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安
摘要:企業要想正常的維持好其生產運營的資金循環體系,資金鏈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特別是對于民營中小企業來說,它們本身的底子薄、基礎弱,在資金鏈的風險抗壓能力方面比較低。所以為了更好的幫助民營中小企業建構好其資金鏈,促進企業的順利運營,本文首先探討分析在民營中小企業資金鏈當中所存在的風險因素,再提出企業資金鏈風險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民營中小企業;資金鏈;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18-0079-01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經濟市場當中探討改革之路,其中以民營企業最為耀眼。我國的民營企業大多數都是中小型的企業,作為城市經濟最基礎的組成部分,民營中小企業對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資金對于企業的發展毫無疑問是重要的基石,所以構建完善企業自身的資金鏈,做好企業資金鏈的風險防范也一直是企業所關注的工作,特別是對于民營中小企業來說,因為其自身特點的原因,資金鏈的風險防范對于它的運營發展顯得更加的重要。盡管,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于民營中小企業的支持,相關部門也加大了對于民營中小企業的指導力度,但是民營中小企業受其經營規模以及抗風險能力差等因素的限制,在資金鏈的防范方面表現得依舊不盡如人意,所以有必要進一步的探討民營中小企業如何更好的構建企業的資金鏈,做好企業資金鏈的防范工作。
二、風險因素分析
民營中小企業資金鏈存在風險的階段主要包括:資金籌集階段、資金使用階段以及資金回籠階段三個階段。在資金籌集階段,民營中小企業主要面臨的資金風險是融資渠道少,融資困難。在資金使用階段,民營中小企業的資金使用除了會受到企業決策和企業成本控制的影響外,還受到管理模式的影響。最后,在資金的回籠階段,主要的資金風險是:第一,外部的需求迅速的減少可能會導致資金回籠的困難;第二,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民營中小企業企業的資金回收受到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三、民營中小企業資金鏈風險防范措施
(一)加強政府在資金籌集時的審批規范,并拓寬融資渠道
1.政府應該在企業進行資金籌集的階段規范審批的程序。對于民營中小企業的資金審批來說,政府應該界定好“管”與“放”的關系,對于可以扶持的項目應該多審多批多放。對于那些影響財政部門權利的一些關鍵環節,如:投資項目審批、資格資質認定、財政轉移支付等,政府應該做到抓住重點,不能避重就輕、明放暗不放。對于那些會污染環境的民營中小企業來說,政府就應該加強資金的審批,嚴格的控制資金的審批審核,不能夠為了支持企業就隨意的多批多放。政府只有真正的做到了該管的管,并且嚴格的管,不該管的放手不管交給市場去管,這樣才能夠幫助民營中小企業正確的引導資金流向,更好地防范資金鏈出現的風險。
2.拓寬企業的資金渠道,加強企業與銀行的聯系合作。從銀行的層面來講,首先,應該提高銀行的服務意識。銀行作為民營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所以銀行應該充分的意識到民營中小企業的資金鏈風險防范對于企業的運營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那些正在起步的中小企業來說,能夠得到銀行資金的大力支持可以使得企業更好的得到發展,實現企業與銀行的雙贏。對于國家扶持的中小企業,應該采取特事特辦的原則,使得企業能夠盡快的得到充足的資金,實現與市場的對接。其次,企業應該加強與銀行的合作聯系,銀行應該根據不同類型的民營中小企業設置貸款的準確參考指標,方便企業按照指標順利的進行借貸。
(二)在企業的資金使用階段,加強政府的優惠政策的支持
世界各國常用的扶持本國企業手段是財稅政策的扶持,特別是對于民營中小企業來說是特別典型的一種方法。政府的財稅政策的扶持并不是直接的替代市場的資源配置,而是為在創業初期的民營中小企業合理的引入商業資金促進企業的良性循環發展,作為企業當中的弱勢群體,政府對于民營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是很有必要的。政府應該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作用,利用財政資金的杠杠作用促進企業的循環流動,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促進民營中小企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政府可以設立民營中小企業發展初期準備金,對于需要扶持的企業進行特定的優惠政策的支持,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進一步的幫助。另外,政府在企業的資金使用階段,應該加大優惠政策的開發力度,對于各種類型的企業進行分類統一的管理,收集相關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創新出最適合于民營中小企業發展運營的優惠政策。
(三)在企業的資金回籠階段,加強企業信息的公開披露
在企業的資金資金回籠階段,應該加強企業信息的公開披露,最大限度的降低政府對于企業直接干預的力度,實現從行政化為主導向市場化為主導進行轉變。民營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往往會面臨著從創立到消失的情況,這是市場快速衍變的自然現象,同時也是民營中小企業自身進行優勝劣汰的客觀表現。而為了避免企業被市場淘汰,就應該加強對于企業資金鏈的風險防范。政府在其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第一,構建相關的扶持民營中小企業的政策體系,改進優化企業的資金審批流程,為企業進行必要的政策指導,做好新政策的培訓工作;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構建電子政務平臺,幫助企業盡快的了解掌握相應的政策,方便企業更好更快的作出自己的決策。第二,建立健全民營中小企業的征信平臺。目前,因為企業的經營涉及多個的部門,如:工商、海關、財政等,而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存在障礙,導致企業的發展受到阻礙。因此,政府應該建立一個共享性質的信息交流平臺,降低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提高企業資金的流動效率,為企業的順利運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還需要完善企業貸款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對于企業貸款信息的公開,這對于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非常的重要。
四、結語
綜上所述,資金鏈的風險防范工作對于民營中小企業的順利運營和發展十分的重要,企業應該加強資金鏈的建立和健全,學會應用各個已有的政府扶持政策,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提高企業的資金流動速率,促進企業的穩定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