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緒花 浙江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工業大數據、智能制造的長足發展,制造業進入了工業4.0的時代。在“中國制造2025”的引領下,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所變革出的以客戶為中心的C2M商業模式,以其更好的滿足新時代的“小批量、多批次”的供需關系,在多維度服裝企業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功。
長尾理論是網絡時代興起的一種新理論,2004年10月由美國《連線》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消費者對于服裝的要求越來越高,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日益凸顯。當商品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商品生產成本急劇下降以至于個人可以進行生產,并且商品的銷售成本急劇降低時,需求極低的產品,也會產生交易行為。這些需求和銷量不高的產品所占據的共同市場份額,可以和主流產品的市場份額相當,甚至更大。C2M商業模式便通過聚集客戶訂單,即眾多小市場匯聚成可與主流相匹配的市場能量。

圖1 C2M長尾現象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消費群體趨于細化,在滿足基本需求后轉向更高層次自我現實需求轉變,追求個性化,情感需要。C2M商業模式以“生理需求”為切入點,使消費者在滿足基本生活之后,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從而達到“生理需求”與“自我現實需求”的結合。C2M商業模式提升了消費者需求最顯著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準確的把握消費者行為特點,達到產品服務的最優化。
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又稱“短路經濟”,可簡單概括為“預約購買,按需生產”。它的業務邏輯是:工廠直連消費者,砍掉流通加價環節,最大程度去中間化。在C2M模式下,消費者直接通過平臺下單,工廠接收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訂單,然后根據需求設計、采購、生產、發貨。這種模式將消費者規模巨大且相互之間割裂、零散的消費需求整合在一起,以整體、規律、可操作的形式將需求提供給供應商,從而將“零售”轉化為“集采”,為廠商帶來大量商機,大幅提高了工廠的生產效率和資產、資金周轉能力,消除庫存風險。

圖2 C2M商業模式
傳統模式使商品通過層層環節才能最終到達消費者的手中。C2M商業模式減去渠道商的總代、區代和批發終端以及減去零售商中的專賣店、連鎖店、百貨商場等不必要環節,直接由工廠到終端消費者。使顧客能與制造商、設計師實現直接的鏈接,為顧客提供優質平價、性價比高、個性化且專屬的產品。C2M商業模式顛覆了傳統的供應鏈思維,由用戶需求驅動生產制造,通過嫁接互聯網實現了先銷售,再生產的模式。將中間商渠道轉向直接面對客戶,產品形態由固定化、同質化、大批量生產方式向定制化、小批量、多頻次轉變,利用互聯網+制造業模式從低毛利同質化轉向高毛利高用戶體驗。
伴隨著制造成本越來越高、利潤逐年降低、庫存壓力劇增,近年來,我國服裝行業集體陷入困頓,為了轉型自救,傳統服裝業紛紛涉足電商,不過,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電商也不是所有傳統行業的救命稻草。尤其是對服裝行業來說,B2C模式的電商形態依然無法克服庫存壓力。近年來,C2M以一種反向定制的新型電子商務模式聚焦不同類別平臺。
第一類:傳統制造企業轉型C2M電商平臺,例如紅領及報喜鳥,本身具備傳統制造工廠的加工制造能力,生產水平高,產品質量強,通過產品工藝能力驅動C2M商業模式的發展。
第二類:IT公司轉型C2M電商平臺,例如必要及網易嚴選,本身具有互聯網基因,具備渠道引流能力,從而加快用戶的轉化率,以互聯網技術驅動C2M電商平臺的發展。
第三類:垂直類企業轉型C2M電商平臺,例如量品襯衫及奧康集團,只做單品類產品,突出垂直產品,將其單品類競爭優勢與定制結合驅動C2M電商平臺的發展。因此,不同類別的企業轉型,滿足不同消費者對產品個性化定制的需要。
個性化定制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消費者話語權也越來越重,這也使得服裝品牌線上交易模式從最初的B2B、B2C到C2C,發展到現如今的C2B、C2M顧客驅動型商業模式。隨著互聯網+時代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開始出現C2B及C2M商業模式,通過網絡平臺發起定購、團購、要約、預售,主要通過預約購買,按需生產,工廠直連消費者,砍掉流通加價環節,去中間化,消費者以最低的價格買到高品質、可定制的產品。對于C2B+C2M的商業組合方式,則是利用C2B平臺引流能力,將訂單聚集起來,再將訂單發送給C2M工廠進行生產,最終達到消費者的手中,連接打通C端、B端和M端。C2M商業模式完全由需求驅動制造、由制造商直接滿足需求的商業邏輯,制造企業不再依靠中間商、代理商和渠道商主導銷售,而是直接供給,達到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在現如今的大趨勢市場格局中愈演愈烈。

