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巖紅
摘 要:創新管理文化是現代企業制度下的一個重要指標和鮮明特征。成功的企業不僅需要認識目前的環境狀態,而且還要了解其發展方向,并能夠有意識地加以調整,選擇合適的企業管理文化以適應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依靠文化帶動生產力,從而提高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文化;創新管理;探索
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創新型技術人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從表象來看,
企業之間的競爭拼的是產品和服務,但從本質上看,最終還是人才的競爭。“優秀的企業造就優秀的人才,優秀的人才成就優秀的企業”,企業發展大計,員工教育為本。人才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源動力。中國石油煉化企業在長期的實踐中積淀了許多優良傳統、寶貴經驗和企業文化成果,應通過挖掘企業歷史底蘊,提煉核心價值理念和共同價值觀,要使企業文化在沉淀中繼承、在繼承中升華、在升華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牢固樹立“用一流人才創一流企業”人才觀。
為培養高素質拔尖人才,推動企業增產增效、快速發展,建設創新培訓管理模式,企業應在培訓上下功夫。建議改“培訓大講堂”為“員工上講臺”的方式,讓員工當教員,紛紛走上講臺講課,從而掀起學業務、講業務、提升工作能力與水平的高潮。深入開展以學習專業技術和業務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業務培訓;組織開展以學習崗位應知應會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技能培訓。通過“專業組織、分工落實、定期交流、齊學共進”的方式,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分專業,分層次,打造各級管理人員主動鉆研專業技術,操作人員苦練操作技巧,熟練掌握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良好氛圍。
二、創新干部隊伍建設機制,提升干部隊伍素質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未來一段時期黨的干部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黨的執政職能最終要落實到黨員干部尤其領導干部隊伍身上,他們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領導干部的企業的決策人,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因此新形勢下企業要發展,首先需要有過硬的領導干部隊伍。提高領導干部素質就成為了企業黨政不可或缺的一項長期工作。
企業黨委應將干部素質的提升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來抓。誠然,從總體上看,企業各級領導干部隊伍素質與企業管理的要求是相適應的。但為了防微杜漸,使領導干部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企業對干部隊伍建設機制進行應進行改革創新。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創新干部隊伍建設機制。一是積極開展“四好班子”創建活動,打造“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為主要內容的“四好”班子,增強“三種意識”和“五種能力”。二是廣泛開展黨員領導干部“六個一”支部創建活動,帶頭把班子建設成為引領企業發展的堅強領導集體,成為落實上級組織各項任務的實踐者和推動者。三是堅持每年對干部進行理論培訓,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的理論水平和駕馭全局工作的能力。
提升干部隊伍素質,還需建立健全企業的約束機制,尤其要有嚴格的監督體系。對經營管理層的監督體系應該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1)企業員工的民主監督。通過員工代表大會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通過工會對企業和經營管理層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2)黨組織對黨員企業經營管理層的紀律監督。企業黨組織除搞好自身建設,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外,還必須發揮其保證監督作用。
三、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模式,為企業發展提供思想
保證加強和創新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迫切需要,也是國有企業發揮黨組織政治優勢、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上指出,只有與時俱進,立足于不斷創新,激發思想政治工作活力,才能確保國有企業經營不偏離正確方向。企業應時刻將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鑄魂強基、凝神聚氣的主要途徑,不斷改進和創新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內在動力。一是用“四項機制”激發員工干事創業激情。即建立考核機制、獎懲機制、創新機制、競爭機制。通過建立經濟責任制考核,員工建立年度記分卡制考核,干部建立政治、業績考核強化干部員工的履職盡責意識;通過制定員工發現問題避免事故獎勵機制、發生責任事故處罰機制等,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制的引導作用和激勵作用;通過不斷技術攻關,企業增收節支,員工創效出彩、通過管理創新,優化工作流程,激發員工工作激情;通過推行干部公開競聘,建立良性競爭、競崗機制,讓干事創業者有舞臺、業績突出者上獎臺。二是用“共同愿景”激勵員工投身企業發展。組織制定企業發展的可行性藍圖,并積極謀劃企業規劃方案制定,確保實現企業績效最佳化和員工收入最大化的統一、實現員工當期幸福指數和未來信心指數的統一、企業創造經濟價值和員工實現人生價值的統一。三是用建立“四項標準化”提升員工職業素質素養。即人員素質標準化、設備設施標準化、崗位操作標準化、現場作業標準化。通過明晰責任、細化分工、建立規章、制定標準、監督檢查、嚴格考核、講評分析等管理流程,為企業的生產建設和長遠發展夯實管理基礎。四是用建設“四種環境”增強員工的幸福指數。和諧有序的內部環境、寬松互贏的外部環境、標準規范的工作環境、整潔優美的自然環境。實現內部環境分工明確、各司其責;外部環境實現與上下級溝通、協調到位;工作環境上實現“人人有專責,事事有人管,管理有標準,工作有檢查,檢查有考核,考核有講評”的“六有”管理定式;自然環境上著力打造整潔優美、賞心悅目的花園式工廠,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五是通過開展“困難員工幫扶救助”、“機關接待日”等載體,把思想教育做細做實,使員工時時刻刻都體會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贏得員工的信賴和認可。思想政治工作是常抓常新的事業,只有立足企業員工實際,不斷加強和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四、創建品牌文化,使員工積極快樂工作
在全球化競爭的今天,一個企業的軟實力的價值變得尤為重要。而所有軟實力中,品牌和文化的力量又是關鍵所在。品牌文化是一種無形資產,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與擴散力,就成為發展的動力。企業要立于長久不敗之地,必須要樹立符合自己廠情的、具有特色的品牌文化。
企業管理者應特別注重創新屬于自己企業的文化品牌,對企業員工從企業文化層面進行激勵和束縛。一是典型選樹重選優。通過“崗位明星”、“五型班組”等評選等活動,深入挖掘基層單位各類特點分明的典型,選樹各類典型感召,促進群體升輝,用員工身邊典型感染周圍人,使全廠員工學有標桿、做有榜樣,實現“亮一點”帶動“亮一片”的作用。二是企業宣傳平臺多層面、多角度。要在報紙、電視、廣播站、微信公眾號等宣傳平臺設有專題節目“黨建之聲”,搭建企業領導與機關部室、基層車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增強黨委工作的覆蓋面、時效性,展示內在文化張力。三是文體活動要豐富多彩。定期組織員工棋牌賽、乒乓球等球類比賽,開展員工趣味運動會等員工喜聞樂見的活動。組織開展文藝匯演。成立員工之家,投入使用各種健身器材設備,給員工創造溫馨愉悅的工作環境,使員工時刻能體會到家庭般的溫暖,快樂工作,幸福生活,逐步打造出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家園”文化。除此之外,還應通過開展合理化建議、優秀提案征集等活動,集中員工智慧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并對征集到的優秀建議給予獎勵,激發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品牌文化引領和推動企業快速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