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胡業布
摘 要:進入信息時代后,小學計算機信息教育已經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熱門話題。小學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目標是讓小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知識,建立小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并培養小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意識。本文主要在研究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質量的可行對策,并對其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 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 可行對策 發展前景
1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讀書看報、看電視等的信息獲取方式已經逐步被計算機信息技術取代。進入新時期,計算機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在這個大背景下,小學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被提上日程,因此,我們應當重視對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
2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階段,對小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小學生的信息意識,為小學生今后的計算機技術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并逐步發展起來,但是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去研究。
2.1 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不夠
在傳統思想觀念中,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受這種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和家長尚未認清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作用,認為學生學習好語數外等文化課才是重點,信息技術學習完全是在浪費教育資源,甚至認為小學生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些錯誤的觀點,阻礙了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
2.2 過于偏重理論教學
信息技術中包含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需要學生勤于動手。但是,從當前的信息技術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教師更加偏重與理論知識的講解,而且是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為主,學生被動地在課堂上接受教師的傳授,真正實際操作計算機的機會很少,甚至幾乎沒有,未能將信息技術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使得信息技術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更顯得生澀難懂,長此以往,小學生就會失去了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心理。
2.3 課程設置不合理
由于學校和教師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不夠,我國開展信息技術課程的小學數量少之又少。長期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學校和教師在設置課程結構時,文化課程占據很大比例,而信息技術課程占據很小的比例,甚至有些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只出現在課程表里,流于形式,或者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完全被其他課程占據。
3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質量的可行對策
3.1 更新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提高小學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思想保障。有了科學理念的指引,小學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質量才能獲得較大的提升。一方面,學校應當充分認清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努力做好本校的信息技術教育工作,加大對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力度,為培養信息技術人才提供最大的支持;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教師也應當認清自身在培養小學生信息技術能力上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積極參加信息技術專業培訓,盡最大努力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質量。
3.2創新教學方法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教師應當改變傳統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給予小學生充足的實踐操作機會和時間,以此增強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利用美好的畫面激發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小學生在場景模擬的過程中發現信息技術的樂趣。例如,在學習word入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word里面的插圖功能,讓學生運用這一功能為自己創作的文章配置精美的圖畫,從而達到練習操作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樹立創新意識,進而培養起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自主學習和應用能力。
3.3 合理設置課程
我們在設置小學生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課是,應當積極貫徹鄧小平同志的“三個面向”指導思想,響應教育部的號召,不斷優化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將其放在與文化課程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時教師應當注重對教學內容的創新,開闊小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視野,增加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并做到不占用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
3.4 明確教學目標
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為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提供正確的指引。小學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小學生了解并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應用。因此,教師應當在認清信息技術教育性質的基礎上,結合小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教學目標,將現代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課程進行有效的整合,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4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前景
早在1984年,鄧小平同志就強調,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也指出,要在有條件的小學普及計算機操作和信息技術教育。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教育部引發了《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決定在全國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其中指出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是讓小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
小學生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能夠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幫助加深對其他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小學生將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進行創作,明白計算機的重要作用。新時期,電腦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成為人們了解世界、發現世界的窗口,未來,學生的發展將掌握在計算機中。
5結語
小學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是小學生接觸和學習計算機的初始,在小學階段加強信息技術教育,能夠激發小學生的興趣,樹立小學生運用計算機學習的意識,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成為一名創新型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徐燕紅.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觀察,2016(04):129-130。
[2] 翟鴻軒.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及發展方向[J],好家長,2017(2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