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467000)麻真 陳亞利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產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剖宮產產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產婦精神狀態良好;屬于初產婦;有胎兒窘迫、產程遲滯、胎兒過大情況;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損壞;無藥物過敏史、手術史。依隨護理模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常規產科護理)與觀察組(精細化護理模式),對照組43例產婦,年齡19~39歲,平均年齡為(34.86±2.11)歲;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21±1.02)周;體重43~62kg,平均體重(52.30±2.51)kg。觀察組43例產婦,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為(34.96±2.75)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6±1.48)周;體重42~62kg,平均體重(52.14±2.75)kg。對比兩組產婦的年齡、體重等信息,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產婦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則采取精細化護理模式,包括:①心理護理:向產婦介紹剖宮產術的專業知識、治療效果、手術流程及注意事項,減少對手術的恐懼感;主動與產婦交流,多用鼓勵、安慰方式減緩產婦不良心理;鼓勵家屬多與產婦溝通,增強其自信心,保持積極樂觀的治療心態。②飲食護理:術前指導產婦多食用富含高蛋白、高纖維等食物;術后遵醫囑制定飲食計劃,食用易消化食物,多吃雞蛋、水果、瘦肉等富含維生素食物,禁止油炸、煙熏類食品的攝入。需要注意的是,產婦腹脹排氣前嚴禁食用產氣多的食品,排氣后便可與正常產婦安排飲食。③術后護理:鼓勵產婦麻醉藥效消失后多走動,運動量不宜過多,控制好時間;可遵照醫囑給予產婦止痛藥口服、杜冷丁注射;提醒產婦傷口發癢時不可亂抓,防止出現感染化濃,若傷口疼痛且有發硬,應及時采取措施治療;向產婦講述母乳喂養的優點,教導并使其掌握母乳喂養的正確方法;為產婦熱敷、按摩乳房,預防發生乳房脹痛、乳房炎等情況。
附表 比較兩組產婦各項手術指標及護理質量評分(±s)

附表 比較兩組產婦各項手術指標及護理質量評分(±s)
手術時間(m i n) 切皮到胎兒娩出時間(m i n) 術后排氣時間(h)組別 手術指標 護理質量評分(分)對照組(4 3例) 5 7.6 2±5.2 1 1 3.2 0±2.3 5 2 3.5 6±2.5 5 8 0.2 1±3.1 1觀察組(4 3例) 4 9.2 3±4.1 1 6.5 0±0.7 9 1 2.3 2±2.0 1 9 7.2 4±2.5 6 t 3.1 2 5.6 2 8.5 4 1 0.5 8 P<0.0 5 <0.0 5 <0.0 5 <0.0 5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產婦的各項手術指標(手術時間、切皮到胎兒娩出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自制護理質量量表對護理人員的服務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此次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s)t檢驗,計數資料(%)x2檢驗,若檢驗結果為P<0.05,說明組間差異顯著。
干預后,對照組產婦的手術時間、切皮到胎兒娩出時間以及術后排氣時間均長于觀察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護理質量評分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附表。
精細化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關注產婦身體,還需注意其周圍環境、心理狀態等因素,將產婦視為一個整體進行對待,提供全方位、最佳的護理服務[1]。本文采用的精細化護理模式主要分為心理護理、飲食護理以及術后護理。通過手術知識講解、溝通交流等心理護理措施可消除產婦因手術產生的緊張、不安、恐懼情緒,增強治療的信心;科學的飲食護理不僅可為產婦術中儲存充足的能量,還可縮短術后的排氣時間,為受損的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支持,加快康復進程[2]。而術后的行為指導可加快產婦子宮的收縮,促進傷口早日愈合;術后的疼痛護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產婦疼痛程度,保持傷口整潔;哺乳護理措施可改善產婦產后母乳喂養情況,使其早期泌乳。如研究結果所示,觀察組干預后的各項手術指標較對照組均更優,P<0.05,各組數據對比差異明顯;觀察組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7.24±2.56)分,對照組為(80.21±3.11)分,觀察組明顯更高(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精細化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康復及產婦護理質量均有顯著的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