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馳
摘 要: 在我國高職院校發展迅速的形勢下,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獲得大的提升,也出現了外教聘用的現象,對此要加以重視和關注。考慮到高職院校聘用外教的時間不長、經驗不足的問題,必須思考和探索與高職院校教學實際相適宜的外教聘用管理措施,有效利用外教資源,更好地推動高職院校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外教 聘用管理
隨著我國高職院校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外籍教師和外國專家從事高職院校教育事業,成為支持和推動高職院校教育的重要力量,較好地推動了高職院校教育方法和理念的更新。對此,要積極思考與高職院校相適宜的外教聘用管理辦法,充分有效地利用外教資源,凸顯外教的教學影響和地位,更好地提升高職院校外教聘用管理效益。
一、一些高職院校外教聘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外教聘用的質量良莠不齊。
由于外教經費投入、對外合作交流水平、學生基礎等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在外教聘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難以產生對外教的足夠吸引力,限制高職院校聘用外教的渠道。因此,高職院校只得采用降低聘用標準的方式聘請外教,部分外教在實際教學能力、教學工作經驗等方面存在單調刻板、工作隨意缺乏責任心等問題,導致高職院校外教質量良莠不齊,難以充分發揮外教資源的優勢和價值。
2.外教管理粗放,聘用效益較低。
高職院校對于外教的聘用管理顯得較為粗放,由于對外教聘用的時間不長、缺乏足夠的外教聘用和管理經驗,導致各部門缺乏系統、協同化的外教聘用溝通和交流,在職責分工、人員調配等方面存在缺陷。同時,對于外教的聘用管理較為簡單,沒有將外教的教學、生活、證件、安全、應急等方面的管理納入其中,缺乏全面、合理的評估和考核,無法給予外教及時、有效的幫助和指導,導致外教的積極主動性下降,降低外教聘用的效益。
3.缺乏對外教的人文關懷。
進入高職院校教學的外教出于各種原因表現出流動性強的現象,或者出于體驗中國風情,或者是自身健康狀態的影響等因素,通常無法長期留華執教,加之高職院校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外教必須付出極大的精力和時間備課,存在付出和收入不相抵的問題。同時,由于受到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制約和影響,導致外教在工作期間的信息溝通不暢,產生不必要的分歧和誤解。
二、加強高職院校外教聘用管理的措施
1.加強高職院校外教的聘用管理。
(1)完善高職院校外教管理制度及外事人員工作制度。要建立和完善高職院校外教管理責任制度,使外教聘用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特點,全面落實外教的教學、生活、證件、安全、應急等管理制度,使之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強各部門的協調與溝通。為了避免外教管理責任分工不夠明晰的問題,各相關部門要以政策性和業務性為原則,加強工作上的協調和溝通,履行自身的職能。具體來說,外事分管領導負責對外教聘用管理的統籌協調,對于重大問題進行協調解決;外事部門重點負責外教的聘用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教學部門重點開展對外教的日常教學管理與協調工作;后勤部門要關注對外教的生活供給與管理等工作,各部門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使外教聘用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較好地提升外教聘用管理的效益。
(3)加強對外教聘用合同的管理。外教聘用合同是高職院校與外教之間建立聘用關系的依據和約束性文件,是考核評估的重要依據,要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需求,謹慎嚴密地訂立外教聘用合同,并對合同條款進行適當的補充和細化,明確規定外教的工作職責,如:周課時數、教案撰寫與編制、教研活動的開展等,并要在合同中體現外教的薪酬待遇、其他福利待遇、違反合同的責任、爭議解決流程和辦法等,對于新出現的問題要增添補充協議進行規定,務必做到合同的嚴謹和規范性。
(4)建立并完善外教檔案。高職院校外事部門要負責做好外教的檔案歸口管理,以紙質檔案、電子檔案并行管理的方式,全面采集、整理外教的個人信息、教學安排、考核評估等內容,使之完整、齊備而真實。同時,可以充分發揮外教檔案的現實利用價值,使之成為教學部門考量外教的教學效益的聘用參考和依據。
2.拓寬外教聘用渠道,提升外教聘用質量。
