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芹敏
【摘 要】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是新時期歷史教師的職責和使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行“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體現,是中學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只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學歷史教學中,才能引導學生學好歷史知識,才能用歷史人物和歷史史實激勵學生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更好地為人民、為社會服務。所以,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學歷史知識相結合,是歷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初中歷史 情感 核心價值觀教育
歷史價值觀是對歷史的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辯證統一,是從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練出來的價值取向,是強化核心價值的有效途徑。從其內涵層面去分解,有三層含義:一是能夠理解對歷史的價值判斷是以史實為基礎的,但又是依據一定的價值觀對史實做出的主觀判斷;二是能夠認識到分辨歷史上的真偽、善惡、進步與倒退,以及公平、正義與否,是學習歷史的主要目的;三是能夠將對歷史的認識延伸到對自身成長和現實社會的認識上,能夠從歷史中獲取有益的養料,從實踐的層面體現歷史的價值。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歷史價值觀是非常之重要的。
關于歷史學科教學的核心價值觀,有著豐富的內涵。“五四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追求的先進價值觀。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都是我們今天依然應該堅守和踐行的核心價值,不僅廣大青年要堅守和踐行,全社會都要堅守和踐行。”這一深刻論述,對于我們從近代中國歷史發展要求的高度認識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指引著我國社會建設和發展的方向。現就此進行簡要闡述:
首先,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歷史教學中,以喚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對社會主義有用的良好品格,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百年大計。歷史是最好的教育載體,學好歷史,能喚起學生的愛國情感。例如,講述“九一八事件”時,教師要給學生講明“九一八事件”發起的原因、經過、結果。告訴學生,日本這個彈丸小國為了達到掠奪資源,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目的,不惜利用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對一個兄弟鄰邦——歷史上曾多次幫助過他的中國去發動一場滅絕人性的侵略戰爭。在艱苦的環境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起反擊,經過多年艱苦抗戰,終于迫使日本侵略者投降,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樣的勝利是來之不易的,這就喚起學生愛國,更激發學生發奮學習,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貢獻,讓國家更加強盛。例如,讓學生通過學習明白,中國的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強罪惡史和侵華史,同時也是一部中華人民不屈不撓抵抗列強侵華的斗爭史。這樣構筑歷史知識的立體結構體系,從深度和廣度上研究歷史現象。這種結構系統,既可對歷史現象從縱向中找規律,橫向中尋特點,又可以從歷史現象的相互影響和制約中進行深度和廣度上的研究,從錯綜復雜的歷史現象中得到本質性、規律性的認識。
其次,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歷史教學中,以促使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培育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好歷史知識,尤其是中國歷史,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造性轉化。在歷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立足本國傳統與面向世界相結合的產物。源遠流長、精深厚重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倫理品質,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和道德使命,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和動力源泉,理所當然也完全有可能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活水和精神依托。在歷史教學中,將中國幾千年來勤勞、勇敢、智慧的歷代歷史人物(孔子、司馬遷、岳飛、文天祥、林則徐等)文化精髓(《論語》《三字經》《史記》《本草綱目》《水經注》)和事例進行(那更是浩如煙海)加以深刻廣泛的分析和評價,對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功莫大焉,這就是歷史教師的重要價值體現之一。?
最后,是通過歷史人物事跡和精神的挖掘,以培養學生強化誠信品質養成。誠信,在人的品質架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個人立身行事的基石,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誠信,就是在社會生活中不欺人,重承諾,不耍花招,敢于負責。作為一種傳統美德,誠信不僅是個人道德修養的底線,也是人際交往和各種社會事務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通過歷史人物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比如,將商鞅立木為信的故事和“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做對比,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又如利用曾子殺豬和季布的故事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季布一諾千金,總之,只要用心挖掘,歷史課完全可以變成一個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寶貴素材庫,歷史課堂也會在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學習歷史,是為了了解歷史;了解歷史是為了勿忘歷史;勿忘歷史,是為了展望未來,不重蹈覆轍。歷史老師擔負著厚重的使命,承擔著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任務,對學生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在教學中長期有意識地這樣培養學生的歷史價值觀,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努力,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關注學生個人素質的發展,尊重每一個個體,協助學生培養獨立健全的人格,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把學生培養成具有歷史核心素養的新世紀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良約.淺談如何培養初中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之歷史價值觀.讀寫算.2016.10;
[2]尤佳.淺議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中學課程輔導.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