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鑫
摘要:初級中學,本是國家為了提高農村人口整體素質而設立的九年義務教育的另一個階段,隨著社會科、教、文、衛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全球經濟的發展使得九年義務教育是如此的微乎其微,九年義務教育把杯水車薪這詞顯得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即便如此,農村初中教育甚至都沒有達到預期的層次,農村初中依舊生存困難,本文將以生存困難為基礎出發點,探索當前階段我市農村初中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存困難;發展策略
前言:
就整個畢節市農村初中情況來看,情況并不樂觀,主要因素有家庭教育的缺失、師資力量的薄弱、教育教學設施落后,面對如此不堪的事實,作為學校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或者說教育者、亦或是老師的我們將采取何種措施、以何種心態去應對。在農村初中現有的、僅有的教育條件下,幫助農村初中擺脫現在的困境,使得農村初中得以良性發展。
一、農村初中教育存在的不足
1.1家庭教育缺失的制約
當代教育亦是如此,更何況上一代長輩們,農村初中生家長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有缺失,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家長對教育本身的理解都存在很大的偏差,又怎么能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再則,父母的教育缺失還體現在對教師認識的偏差上,大部分農村父母把孩子的學習完全寄托在教師身上,認為學生的生活是自己的事情,而讀書識字則是老師的事情,在這個點上,學生家長與老師達不到共同教育的共識,導致了學生的教育環節出現問題,最后制約了農村初中教育本身。
例子:在畢節市,不難聽見有些家長經常抱怨說孩子問的問題自己答不上來,以英語為例,家長絕大部分不懂英語,那么學生離開英語老師,再加上沒有英語學習環境,整個英語就處于癱瘓狀態。綜上所訴,家庭教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村初中教育的發展。
1.2師資力量薄弱的制約
首先,很多農村中學依然存在大量的年齡偏大的教師,這些老師大部分是中專畢業,從某種角度來說,這與現代教育有些脫軌,中學老師年齡較大,對現在的教育方式有些難以轉變,很難適應當代學生的需求,加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網絡不便等因素使得教師接受外界信息困難,從而也制約了教師教學信息的及時更新。另外,農村中學存在部分年輕老師,大部分屬于國家特崗,而農村學校難以留住這些教育的新生力量,究其原因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工資水平不高,教師生活條件艱辛,導致大部分新老師只是把農村中學當做跳板,一有機會就往城市考試,甚至大部分特崗老師在未滿三年合同的情況下寧愿繳納違約金走人。二是學生本身素質與成績沒有達到這些新老師的預期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挫傷了這些雄心勃勃的新老師。三是大部分新老師是各個大學畢業,基本都是未婚,而農村中學閉塞,出于各方面考慮,最終選擇離開。綜上所述,師資力量薄弱也大大影響了農村初中教育。
數據顯示:大方縣雨沖中學、星宿中學、百納民族中學、大山中學、六龍中學、鳳山中學等鄉鎮中學,據調查,45歲以上老師約占63.3%,其中84.4%屬于中專學歷,其余部分老師是第二批本科畢業或函授本科,年輕老師中大部分是國家特崗或縣特崗。
另外,教師壓力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數據顯示,在美國,至少有6-8%的教師有不同程度的不良適應,在我國,教師心理健康的現狀也不容樂觀,我國正常人群心理障礙的比例為20%,而其中教師比例占50%。
1.3教育教學設施落后的制約
