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
摘要:核心素養教學是當今高中教學的主流,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的方向,把握高考考察的脈搏,將化學核心素養有意識地融入于教學之中,引導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之上,促進自身能力的全面、健康發展,這也是每個化學教師的職責。
關鍵詞:高中化學 核心素養 教學實踐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化學核心素養能夠滿足化學課程教書育人的需求,全面體現了學生在化學學習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和品格。化學核心主要分為以下五個方面:(1)推理和模型認知,學生要通過證據推理對物質的結構、組成及變化提出假設并予以證實,借助于化學模型認識到模型與化學現象之間存在的關系,描述化學現象;(2)微觀探析和宏觀辨識,學生要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來掌握物質的重要性質,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的化學觀念;(3)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化學反應是動態的變化過程,學生要知道化學反應的過程是變化和運動的,從不同視角對復雜的化學變化展開分類,揭示化學變化的特征,在分析時要遵循化學規律;(4)創新意識和科學探究,學生要在科學探究中善于發現和找到問題,與同學交流探討實驗成果,分析得到實驗結論,能夠了解科學探究的目的是為了在實踐中得到創造和應用;(5)社會責任和科學精神,學生要具備嚴謹的科學精神、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熱點問題,能夠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化學為人類所帶來的便利,形成綠色環保的意識,關注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熱點,積極參與與化學問題相關的社會決策。
二、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一)生活現象引發學生探究
在化學授課中,引入生活中的案例有助于培養學生探究精神,情境教學也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體現教材的育人價值,進而體現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借助于情境教學,教師可以回歸生活、返璞歸真,體現出“化學來源于生活”的教學理念。高中生已經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創設情境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活課堂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通過學習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
[情境1]教師:展示會變形的易拉罐、易拉罐變癟的原因,易拉罐為何又容易鼓起來。
目的:通過生活中的實際現象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意識到生活與化學緊密相關,通過觀察和思考來解釋其中出現的現象,提升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
[情境2]教師:為何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鋁制品不生銹,且可以長期使用呢?
學生:鋁制品的表面存在著一層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這層氧化物就是鋁的主要化合物,氧化鋁。
[情境3]教師:展示紅寶石和藍寶石的圖片,講述二者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組成成分都是氧化鋁。
目的:借助于生活情境問題,吸引學生課題的學習興趣,順利地導入新課,使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化學知識,提升遇到問題思考的能力。
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化學知識,初步了解新課要講解的內容,引導他們深入觀察生活現象,從而使其在情感上能夠愉快地接受化學知識,因此,教師在備課中要對教材中物質的用途和性質進行分析,提示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重視教材的核心內容
近些年以來,高考試卷中的題目注重考查化學課本中的核心知識和基礎內容,如,化學平衡、化學化合物等內容,這些都是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教學有著明確的導向作用,因此,教師在授課中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構建知識框架,使學生從微觀和宏觀方面來學習化學知識。化學教材中的核心內容是課程講解的重點,需要教師備好課、講好課、做好反思,從而在教學過程中使每個人都能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鋁化合物模型的建立
[模型1]鋁化合物的分類
教材中鋁的相關內容分為鋁單質和鋁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又保含鋁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和兩性氧化物)、堿(特殊的兩性氧化物)。
[模型2]鋁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對于鋁單質,教師采用分類法來預測單質的相關物理和化學性質,通過實驗探究來預測驗證化學性質。對于三氧化二鋁和氫氧化鋁,則利用預測兩性的方法來得到它的酸堿性,再通過實驗來得到正確的結論。借助于三氧化二鋁的物理性質,學生需要探討得到化學性質。
教師:我們以前做過兩個實驗,分別是鋁單質與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那么大家根據視頻看下反應細節。反應開始后,是否會立即產生氣泡,是什么原因呢?