圖3 市場格局圖
1.鏟除中間環節,縮短產業生態鏈
C2M建立了用戶和制造廠商的直接連接,用戶通過互聯網平臺提交個性化產品需求,最終的產品依照用戶的需求生產。C2M模式鏟除了除消費者和制造商之外的一切中間環節,這種端對端的銷售去除了中間流通及加價過程,大大縮短產業生態鏈,降低成本且提高效率。另外,C2M模式即是用戶先下單,制造商再生產,因此制造商以量定產,按需生產基本實現零庫存,在方便顧客又不增加顧客成本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生產商的運營成本。
2.增加移動互聯入口,滿足個性化需求
C2M模式建起了消費者和制造商的橋梁,使得移動互聯入口逐漸向碎片化、多元化、個性化發展。國內綜合經濟實力的提升直接催生了中產階級的崛起,目前中產階級是消費的主流人群,消費特點在于“我想要”而不是“我需要”,供給型生產越來越不能滿足個體性“想要”,所以C2M模式為個性化私人定制開辟了新的消費路徑,讓消費者享受消費的過程和參與制造的樂趣,未來必將成為倍受歡迎的消費體驗。
3.以大數據分析為核心,運營高度智能化
互聯網+時代,大數據、云計算已成為消費類企業關注的焦點,支撐C2M模式發展的是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數據分析,關鍵在于數據的來源以及對數據的加工能力。在用戶積極參與的定制過程中,準確記錄、全面分析用戶的行為以及需求,通過大數據的挖掘分析,精準營銷進行推廣,獲得指導性的意見來安排生產,在流程中實現數據化、智能化,提升生產效率。
新的商業模式催生出了新的電商平臺,C2M電商平臺存在的價值在于“連接”需求和生產兩端,將消費需求和生產流水線連接起來。消費者可以根據官網APP預約量體,自主選擇門店量體或者在APP上自主設計,利用3D模擬技術滿足自身的個性化需求。門店量體或線上APP將數據上傳至平臺,平臺傳送至工廠,工廠接收訂單信息,利用大數據智能化系統開始一人一版,一衣一款的加工生產。這種工廠直連消費者的方式,完成消費者需求驅動價值鏈運作,實現供應鏈大規模協作,柔性化生產運作。最大限度的砍掉了中間環節,商品的售價變低,制造商的利潤變高,從生產到銷售的周期變短,效率提高。
此外,在供應鏈方面與奢侈品制造商合作,為消費者整合優質制造商,滿足定制需求。將面輔料及時的錄入,通過云計算,精準數據庫收集。C2M商業平臺還應加快款式設計的研發速度,平臺可以通過研發團隊,第三方設計以及用戶參與設計的方式擴充產品類,順應潮流的發展,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因此,C2M電商平臺要打造精益生產運行管理平臺,統籌制造商、線上線下渠道、大數據的收集、產品研發速度,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定制需求。并打造便利的定制服務、全程可視化服務以及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利用電商平臺流量和數據優勢,提升客單價、復購率。
結語:C2M商業模式通過“反向訂購”的方式解決了服裝行業庫存積壓的痛點,打破成了本定價模型,重構了消費者關系。在C2M模式下,各服裝企業應結合自身優勢抓住機遇轉變個性化生產模式,切實將C2M商業模式成為服裝企業重構升級的推動力。以此提升中國服裝企業的競爭實力,打造中國特色的轉型升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