畢節市的農村初中,大部分學校教育教學設施落后,大部分初中學校設在鄉鎮上,而學生則來自不同的偏遠村落,許多學校沒有學生公寓或者是住宿條件很差,管理不嚴格;而學生年齡小,租房子住則存在各方面的安全隱患,比如用電隱患、燒煤炭隱患、煤氣隱患、社會安全隱患等等,加之家長不在身邊,學生對防火防水這些安全意識不強。此外,學校環境有待改善,教室沒有多媒體不說,連最基本的電腦設施都不齊全,導致上電腦技術課的時候學生操作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很多學生到高中后最基本的電腦正常程序開關機都不會而直接摁電源開關。甚至有些學校的球場還是泥巴地,籃球板都沒個多的,學生的課外活動也是少之又少。這使得這些學生沒有在課外感到讀書的樂趣,也可以說沒有勞逸結合,整天死讀書、讀死書,久而久之讀書的興趣就被磨滅了。所以,教育教學設施的落后也大大的影響了農村中學的發展。
二、農村初中教育改革策略
2.1鼓勵家庭教育,引導父母教育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不管是哪一句,都真真切切的體現了父母的孩子教育的重要性,這一點毫無懷疑。那么在父母本身文化水平欠缺的農村,孩子又怎么能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所以,正確引導父母對教育的認識,也是提高農村初中教育的一大籌碼。可是該如何去實施引導呢,以下方法供您參考:
首先,地方政府可以配合教育局把教育這個詞認認真真在村委會會議或鄉鎮會議上做出闡釋,成立農村家長教育學校,定期或不定期對家長進行培訓,使得這些家長、農民對教育有新的認識,對孩子讀書這個事情加以重視,可以多舉讀書效益的例子,農村生活艱難,所以大多數父母把讀書和賺錢養家糊口死死綁在一起,“投其所好”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家長們對讀書的認可。
其次,很多初中學生外出打工,根本原因無外乎是家庭經濟情況不好,那么政府可以就這一點上給學生支持,并把考大學后的資助政策落實到實處,明文規定,讓學生有著明確的目標,甚至還可以把資助面擴大到其他一流的大學,甚至是211及985工程這樣的大學院校。
2.2改善教師待遇,充分吸引師資
首先,急需解決的是農村交通,使得教師來回容易、學生上學容易,家長賺錢容易。道路,是致富之路,更是農村初中學生成長之路。其次,改善教師生活環境(主要是住宿、食堂、醫療等),逐步提高農村教師尤其是年輕特崗教師的待遇,留住老師,留住希望,吸引更多希望。再次,爭取教師課外活動多樣化,使教師在教學之余感受到農村初中課外生活的樂趣。此外,嘉獎是必要的,必須明確教師的嘉獎范圍,嘉獎項目,激發教師對教學工作的熱情,節日問候是必須的,禮輕人意重,禮,不一定是錢,禮物,或許只是學校管理者的組織,學生的一聲親切的問候,足以讓遠在她想的農村初中教師們感受到工作環境的溫暖。所以,應該改善教師待遇以充分吸引師資。與此同時,有必要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僅學生本身的心理健康重要,而為人師表的心理健康也更為重要,壓力來源于生活,對教師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的改善也是留住教師的一條光明道路。
2.3完善教學設施,提高教學環境
美麗的校園,充分的教學資源,絕對是吸引教師學生甚至是學生家長的一大法器,教育資源體現在教師隊伍、教育對象、教學設備及教學環境上,那么,只有有了完善的教學設施,有了好的教學環境,才能充分吸引教學對象和教師隊伍,然后,萬事俱備,只待東風,帶來好成績的問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制約農村初中教育發展的因素有家庭教育缺失的制約、師資力量薄弱的制約、教育教學設施落后的制約,只有不斷的改善農村初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使農村初中教育越辦越好,為我國的教育事業打好基礎。隨著“普十五”的實施,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很好的教育前景等著我們,農村初中一定會由量變的過程達到質的飛躍。作為教師本身的我們,要始終充滿這種正能量,引領新一代出生的太陽帶著夢想出發,向著光明前進。
參考文獻:
[1]劉培勝.農村初中生教學成績差的原因和對策[3].西江教育論叢,2014,(3).
[2]陳學.淺析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教學質量[J].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
[3]彭支敏.農村初中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黨建與思想教育,湖南師大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