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
【摘 要】經濟法是政府部門制定的,為了對特定經濟關系進行調整的法律規范,能夠為國家經濟活動提供有效服務,規范市場秩序,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健康發展。本文從經濟法的特征出發,對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經濟法;特征;企業管理;作用
新時期,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深入,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想要更好地適應新的經濟秩序,化解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矛盾沖突,政府部門先后頒布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統稱經濟法。經濟法的實施,在維持市場穩定,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等方面發揮出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也引得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經濟法的特征
經濟法頒布實施的主要目的,是對特定經濟關系進行調整,加強政府部門對于社會經濟活動的干預和調節,以保證經濟秩序穩定,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經濟法存在幾個非常顯著的特征:首先,經濟法能夠作為經濟關系調整的一種有效手段。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活動開始變得無處不在,形式也越發多樣化,在不同經濟活動中,存在的經濟關系以及涉及的經濟資源也有所不同,尤其是經濟主體數量的增加,使得經濟活動中的矛盾沖突問題變得越發復雜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秩序的穩定[1]。經濟法的頒布和實施,為經濟矛盾和糾紛的調節提供了一種有效手段,能夠確保社會生產力作用的充分發揮,從宏觀層面上,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次,經濟法源自經濟活動,又能夠為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經濟活動的層次化發展是催生經濟法產生和完善的前提,縱觀社會經濟發展歷史,在商品經濟產生前,雖然同樣存在諸如商品生產、商品交換等經濟活動,但是其頻率并不高,經濟矛盾即便存在也非常簡單,無論是利益調節和糾紛解決都很容易,因此并不需要經濟法的存在。而在商品經濟出現后,商品生產、商品交換等經濟活動在形式、規模等方面不斷拓展,經濟矛盾也變得越發復雜化,需要國家做好干預和調整控制,為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保障,經濟法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然后,經濟法產生作用的主體是國家。經濟法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相應經濟關系的確立,要求其必須實現規范化、合理化、公平化,為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環境[2]。對經濟法進行分析,其本身具備了社會責任本位法的特征,相比較民法和行政法,經濟法有著獨特的主導思想,強調以經濟利益作為出發點,關注社會公共利益,要求所有主體(政府部門、社會組織、普通公民)的經濟行為都需要對社會負責。
二、經濟法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法得到了不斷完善,其在企業資產重組、企業制度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一)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新時期,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實施股份制改造,而在改造的過程中,經濟法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具體來講,一是可以對改造過程進行相應的規范,在企業內部形成更加合理的股權結構。市場經濟環境下,國有企業在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過程中,受各種因素影響,可能出現一家獨大的現象,對于企業產權治理結構以及規范化經營管理都會產生負面影響。而在公司法中,對企業改制涉及的各方面內容都進行了明確,如企業形態、運營模式等,參照公司法的內容,可以針對處于改制環節的國有企業股權進行有效限制,避免出現不合理的現象;二是部分企業在進行股份制改革的過程中,缺乏對政策及法規的有效把握,導致出現同股不同權的情況,使得部分股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犯。對于權益受到侵害的股東,可以利用公司法來對自身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在公司法中明確提出,應該實施同股同權機制,避免一部分對另一部分人合法利益的侵害[3];三是在企業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可能初選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合理的情況。一些法人機構合理完善的企業,一般都會具備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三者相互獨立,各司其職,又彼此協調,互為制約,可以切實保證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但是當前,部分企業在完成改制后,并沒有能夠設立相應的股東會,也有設置了監事會,卻并不能發揮出作用,導致其形容虛設。在這種情況下,運用經濟法的相關條款,可以做好合理的調整工作,保證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二)保護企業知識產權
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但是,與技術創新一起出現的,還有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當前,面對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部分企業在自身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手段來占有、竊取其他企業的核心技術,引發了非常嚴重的不正當競爭,也給創新型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損傷。針對這樣的問題,政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如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限制和打擊上述行為[4]。從目前來看,經濟法對于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例如對企業所申請的專利技術進行保護,對企業注冊的商標進行保護,對企業著作權進行保護,對企業商業機密進行保護等,通過全方位網格化的保護,可以有效維護企業合法的知識產權,提升創新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促進電子商務發展
計算機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電子商務得到了迅猛發展,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甚至已經出現了與實體經濟并駕齊驅的情形。但是,也必須認識到,伴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和發展,其所面臨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多,甚至對其健康發展產生了嚴重威脅。具體來講,一是電子商務相比較實體商務,制約手段相對欠缺,在雙方基本信息不完善、缺乏面對面交流的情況下,存在大量的安全隱患;二是在不同國家,對于電子合同的法律規定存在一定區別,對于電子數據的認定也有所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出現問題,很難受到對方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三是電子商務本身所具備的知識產權在認定方面存在一定難度,也無法給予切實有效的保護。想要確保電子商務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相應的經濟法提供保護,對現有的經濟法進行完善,通過立法來明確電子商務交易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制定相對統一規范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確保其能夠被相關主體接受,對電子商務相關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以更加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規,為電子商務經濟活動提供可靠保護[5]。
三、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是法治化國家,經濟法的制定和落實,對于社會經濟活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將其應用到企業管理中,能夠幫助企業完善管理制度,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推動電子商務健康發展。從立法部門的角度,需要從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特點出發,做好經濟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建立起良好的經濟環境;企業管理人員則應該主動學習經濟法相關知識,把握經濟法的內涵和特征,為企業管理提供良好支撐,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垚甫.經濟法的特征及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經貿,2018,(1):72-73.
[2]林穎.經濟法在現代企業商務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2013,(24):274.
[3]熊靚.經濟法在現代企業商務管理中運用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12):6.
[4]胡日春.經濟法在現代企業商務管理中的有效運用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364.
[5]宿佳佳.試論經濟法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