學生:不會立即產生氣泡,但是反應一段時間后會產生氣泡,這是由于鋁片表面的氧化膜被鹽酸和氫氧化鈉給破壞了,鋁與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產生了相應的物質。
教師借助于上述實驗,給學生講明白兩性氧化物的概念,使其了解和掌握三氧化二鋁的性質,借助于三氧化二鋁再找到如何與氫氧化鋁的聯系。借助于化學中的變化和平衡思想,教師可以講清楚化學物質之間變化的規律,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建立知識模型和結構,學生在遇到位置物質時就可以通過先假設后驗證的方式來思考物質,通過性質來了解物質的用途。在研究物質化學性質時,教師不妨通過離子反應、氧化反應等反應,以微觀和宏觀的視角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通過物質與能量守恒來對物質的變化進行分析,這也體現了變化與平衡的思維。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化學核心素養的內容都是相互聯系,隱藏于教材之中,需要教師進行深入挖掘。
(三)積極開展實踐研究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探究,提升他們的探究意識,激發內心的探究欲,促使其改變舊有的方法,最終提升自身實踐能力。翻開近年的高考試卷,考察的內容都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創新實踐能力,這就要求化學授課有更高的質量和效率。就化學實驗而言,試題注重于考察實驗原理、設備、現象等內容,如果題干中沒有給出相應的資料,而是結合工業生產的內容來進行設計,就加大了考試的難度,但是符合核心素養種創新能力的要求。有鑒于此,教師在授課中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探究,使他們掌握學習化學的思維,提升創新的能力。
[問題1]根據有機物A的水溶液,如何來確定A的結構;已知A的分子式,如何確定A的結構。
學生討論方法:分離提純、確定其中的元素組成與相對分子質量、鑒定結構。根據以上方法,探討如何進行深入操作。學生根據式子來完成元素到分子式的探究,再最終得到有機物的結構,這樣體現了科學探究和創新的學科素養。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化學教材中的實驗活動,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借助于實驗探究習題,學生能夠從工業設計的角度展開知識的應用研究,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與意識,最終培養自身的化學核心素養。
(四)生活應用強化化學實踐觀
化學核心素養要求學生能夠了解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擴大自身的知識面。在生活化教學中,學生將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之中,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成就感,將化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從而加深印象。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通過自主性生活實踐會感受到化學的應用之美,親身體會到化學學習的快樂。
教師:假如某位患者由于胃酸較多,如果你是醫生,那么用什么藥物進行治療呢?
學生:使用胃舒平,藥物里面含有氫氧化鋁,此外小蘇打也可以進行治療。如果患者患有胃潰瘍,那么不能使用小蘇打。生活中的醫療常識是高中生必須具備的能力。
教師:此外,還有一種鋁的重要化合物硫酸鋁鉀,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所說的明礬,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報告,長期過量攝入鋁會影響人的腦細胞,導致記憶力下降,進而產生患有老年癡呆癥的危險。此外,教師還可以介紹在鋁土礦中提取鋁的流程,對流程進行相應的創新,引導學生設計、匯報和評價得到的技術方案,掌握分析和設計金屬提取的工業流程。從生活、工業的角度開展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研究分析,使學生了解到這些物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從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拓展學習的眼界,最終成為全方面的高素質人才。
本文主要采取探究、啟發教學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化學內容認識得更深入、更透徹,借助于情境教學順利引入課題教學內容,通過化學實驗增強他們的學習和實驗能力,充分利用鋁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激發內心的探究欲,引導他們多關注生活中的現象和事例,并能夠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最終體會到化學的應用價值。因此,一節優秀的化學課,教師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廣大教師對教材和生活素材進行有機結合,巧妙設計教學的方案、合理編排教學內容,提升班級內部學生的整體化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周業紅.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國考試,2017,(02).
[2]王和.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實踐與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10).
[3]田曉梅,康寧.加強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提高學生科學思維能力——2016年高考化學探究性試題的分析與啟示[J].考試研究,2017,(03).
(作者單位:山東鄒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