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菡
摘 要: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近些年來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創新了計算機教學的模式和方法,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展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觀念,其對于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都有著較大的幫助。為此,文章將結合當前中職計算機教學內容,分析在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方法和策略,以便促進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計算機課程是中職學校教學的重點科目,學好計算機知識不論是對學生當前的就業還是未來的發展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課堂逐漸淪為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阻礙了計算機教學目標的實現,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能力, 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中職學校的教師一直以來都致力于計算機教學模式的創新和發展,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在這種模式下誕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詳細分析該教學法對計算機教學的促進作用。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1.設計學習任務
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及教學內容合理地設計學習任務,任務的設計合理與否,將決定學生在課堂上是被動學習,還是主動地探索計算機知識。在教學計算機知識和設計任務的過程中,任務的設計應當有綜合性。教師可以嘗試將學生已經學到的知識和即將學習的知識結合在一起讓其探索,站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探索,學生在學習時也不會感到茫然無措,而且這樣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其次,任務的設計應當具有實踐性。計算機知識的學習與其他文化課程的學習存在有一定的差異,計算機是一門對實踐要求比較高的課程,尤其是在上機課學習過程中,許多知識的獲取都需要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所以,學習任務的設計需要兼顧實踐性。再次,任務的設計要有吸引力。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不竭動力,中職學校學生由于初中階段的文化課學習成績不理想,致使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都不是很好,許多學生的學習興致欠缺,這些問題的存在都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在設計計算機學習任務時,任務設計應具有吸引力,要盡可能地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展現計算機知識的魅力。最后,任務設計要具有拓展性。科技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昨天的新技術,在今天可能就會淪為明日黃花,在設計計算機任務時,教師也應當從計算機學科的特殊性出發,注意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空間,讓他們自主地探索計算機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確定完成任務的思路和方法
不同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師在確定完成任務的思路和方法時,也應當充分地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如在教師確定教學任務之后,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結合自身的能力和自己熟悉的學習方法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能操之過急,如果設定任務之后,教師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給學生講解相關的學習重點和難點,這樣任務驅動型教學法的優點可能難以有效的實施。但是,如果教師在設定任務之后,將課堂交給學生,對其進行適當地引導,則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屬于自己的知識。
如在講解Photoshop平面制作課程中的繪制圖像基礎教學內容時,筆者在確定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之后,所采取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就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學生對于這個軟件都不陌生,而且有的學生對該部分的內容十分感興趣,因此,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筆者所采用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是教師引導為輔,學生自主探索為主,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能力,幫助他們獲取更多的計算機知識。
3.完成學習任務
這個環節是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重要手段。任務驅動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其是以一個任務為既定的載體,在載體的基礎之上安排學生自主地探索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發揮的主要作用就是教學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其學習積極性也必然更高。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以上文中的Photo shop課程為例,在學習這部分課程時,教師的教學任務已經設定好了,后期的主要工作就在于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并對學生進行點撥和引導,幫助學生獲取相應的知識,完成學習任務。
4.交流心得和感受
不同學生在學習知識,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對知識的學習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在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教師也不能僅僅只是滿足于學生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教師還應當適當進行課堂教學延伸,做好教學總結與交流工作,這部分教學工作的開展也是學生知識形成與提高的重要階段。如在學習完Photoshop的課程之后,有的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的學習產生了質疑,認為當前使用手機就可以完成各種圖片處理工作,而該軟件的使用卻還需要依靠計算機,而且步驟也比較煩瑣,因此該部分內容的學習意義好像并不是很大。在完成學習任務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的交流和溝通,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和內容,為學習答疑解惑,幫助他們認識計算機知識學習的作用和意義。
二、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任務驅動教學法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說,雖然有較多的優點,如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發揮著獨一無二的作用。但是,教師在教計算機知識的時候,也應當認識到,該教學方法的應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解決教學中存在的所有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也應當注意規避好應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教學問題。第一,教師在應用該教學方法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教學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如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的組裝與維修等課程就不太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第二,在應用該教學方法時,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都不再適用于該教學方法,教師必須結合新型教學方法,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觀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計算機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教學的長遠發展。
總之,在教學中不論應用何種教學方法,其最終目的都是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提升他們的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充分地挖掘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潛力,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教學的創新和學生的發展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也是中職計算機教學課程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吳仕榮,梅 瑩.淺談“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12).
[2]張玉梅.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實踐與應用探析[J].理論導報,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