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烽旭
摘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不應該相互割裂,而是應當有機結合。在新聞的獲取上,采用新媒體的方式,廣開言路,為普通人提供便捷的新聞爆料渠道,由專業人員對爆料的內容進行篩選,選取真實有價值的信息,在爆料人提供內容的基礎上,派出記者進行深度挖掘,經過編輯的再加工,通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及時發布。
關鍵詞:傳統新聞;新媒體;融合趨勢
文中提到的傳統媒體,是指報刊雜志、電視廣播,將像微博、微信等能夠自發產生新聞內容并傳播的平臺稱為新媒體。
十年前,iPhone第一代的發布,為移動互聯網的大潮拉開了序幕;如今,智能手機幾乎人手一部。在這十年間,無處不在的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傳統媒體在這場變革中逐漸被邊緣化,而新媒體卻蒸蒸日上,大有取而代之的趨勢。然而在筆者看來,新媒體不過是傳統新聞制作中的某些環節,借助現代科技,將其優勢最大化后的一種表現形式,并未脫離原有的新聞制作體系。新舊媒體的矛盾,實際上是新聞制作中某些適合借助現代科技的環節與其他原有環節之間效率的差異,由于每個環節都有其必要性,幾乎無法用消除低效率環節來解決這些矛盾。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將高效率環節融入體系,進而提升整體效率,以消除差異所帶來的矛盾,也就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一、新媒體的優勢
1.傳播速度快。以微博為例,一個突發新聞,從發生到成為微博上的一條消息,快的話只需要幾秒鐘,而且對發布者沒有任何專業技能上的要求,只要有一部能隨時接上網絡的手機即可。如果這條消息足夠吸引眼球,那么會有成千上萬的用戶主動轉發,讓傳播速度呈指數級增長,而這個過程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
2.人人皆可為。不同于傳統媒體,新聞的采集需要借助專業記者,新媒體為每個人提供了創作機會,只需一個手機,即可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篇圖文并茂的新聞報道。雖然這樣會因為作者水平不同導致稿件的質量參差不齊,但由此換來的新聞的廣度卻是傳統媒體望塵莫及的。
3.低廉的成本。在移動互聯網已經普及的當下,很多新聞的發布與傳播是新媒體用戶的自發行為,新媒體平臺并不需要對其付費,有些發布新聞的用戶甚至會向平臺付費,為了獲得更多人氣與關注,也就是俗稱的“網絡大V”或“自媒體”。這樣一來,對于平臺來說,新聞本身幾乎是沒有成本的,甚至能為自身帶來盈利。
二、傳統媒體的優勢
由于新媒體的優勢都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因此其優勢就是傳統媒體相對的劣勢。目前,傳統媒體的新聞制作流程大致如下:爆料或主動發現新聞事件一一記者采訪一一撰寫稿件一一由編輯對稿件進行審定和修改一一通過傳統媒體渠道發布新聞消息。在對比上述新媒體的優勢后,不難發現,傳統媒體的第一、二、三、五步相對于新媒體,都是毫無優勢的,但唯有第四步,在目前是難以被替代,卻又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關鍵的步驟可以說是媒體立足的根本: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適當性。
對于傳統媒體來說,用自身為其所發布的新聞背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因此在新聞真實性的甄別及立場選擇方面都是非常慎重、專業的。長此以往,讀者會對傳統媒體給予相當程度的信任,繼而在一些重要信息的獲取上,更多人會傾向于選擇傳統媒體。這也是為什么有些欺騙性較強的廣告會選擇傳統媒體,正是為了利用傳統媒體的公信力。
反觀新媒體,大多以提供平臺服務為主,自身并不對其上發布的新聞內容負責,這也就導致很多新聞的真實性堪憂。此外,由于新媒體平臺新聞的制作與發布者往往是個人,沒有受過正規的新聞制作培訓,導致其發布的新聞往往帶有濃厚的個人傾向,難以客觀展現新聞事實。同時,統一規范的缺失,也使得很多新聞發布者無視真實情況,以吸引注意力、提高人氣為目的,在標題與內容上極盡嘩眾取寵之事,偏離了媒體最根本的原則,讓新聞失去價值。
三、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對立統一
由此可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優劣都是相對而言的:
正是缺少了統一的審定和修改,新媒體才表現得更自由,才能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各抒己見,擴大了新聞的廣度。新聞的發布速度由于少了一道環節而變得快捷,而且整個制作流程里專業知識不再必需,因而帶來了成本的下降。
傳統媒體具有專業的新聞制作流程,犧牲了效率所帶來的,是嚴謹的內容和良好的社會公信力。由專業記者采集新聞固然在內容上有所取舍,成本也有所提高,但也保證了稿源的質量,以及內容的客觀性,更進一步提升傳統媒體整體的質量。
雖然看上去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對立無法調和,但如果將雙方的優勢整合到一起,統一到一個體系中,將新媒體的高效與傳統媒體的嚴謹要求、規范管理相結合,取長補短,在保證新聞質量的同時,實現整體運行效率的提升。
目前,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存在著另外一種媒體形式一一在這里稱之為新式傳統媒體。之所以如此稱呼,是由于這類文摘類媒體主要是整合傳統媒體內容,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傳播,如“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網絡媒體。這些媒體除了整合現有媒體的內容之外,自身也有專業記者編輯采寫發布新聞,但在流程上與傳統媒體無異。實際上,在過去幾年間,這些新式傳統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要遠大于新媒體,正是得益于其借助互聯網一一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便利與高效,這也正說明了通過改善工作環節提升整體效率具有可行性。
四、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設想
綜上所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不應該相互割裂,而是應當有機結合。在新聞的獲取上,采用新媒體的方式,廣開言路,為普通人提供便捷的新聞爆料渠道,由專業人員對爆料的內容進行篩選,選取真實有價值的信息,在爆料人提供內容的基礎上,派出記者進行深度挖掘,經過編輯的再加工,通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及時發布。這樣一來,既可以拓寬新聞的廣度與及時性,又能保證稿件的深度與專業性,而多種渠道的并行發布,即有新媒體的及時性與高傳播度,又有傳統媒體形式,保證網絡用戶之外的人群也能在第一時間獲取新聞信息。這樣的融合形式,比傳統媒體更高效,比新媒體更可靠,相較于新式傳統媒體也增加了新聞來源與受眾的廣度,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媒體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