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麗
摘 要:隨著我們國家農業生產經濟的迅猛發展,這與種子檢驗工作是分不開的。新形勢下種子檢驗工作已經成為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下農業生產建設雖取得了很大碩果,但從種子檢驗工作的現狀來看,仍存有漏洞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為了使農業生產繼續發展與壯大,發揮種子檢驗工作的最大價值,所以目前我們國家把種子檢驗工作看成是發展農業一項最重要的工作。文章重點就種子檢驗技術的現狀與展望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種子;檢驗技術;發展現狀;未來展望
引言
隨著我們國家經建設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成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的今天,農業生產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管是在祖國的任何一片土地上,到處都呈現著一片生機勃勃的農業生產跡象。當今隨著農業生產建設的迅猛發展與壯大,作為一名農業建設者,取得這樣的農業生產建設成果與種子檢驗工作是分不開的,所以新形勢下我們國家已經把農作物種子檢驗工作視為日常工作的一項主要工作。
1種子檢驗技術的發展現狀分析
1.1國際種子檢驗工作的發展與現狀
早在1924年,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TA)在英國劍橋成立,國際上有名的檢驗機構都把檢驗新技術放在突出地位,以提高檢驗水平來樹立檢驗機構的權威性。發達國家的檢驗設備先進,具有完整的精準檢驗技術;現代生物學技術如分子技術正用于種子檢驗;種子的健康檢查正在加強,ADGEN公司已研制了植物病害診斷試劑盒;遺傳修飾作物種子的檢驗工作受到極大的關注,1999年ISTA成立了遺傳修飾體(GMO)特別工作組,研究GMO種子的檢驗技術,發達國家的官方種子檢驗機構大多數都通過了ISTA認證。
1.2我國種子檢驗工作的發展與現狀
建國以前,種子檢驗工作是空白,建國后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種子檢驗工作得到了一定發展。“九五”以來,國家正式實施“種子工程”項目,將全國省級種子檢測中心列為項目建設的重點,并使用目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設備裝備種子純度測試室,各省的種子檢測中心具有與國際同類實驗室接近的水平。但與國際檢驗機構相比,我國種子質量檢驗體系、基礎設施仍需進一步加強建設,檢驗人員素質和檢驗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種子檢驗規程須盡快與國際接軌,只有在種子檢驗設備、人員素質、管理制度、環境條件等硬件和軟件上達到國際規范標準,才能滿足加入WTO種子進出口檢驗的需要。
2種子檢驗技術未來展望研究
種子事關農業生產,事關國民的經濟民生,不能隨意對待。種子檢驗技術對我國種子經濟行業具有重要意義。籽粒形態的鑒別目前還是比較粗糙的,除了實驗室檢驗外,技術人員的目測檢驗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利用可靠、簡便、經濟、高效的方法進行種子檢驗,一直是研究人員研究的課題。種子檢驗的項目居多,以下重點講述種子發芽率的檢驗:
2.1種子發芽率的含義
種子的發芽率在于種子的休眠時間的長短,種子休眠是指在適宜的環境下(包括陽光、溫度、水分和氧氣)具有正常活性的種子不能萌發的現象,某些熱帶植物并不需要休眠如龍腦,咖啡,油棕,菠蘿等,但是絕大多數植物都具有較強或較弱的休眠特征。木林植物具有較強的休眠特性,花卉、蔬果類等經濟作物也具有較強的休眠特性。種子休眠是植物適應自然環境而衍生的一種特性,然而對于農業的發展來說卻是一項威脅。農業上使用的種子必須通過休眠后才能發芽,由于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休眠時間,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措施結束種子的休眠狀態。一種植物的休眠狀態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解決,而有些植物種子的休眠是綜合性休眠,要采取復合型的方法,所以對于種子休眠的探索要不斷進行研究,分析不同種子休眠的特性,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處理種子的睡眠狀況。研究說明,種子的提前收取可以有效地阻止種子表皮的硬化程度,降低種子的休眠時間,同時提早收取種子可以阻止種子體內抑制種子生長化合物的形成,縮短種子的休眠時間,可是種子的提前收取亦有可能導致種子發芽的活性降低。由此可以說明詳細的種子休眠屬性的研究,對于處理種子的發芽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2.2種子引發技術對發芽率的影響
種子引發又稱之為滲透調節,是關于種子吸水速度和種子回干的處理技術。種子引發技術可以提高種子生命力的強度,提高種子在逆境中的存活能力,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成活力和成苗的整齊度,這項技術的應用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功,包括小麥、水稻和大麥等糧食作物;胡蘿卜、芹菜、卷心菜、甘藍、洋蔥、土豆、四季豆、南瓜、冬瓜、黃豆等經濟作物滴水觀音、雪葉蓮、白蓮等觀賞植物。美國還研發了轉基因植物,是種子研發領域的一大革新。種子引發的種類有很多,依據起引發的因素不同大致可以分為液體引發、水分引發、生物引發。溫度、濕度、水分、光照、種子生命力的強度都影響著種子的引發效果,而各種引發因素又相互聯系,不同品種之間種子的引發速率也不盡相同。因此,對不同植物采取的引發技術要進行詳細的研究,以確保種子引發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市場上的引發劑比較稀少,種類貧乏,價格昂貴,應用范圍狹窄。而鹽溶液和清水作為引發劑,價格較低,引發效果雖低于引發劑但是使用的前景廣闊。種子引發也是利弊同行的一項研究項目,雖然該方法提高了種子的發芽率,使得種子的生命性能得到改善。但是種子的壽命縮斷、抵抗疾病的耐力下降,這也是種子研發的一個重要課題。
2.3種子質量檢驗技術的現狀與展望
形態檢測、蛋白質電泳技術檢測、ABC分子標記檢測等都是種子真實性與品種純度檢測的方法,我國采取的是形態檢測法中的田間種植檢測法,該方法耗費的時間長,當季的種子需要等到下一季才能得到鑒定結果,這種方法往往延誤了新品種子的推廣,同時又占用大量的耕地,該植物的標記容易受到環境和遺傳基因的影響,所以我國的種子鑒定技術應不斷地更新完善,吸取外國經驗,例如加拿大采取蛋白質電泳技術,該方法簡單便捷,不用考慮環境和種子遺傳的影響。ABC分子標記檢測的優勢在于具有穩定的遺傳因子,使得種子的檢測能夠獲得完整的基因,所以我國應該加強分子技術的研究。
2.4種子健康測定的重要性
疾病是農業生產的一大危害,種子的健康監測可以確保種子的質量安全,控制疾病對農業造成危害。種子交易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已經在全世界進行了互換。不健康的種子作為疾病傳播的載體,在不同的區域引發了不同程度的危害。種子交易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問題,種子健康監測是解決該問題的唯一途徑。目前種子健康監測已經成為農業生產健康發展的必備措施,早期的種子健康測定主要應用的是田間種植檢驗方法,這種方法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費的時間長。目前國際上多采用抗生素來提高檢驗的效果,最先進的檢驗方法是血清檢驗。
結束語
綜上所述,種子檢驗工作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種子檢驗工作做得好壞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的好壞。現今的社會形勢下,要想提高和保證種子質量,就要重視并加強種子檢驗工作。我國要想農業生產要想獲得大豐收,首先就要保證農民購買到的種子是優質優良的,但這些都離不開種子檢驗工作的幫助與支持。本文只是對新形勢下種子檢驗工作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做了簡單分析,希望通過此文章的描述,對今后促進農業生產、有利于種子檢驗工作的順利開展有更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曾慶力.農作物種子檢驗技術的實踐應用探討[J].農技服務,2017,34(2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