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楠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 2018) 9-027-01
摘 要:隨著社會開放程度不斷深入,我國文化產業也日漸繁榮,其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傮w來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走勢良好,并對我國特色}土會主義文化建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但是,想要在短時期內看到文化產業發展成效是不可能的,這需要借助文化藝術管理的優勢,以及長期的堅持才能夠實現。
關鍵詞:文化產業 藝術管理 發展策略
文化藝術管理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就是文化藝術管理。要大力加強文化產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對于傳統的文化產業在今后文化產業發展中應加以重視。
一、重視文化藝術管理的要素
當前,很多精品文化產業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電影《阿凡達》等都是文化藝術與文化產業融合的結晶。文化產業發展的力量源自于文化藝術管理者。藝術品具有獨特的藝術審美特性,要擴大文化產業規模,創造出更多的精品,就要不斷創新,加強藝術管理。在這一點上,很多國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藝術管理手段,韓劇之所以受人追捧,與其國家的文化藝術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好菜塢的經典大片不斷在人們眼前出現,足以證明文化藝術管理者的策劃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二、文化創意產業新媒體視域下藝術管理的創新思路
(一)依靠社交渠道,促成藝術在線交流環境
在我國互聯網信息科技力量不斷發展的形勢之下,給予了廣大藝術文化工作者更為廣闊的平臺,不僅為其提供了更為快捷便利地交流互動平臺,還能夠構建更為有價值的藝術體系,讓藝術文化產業在新時期得以更好地發展,并有戰略價值地為藝術文化產業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
(二)利用數字媒體技術,達到全方位展示藝術品的效果
在過往的藝術文化產業展示交流中,往往只能借助現實性的舞臺。但隨著我國互聯網和可移動設備的不斷發展,以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為藝術展示貢獻了更多的舞臺。例如,繪畫藝術作品、舞臺劇藝術作品,都能利用視頻、圖片等載體,在各種不同的新媒體平臺上加以展示。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加持之下,不僅在展示的方式更為簡單便利,也能夠更好幫助藝術作品的傳播普及工作,讓更多的群體獲益參與體驗。
(三)運用電子商務形式,達成在線交易藝術品目的
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國的各項產業貿易獲得了更多的便利,藝術文化產業也不例外。在全新的藝術作品交易平臺之中,不僅能夠完成藝術文化的傳播,還能與之同時完成藝術品的交易工作,為藝術品的進一步傳播共享一定的力量。除了常規的定價交易和拍賣交易以外,電子互聯網平臺還可以采用預定、定制的方式,進一步做好交易工作,滿足更多群眾的需求。
(四)實現信息化的藝術管理模式
除了傳播以及交易工作以外,在藝術管理工作上也要積極引入信息化科技力量,相關的職能單位可利用信息化技術,搭建藝術作品和產業的信息庫,將各個藝術品的信息納入數據庫之中,從而便于對其調度和查詢整理工作。此外,通過現代化的信息財務系統、人力系統等,都能為藝術產業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確保文化產業在越發激烈的市場中保有一定的競爭力。
(五)完成藝術管理全局化意識和最佳管理成效的目標
以互聯網信息平臺作為載體,能夠更好幫助各文化企業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強各個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互動,切實激發各文化產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實現高效、高質量的管理作業。
(六)個性化藝術創作者的創新管理模式
通過加強藝術管理人員與組織之間的聯系,不僅能夠切實提升管理組織的合理運營,還能夠進一步激發文化產業人員的創造性,以求進行更多的文化產業創新。也只有制定更具備個性化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證文化產業者更好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我國的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七)加強人才培養
首先,各文化產業工作者必須加強對藝術品的鑒賞能力,以期更好提升自身的創造力。其次,要深入了解我國群眾的藝術品接納范疇,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設計工作。再次,隨著我國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深入,與之也帶了我國的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全球范圍的多元化文化正不斷沖擊我國原有的文化產業。但隨著也帶來問題,在進行新興文化的輸出傳播的工作同時,相關職能單位也不能忘記我國傳統文化的保留與傳承工作,確保我國的優秀文化瑰寶得以在新時期更好發展。
三、結語
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獲取利益的同時不難遺忘社會效益,應當做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將體制改革和技術革新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原動力,提升文化產業的活力和創造力,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對于國外的文化資源我們可以取其精華,更為重要的是要堅持走好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道路。文化產業的高附加值不可輕視,我們國家的文化產業發展起步雖然比較晚,規模還不夠大,但是我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加強對文化產業的科學管理,可以推動我國文化產業陜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杰舜.草原文化與農業文化結合親和力作用論中國民族團結原因分析之四[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 (04):77 - 79.
[2]楊穎.論傳統文化對社會發展的消極作用[J].甘肅農業,2015 (06):65 -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