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才志
摘要:負債經營雖然解決了民辦高校的資金問題,但是也給其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問題。因此,研究民辦高校的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問題顯得亟不可待。本文著重對A學院在運作中的財務風險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A學院,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A學院在教學基礎設施、教育水平、師資隊伍等方面都不可避免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缺乏政府的支持,只能通過巨額的貸款滿足其建設的資金需求。加上該學院成長時間較短,財務管理意識薄弱,財務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逐漸出現財務危機。因此,找出民辦高校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提出規避這些風險的方法都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一、學院簡介
A學院的前身是一所專修學院,于1999年3月開始辦學。由于學院為民辦高校,因此在創學時期資金來源以投資人的出資為主,政府沒有給予財政支持。經過幾年的奮斗,A學院于2004年3月正式成為專科院校,與此同時,在擴招政策的影響下,學校進行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招生計劃。當時穩定的生源,加上不斷增加的招生指標,促使學校有了快速的發展,人數也從到處專修院校的數十人發展到至今的8000余人。
在學院這所民辦高校不斷發展的同時,學校的各種軟硬件設施已經不能滿足其發展的規模。在這種形勢下,高校開始了對其自身軟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過程,同時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財務風險問題。
二、學院存在的財務風險分析
(一)科研經費籌集問題
1、資金籌集形式單一
雖然A學院籌集資金主要依附于學雜費、銀行貸款以及校企合作等幾個途徑,但是總體來說籌資渠道窄,且資金來源不穩定,所以實際上資金籌集形式仍然單一,學費仍是其穩定的收入來源。在中國民辦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蔣國華看來,現在民辦高等教育形成了一個特有的現象——兩個90%現象:90%以上的民辦高校90%以上的經費靠學費收入,其余不足部分則依賴銀行和個人貸款。依賴學費的發展模式暴露了民辦高校的財務運作風險,一旦其生源市場萎縮,學雜費收入下降,將直接威脅到民辦高校的正常運作及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招生狀態理想的情況下,學校的科研經費相對充裕,反之如果招生數額較少,學校的經費就顯得尤為緊張,所以每年A學院都會格外關注招生問題。不過對于學費的過度依賴,也是造成A學院科研經費使用緊張的原因之一。
2、銀行貸款嚴格
A學院作為一所民辦高校,在銀行貸款方面也受到了法律、政策的諸多限制,無法像公立高校一樣更容易從銀行獲得貸款;很多銀行出于對擔保法的依據,也很難向學校提供大數額的貸款。缺乏銀行的資金支持,A學院的科研經費的使用也略顯緊張。
(二)基本建設投資管理問題
為了提升學校的硬件設施,A學院十分注重學校基礎設施建設與學校擴建項目,不斷加大對基礎建設投資力度。截止至2013年,學校占地面積為696228m2,生均面積92.92m2,總建筑面積達到176432m2,其中教學行政用房65238m2,生均9.05m2,學生宿舍面積75012m2,生均8.56m2。此外還建有標準田徑場、各類球場以及學生活動中心等設施。在十二五規劃中,學校為了實現2015年達到人數為12000的目標,從2010年至今,在教育設施,清遠新校區的購買、基礎建設投資以及舊校區的改造中不斷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兩個主要支出部分占總支出比例的70%與30%。資金的快速使用使得成長時間短、經驗不足的A學院出現了一部分財務風險問題。
1、基建財務風險控制機制不完善
近幾年,A學院大規模新建、擴建校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資金投入。然而受限于民辦高校的性質,資金來源大多數為學校自籌,高校資金運作風險很大;同時A學院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對基礎建設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缺乏完整的理論體系,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經常出現資金用途不當,資金無法周轉等問題。
2、忽略成本預算的重要性
基礎建設的成本預算是基建項目建設過程的重要環節。A學院在進行基建項目時忽略成本預算問題,造成嚴重的財務風險。學院建設初期,缺乏復合型財務人員,許多會計更是缺乏系統的基建會計、工程項目預決算和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方面的專業知識,從而導致在基建會計科目的設置和賬目處理的過程中出現不規范的行為,不能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預算成本。
(三)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對固定資產管理缺乏客觀認識
A學院在建設初期,校領導著重忙于教學、科研或者其他科研工作,忽視了對學校固定資產的管理問題。A學院作為一所民辦高校,其管理要求較為公立高校更為嚴格,但是還是出現了以下問題:一方面,學校對固定資產成本與教育成本核算認識不足,不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從而影響固定資產的成本核算。另一方面學校對固定資產普遍實行帳物分管的管理方法,如此一來就導致固定資產缺乏統一管理、統一配置和統一監督。長此以往,廣東潮汕職業技術學院在固定資產的管理方面造成了賬務與實務相脫節,甚至賬實不符的情況。
2、會計核算制度不合理
A學院和其他多數民辦高校一樣,一直采用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核算方法,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不到位,造成賬實不符。核算過程中,會計科目完善,僅僅使用“固定資產”“固定基金”兩個會計科目,并且只記錄其資產變動情況。并且在記錄數據時,除報廢減少其賬面價值外,入賬數據一直不變,這就違背了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原則,也一度使學校對固定資產的管理陷入困境。
三、A學院財務風險的防范
學院在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遇到的財務風險問題不容小覷。為了使民辦高校能夠取得更大的發展前途,必須及時針對其財務風險問題提出防范與控制財務風險的有效辦法。
(一)加快向應用型高校轉型速度
A學院應加快轉型速度,增加自身特色,向應用型高校轉變;同時加強與本科院校的合作,利用本科院校擁有生源,學院應該確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可以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養道路,與國內多家知名企業開展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在不同的專業實施“3+1”、“2.5+1.5”等多種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企業結合實際課題和工程環境組織教學,將會取得明顯的效果。
(二)完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
建議學院實現籌資多元化,開拓籌資渠道,從多方面獲取收入,使學院能夠進一步發展;同時不斷完善基本建設投資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不斷完善項目預算體系,嚴格控制項目的預算資金,同時對管理者的權力也要實行嚴格控制,避免權力下放,避免因濫用權力而出現的財務風險。另一方面加強內部牽制與監督工作的健全,通過內部牽制與監督工作的健全,可以有效防止會計工作錯誤與會計舞弊的事件發生,避免個別工作人員見利忘義,私自挪用資金、收取額外不合法費用以及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經濟違法行為。
(三)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客觀認識,保證資產實物與賬務向符合,并不斷完善會計核算制度。
參考文獻:
[1]丁蓉菁.基建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會計之友,2009,(12):68-69.
[2]雷聲.降低民辦高校財務風險對策初探[J].企業家天地,2011,(10)(中旬):61-62.
[3]李軍.試析高校基本建設財務風險管理[J].現代經濟,2008,(12):78-79.
[4]田園.高校基建項目財務風險分析與控制[J].財會通訊,2009,(5):121-122.
[5]楊德嶺,陳萬明.我國民辦高校財務風險規避研究[J].價值工程,2012,(19):26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