四人小組中,一人負責擺小棒,一人用擺出的數除以3,一人負責記錄能否整除,余下一人負責協調、監督。然后共同思考得出結論。這樣,每個學生身負“重任”,既全情投入學習,又在學習過程中體味到合作、協調的魅力,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合作意識。
三、有利于教師對難點的分析和差生的輔導
教學中,教師不應是簡單地奉送結論,而應在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嘗試、實踐、分析、發現、歸納得出結論。此過程通過小組學習去完成,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教師的精力放在最需點撥之處和最需點撥的學生身上,使教師起到必要的、關鍵的主導作用。如:教學圓周率是,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通過完整的、細致的小組實驗,使組內每位同學都知曉圓的周長是該圓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時,教師適時點撥:究竟圓的周長是該圓直徑的三倍多多少呢?并多次演示比較精確的實驗過程,讓學生們討論得出科學的結論: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這時,老師如果還發現哪位學生還存在疑點,還可以進行個別指導。這樣,課堂上學生活動與老師講解在時空分配上長短得當,教師的點撥是有的放矢的。既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正確處理了師生在課堂上的角色。
總之,采取小組教學,體現了現代教育具有的主動性、民族性、合作性和發展性等時代特征,有利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創新能力。這是將來服務社會的新一代所必需具備的優良品質。
以上所談,僅為一點膚淺見解,定有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參考文獻
[1]梁平《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變革》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2]《廣州教學研究》廣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廣州教學研究》編輯部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