高職院校因自身的經費投入有限、對外合作交流參與相對較少,因而對于優秀外教人員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難以聘請到歐美國家語音純正的外教,影響到高職院校外教聘用的質量,為此,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拓寬外教聘用渠道。現有的高職院校外教聘用渠道相對單一、狹窄,存在外教聘用信息流通不暢等問題,一般采用國內中介推薦、以老推新等方式聘用外教,難以獲取優秀的外教資源。因此,可以拓寬高職院校的外教聘用渠道,與外教聘用管理效果顯著的院校進行交流和溝通,借鑒和參考其外教聘用經驗,還可以與外專人員密集的單位獲得聯系,進行相互之間的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另外,還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宣傳,擴大高職院校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吸引優秀外教人員進入其中。
(2)嚴把外教聘用質量關。避免“為聘外教而聘外教”的片面性認知和理解,對外教進行嚴格的考核,包括學歷審查、外語教學資格審查、人品及職業道德審查等內容,以《高等學校聘請外國文教專家和外籍教師的規定》為考核制度依據,全面審核外教的工作表現、身心狀況、無犯罪記錄證明等,以面試、試講等方式考查外教的教學能力。
3.加強外教的教學管理。
(1)注重外教的入職培訓。要充分考慮外教來華執教的生活習慣、工作環境等因素,注重對外教的入職培訓,包括:安排外教接送及住宿;中外文化差異注意事項介紹;校園設施及規章制度;行業標準等,更好地幫助外教迅速進入狀態,熟悉高職院校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充分體現外教的教學效益。
(2)加強對外教的考核評估。對于外教的執教情況、執教效果要進行有效、合理的考核和評估,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考核評估方式,如:教學檢查、教學督導小組抽查、專業教師旁聽、調查問卷等,全面把握和了解外教的執教情況,為教學計劃和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和參考,并使之成為外教續聘、解聘、加薪的參考,更好地提高外教執教的質量,高效利用外教教育資源。
(3)發揮合作教師的作用。為了充分發揮外教的教學效益,可以為外教配備合作教師,使之成為外教的協助者、合作者、監控者,關注外教的執教狀態,對于外教的教學、生活進行密切的監控和檢查,使外教盡快融入高職院校教學氛圍中。
(4)開辟第二課堂教學。可以借助外教的專業特點和優勢,積極開辟第二課堂教學,以專題學術講座、選修課程的開設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學習活動,更好地促進學生與外教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強師生之間的相互適應性和專業教學效果。另外,還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如:外文歌曲競賽、口語競賽、微課制作等,充分利用外教資源,讓外教擔當相關活動的評委和指導。
4.加強對外教的生活管理。
(1)注重對外教的人文關懷。要避免外教在高職院校教學期間的“水土不服”現象,注重和滲透對外教的人文關懷,基于外教管理條例和融洽情感的前提,對外教的個人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文化風俗給予充分的尊重,并適時給予關懷,使外教體會到學校對自己的關心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外教工作中,較好地增強工作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還可以利用各種大型活動,如:新年晚會、教師節活動、運動會等,邀請外教參與或擔任評委,感覺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和歸屬意識。
(2)建立并完善激勵機制。為了保證外教在高職院校教學的穩定性,要采用適當的獎勵機制,從物質、精神等方面吸引和調動外教,使優秀的外教獲得獎金、獎品、“優秀外教”稱號,還可以提供續聘優厚待遇的方式吸引外教,增強外教對高職院校的歸屬感意識,增強外教人員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聘請外籍教師是時代的必然趨勢,順應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的潮流,為此,要全面分析高職院校外教聘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的特點,探索加強外教聘用管理的多樣化舉措,充分利用和突顯外教的資源優勢,增強外教隊伍的穩定性,使之成為推動高職院校教學、科研發展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周穎.高校外專外教聘任管理:問題與對策——以福建師范大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01).
[2]陳劍鋒.對高職院校外教聘用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兒童發展研究,2014(04).
[3]陳傳忠.淺談做好高校外專外教的聘請和管理工作——以廣西師范學院為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03).
[4]黃素芹.高職院校師資建設中的問題與改進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