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忠芹 李清湘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這是黨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必須牢牢把握的根本方略。在我國黨組織體系中,黨將全體黨員緊密聯系并形成一個有統一行動和統一意志的有機整體。基層黨支部是黨的最基層組織,是把黨員組織起來的最直接形式,是黨組織這座大廈的基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普通高校在為國家培養輸送人才方面承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高校基層黨支部的建設顯得更加意義深遠。如今,互聯網帶來了技術革命,也給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校擁有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那么,如何將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和互聯網有機結合起來,值得探討。
[關鍵詞]十九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普通高校;基層黨支部;互聯網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攻堅階段和發展關鍵時期,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機遇與挑戰并存,改革發展面臨著巨大考驗。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的第一條。這是黨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必須牢牢把握的根本方略。因此,做好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意義深遠。
2017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并發出通知。通知指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是堅持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制度治黨緊密結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斷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有效途徑,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堅持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求實效,這對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新挑戰。而加強高校黨支部建設,對促進高校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加強高校黨支部建設,順應了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的時代潮流。在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能夠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同時也能夠接觸多種不同的思想。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的思想,會對學生的思想健康產生深遠影響。而加強高校黨支部的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能夠有效的為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幫助學生防范互聯網中的多種錯誤思想,其教育效率、教學效果都會有進一步的提升。因此,高校黨支部需要加強信息化的建設,積極掌握和應用現代化的傳播手段,達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目的。
其次,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背景下,學生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互聯網已經成為了學生獲取知識、進行人際交流、接受教育、獲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因此,高校黨支部必須要與時俱進,積極開展信息化建設,通過互聯網解決傳統工作模式對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從而將高校黨支部與學校、學生、教師聯系起來,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系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還需要推動高校黨支部的組織結構到活動方式的轉變。
再次,互聯網中充斥的多種錯誤思想及價值觀念,不僅會對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產生影響,還會對黨員的政治信仰產生影響。同時,互聯網具有開放性、隱匿性的特點,各類信息都可以在互聯網中自由流通和傳播,會對高校黨支部的教育功能產生重要影響。而如果高校黨支部仍然使用傳統的教育和工作方法,必然會產生教育水平低下的問題,難以保證學生和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水平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因此,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高校黨支部建設要積極的使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升高校黨支部的教育工作水平。
最后,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我國信息傳播方式的更新,使得高校黨支部工作的程序從傳統的物理流模式轉變為了信息流模式。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計算機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每個人都可以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獲取多種信息,進行遠程工作。而高校黨支部可以通過給工作人員開設電子郵箱的方式,讓工作人員定期的學習上級傳達的材料和精神,加強對工作人員和黨員干部的教育,使得高校黨支部的教育管理方式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能夠確保上級傳達的指示和精神貫徹落實到基層。此外,工作人員也可以將自己的思想政治心得進行交流和反饋,達到構建學習型政黨的目的。
普通高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四有”人才的重要任務。因此,做好高校基層黨支部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江蘇省委教育工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集中督查內容清單中,要求高校探索運用學習教育有效方法情況,強調運用“互聯網+黨建”“兩微一端”等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師生黨員參加學習教育的便捷性實效性。對于高校師生黨員這一龐大群體,要利用互聯網背景下的大數據共享優勢,緊緊以“互聯網+標準化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為抓手,切實推進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高校基層黨支部作為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優化傳統,突出創新,提高黨支部建設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師生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從而增強高校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
數字化黨支部建設的部分優勢:1、教育方式信息化;2、管理交流便捷化;3、先鋒作用典型化;4、支部工作標準化;5、黨務辦公無紙化;6、業績考核科學化。對于現行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的要求,“互聯網+標準化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顯露出更多特定優勢:
第一、數據共享化。目前,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迅猛,“十三五”時期是大數據產業加速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大數據的生命在共享,合作才能共贏。在大數據共享環境下,不同高校、不同二級學院的基層黨支部之間可以更加快速便捷實現數據信息共享與借鑒,打破傳統基層黨支部建設的一些弊端,數字化黨支部建設后,高校各基層黨支部間、各高校基層黨支部間的溝通交流必然加強,各基層黨支部的建設成果必然拓寬,確保高校聯盟下高校黨建效率最大化。
第二、全員參與化。如:南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學院鼓勵教師隊伍的博士化、國際化。而學生黨員,至少有一年是在外面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這些都必然會影響教師和學生黨員參與所有黨建相關工作及活動的出勤率。而高校基層黨支部是黨在高校的最基層組織,是高校開展黨的活動的基本單位,一旦數字化黨支部建設后,師生黨員將不受任何地域限制,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掌握黨支部的“三會一課”的具體情況,并在線查漏補缺地學習,確保與基層黨支部統一思想、統一戰線、統一行動。
第三、管理規范化。自古以來,無規矩不成方圓。通過統一規范黨支部的各項制度,有利于黨支部能夠在統一制度和不同模塊下執行,避免偏離黨支部整體規劃的大方向。同時,又不影響在大方向一致情況下的自主選擇對感興趣模塊進行突破與創新,這樣可以避免千篇一律、形式主義,造成師生黨員的視覺疲勞,為保持黨的先進性、增強黨的生機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第四、學習常態化。現在生活節奏很快,很難抽出大量的學習時間。每一位黨員,可以根據黨支部全局規劃,結合個人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并將其統籌規劃分批分段進行學習,不斷改造自己,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在思想政治覺悟提高的情況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常態化也得到了保障。
第五、效率最大化。在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中,基于以上四點優勢,高校基本可以實現全員覆蓋、學習教育常態化、注重創新、講求實效的初衷,高校黨建工作的管理者也可以借助標準化數字支部建設平臺,及時梳理各支部各項工作并掌握各支部動態,全局性地統籌安排,比如將各支部間相似主題活動進行整合等,確保各項工作效率最大化。
以“互聯網+標準化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為抓手,推進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學做結合,依托黨支部“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避免空洞無思想內涵、避免形式主義,通過高校基層黨支部的數字化建設,便于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腳踏實地地參與到“兩聚一高”先鋒行動方案、“大走訪、大落實”“亮身份、樹形象”“四查四改”“專題黨課”“專題討論”“創新爭優”等創新主題活動中,爭做新時代的合格黨員。
難點在于數字化黨建平臺的建設。此工作將會派專門的人員進行網站的建立與定期維護。目前已初步建立以“通大公衛黨建”為主題的網站,框架已初步搭建好,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樹立各支部的工作亮點和案例,并制定各級學習計劃,并將實質性內容通過網站管理系統上傳至網頁,充實和豐富主題網頁的各個板塊。
相信不久的未來,在全體通大公衛的師生黨員的攜手努力下,南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數字化黨支部建設會更加規范、更加科學、更加高效,該模式也會被更多兄弟院校復制,最終建成高校黨建聯盟,切實推進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確保全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確保黨員干部干凈擔當、發揮表率作用,確保廣大師生黨員黨性堅強、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推進高校和國家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永舉.論黨支部標準化建設[J].黨建研究,2012,14(1):40-42.
[2]楊新平.創建標準化黨支部的實踐和思考[J].企業黨建,2016(5):62.
[3]孫成,黃喜明,趙連紅,賈曉琴.精細化管理在黨建工作中的實踐與應用[J].黨建工作,2015:22-23.
[4]殷建軍.淺談數字化黨支部建設[J].企業文化,2015(7):28.
[5]劉愛蘭.智能黨建信息化平臺研究與設計[J].中國化工貿易,20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