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良好途徑。如今,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為契機以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已成為各初中英語教師提升閱讀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據此,本文淺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的方法策略,以期能對各初中英語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朱旦丹,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
筆者擬從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閱讀情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自主閱讀能力的基礎策略以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自主閱讀能力的具體方法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一、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閱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原因在于對初中生來說,牛津英語教材可供其閱讀的教材讀物不在少數,既有趣味性,也兼具文學性,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去選擇。如側重趣味性閱讀,教材中各種鮮活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能夠極大的更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其次,教材讀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如側重文學性閱讀,學生雖然有很多單詞沒有見過,但是通過不斷查字典翻譯和看書評的過程,學生就能被讀物中的文化魅力深深吸引,這種審美能力已經超越對文字本身的理解而深入進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和感悟。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閱讀情況分析
1.閱讀自主性和自覺性不強。“文章閱讀審美教學”從字面意思理解,可解讀為“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教學目標的文章教學。”而要培養學生的文章閱讀審美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較強的閱讀自主性和自覺性,然而,處在中考壓力之下的學生接受的大都是“得分式教育”,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讀文章、理解文章,閱讀自主性和自覺性都不強。
2.閱讀興趣不強。對閱讀充滿興趣的學生往往不需要教師為其安排閱讀活動,而是有一定的自我判斷和選擇能力,即能夠讓閱讀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在實際文章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不到閱讀的現實意義,因此其還不能夠將閱讀融入生活,而主要原因是其對文章閱讀沒有什么太大的興趣。
3.閱讀實踐能力不強。擁有“閱讀教學生活化”習慣的學生不僅僅能讓自己一頭扎進書本里,更能讓自己從書本里走出來,從生活中實踐閱讀知識。他們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而是“閱讀+實踐”的真正的“讀書人”。但是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沒有較強的閱讀實踐能力,因此鮮有學生能成為真正的“讀書人”,也不具備較強的閱讀審美能力。
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自主閱讀能力的基礎策略
1.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首先,教學過程始終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的教育理念,并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構建和諧、穩定、有序的現代化課堂教學關系,打造“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其次,從學生角度出發選擇閱讀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從學生、教學目標出發整合課內外閱讀資源,即讓閱讀內容既能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又能符合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
2.積極創新教學方法。
(1)教師應該引進新型的教學方法,例如:將學生分成兩組,給其提供一個關于文章理解方面的問題,讓其采取分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尋求問題的答案。學生們通過積極談論給出自己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其對于文章的理解與認識便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尤其對于文章的欣賞與審美能力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2)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推動讀寫結合。“讀寫結合”是較為科學的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方法,而將其融入小組合作學習法,教學安排需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首先,教學安排要緊扣教材,選擇的閱讀和寫作素材要盡量選擇與教材內容息息相關的,這樣在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同時也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其次,教學安排要符合實際的分組情況,不能讓學生“吃撐”或“吃不飽”。
四、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自主閱讀能力的具體方法
1.啟發引導,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
(1)根據文章內容展開想象。經典而有趣的英語文學讀物常常會給學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也讓其體會異域文化下人的情感共同點,并由此共同點出發,中國學生也可以理解和體會外國文學中豐富多彩的故事和情感。因此,將教材內容與課外文學讀物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閱讀牛津英語同步閱讀3《The Costume Contest》時,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扮裝表演與《安徒生童話》內容相結合,即讓學生扮演丑小鴨,想象丑小鴨變成白天鵝時流下激動的淚水;扮演賣火柴的小女孩,想象她在冬夜瑟瑟發抖時的可憐身影……這些都能根據文章內容想象出來,而且《安徒生童話》里的內容非常豐富,每一次閱讀都能讓學生內心產生不同的想法,這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2)教師要善于利用“空白點”,引發學生“補想”。閱讀的過程是學生自學的過程,教師要充當引導者,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挖掘人性真善美的一面。這就不僅需要教師從讀物內容出發,更要利用“空白點”引發學生“補想”。
還是以牛津英語同步閱讀3《The Costume Contest》結合《安徒生童話》內容為例,教師利用“空白點”(例如丑小鴨變成白天鵝之后過上了怎么的生活?如果王子發現小美人魚公主正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他會怎么做?白雪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七個小矮人又回歸到了怎樣的生活?種種“空白點”)讓學生自由變裝,演繹這些“空白點”以開啟學生無窮的想象力。
2.重視課外閱讀,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1)轉變教學方向,發揮積極引導作用。以審美為核心的閱讀審美教學要求教師必須盡快轉變教學方向,引導學生將學習的重點放在體驗文學作品、感受文學作品的強大魅力之上。另外,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給學生制定出明確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方面,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接受審美教育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自然化、常規化。
例如閱讀英文版《朝花夕拾》,原版中魯迅先生筆下的字字句句都值得我們仔細推敲,而變換到英文版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制定閱讀目標,例如讓學生比照原著內容逐字逐句進行翻譯,從而使其在翻譯的過程中了解漢語與英語間的異同點,提升審美能力。
(2)課內外教學形式相結合。基于審美為核心的閱讀審美教學工作不應該局限于教室中,教師需不定時的組織學生開展戶外活動。例如:帶領學生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英語作文大賽,組織學生去游覽與英語文學名家有關的名勝古跡等等。這種課內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英語文學作品的學習主動性。另外,學生們通過參加戶外活動,可以提升其對于英語文學作品的切身感受,增加其對英語文學作品的體驗感,這對于其閱讀審美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例如閱讀高爾基的《我的大學》,教師就可以帶著學生走進大學校園逛一逛,發現有高爾基的雕塑、名言警句時可以駐足為學生多講解一些高爾基的大學趣事。通過讓學生接觸真正的大學環境以加深文章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根據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從激發興趣、啟發想象、重視課外閱讀以培養閱讀審美能力幾個方面優化閱讀教學策略,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周文娟.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
[2]羅燕.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討[J].未來英才,2014(1):47-47.
[3]謝尚佼.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4]王燕.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教育:文摘版:00224-00224.
[5]胡軍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5(14):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