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華
英語是中學生要學習的另一種語言,其作用仍然是一種交際工具。缺乏原生土壤的中國課堂上的英語,如何才能讓初中生學好、愛講,成為教育者不斷實踐和探究的重要命題。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注重教法的新穎性,讓學生能從英語學習中感受到語言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從創設的真實情境中實踐并體會到英語的真實運用,從滲透西方特色文化中趣味橫生,樂而知之、行之。教師只有將學生作為英語課堂的主角,通過各種方式的巧妙運
用,讓學生能夠生出“情味、真味、趣味”的內在心靈共鳴,其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才會被催發,形成良性循環的學習模式,初中英語課堂才能夠葆有生機和活力。
一、拉近距離品情味
相對于本土漢語的親切感,英語并非本土語言,學生對其產生陌生感是一種正常的反應。如何拉近學生與英語的距離,讓學生也能夠對英語從陌生到熟悉并產生親切感呢?教師結合課堂內容,利用學生的日常認知,通過英漢對比,轉移、釋放、投注情感,實現情感認知。例如七年級上冊 Unit 4 Section b,這節課主要內容是利用方位介詞準確表達物品的位置。課文通過簡單的對話方式:Where is+單數名詞?Its +方位,Where are+復數名詞?They are +方位,教會學生對物品位置及其關系用英語準確表達。怎樣才能引領學生理解和掌握、認知和運用這部分內容呢?教師首先用多媒體制作課件,播放生活物品擺放位置的不同圖片,與課文內容一一對應,形象直觀的畫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啟動學生調動生活經驗理解英語表述,成功實現學生的情感轉移。在書包、雜志、鑰匙的擺放上,教師還打亂位置設計物品擺放的畫面,教師問:Where are the books?根據多媒體播放的畫面,學生觀察發現一些書放在了椅子下面,通過對生活日常的認知,學生調動情感,認為更為美觀和舒適的擺放應該是怎樣的,教師鼓勵小組成員相互用英語進行簡單對話。生生之間不僅通過自我情感認知,融會貫通英語與漢語的表達,還理解和鞏固了介詞in,on,under,
behind等的正確運用。學生對英語介詞的運用產生了親切感,掌握了這些介詞的意義以及正確的使用方法。
二、創設情境品真味
教師結合授課內容,通過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從境中產生真實的體驗,從體驗中獲取品味運用英語的真味,即形成真實的語感。如在關于時態have/has been to與 have/has gone to的區分,單純的累述非但起不到效果,還容易造成學生聽課的疲倦感。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從真實情境中體驗感知,最終熟練區分have/has been to與 have/has gone to,教師設計了一個“國外游”的情境,精心布置教室,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墻面上分別貼上代表國家名稱的England,America,New Zealand,France,Canada 等單詞卡片,先讓一名學生做示范,自行選擇想去旅游的國家,學生選擇了France,此時,教師用英語說道,She has gone to France.當這名女學生回到自己的座位,教師說道,She has been to England.隨后,教師讓學生兩兩合作,一人選擇旅游國家,一人根據旅游位置、回到原地用準確的時態介紹。在這樣的真實語境的練習下,學生不僅體驗和感知了真實的情境,還明白了兩種時態如何正確區分運用。
三、寓教于樂品趣味
在英語教學中,只有調動學生的興趣才能催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一種具有強烈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在時態教學中,一些教師通過提供單詞,讓學生根據單詞進行故事的連接和續編,學生饒有興趣根據單詞串編英語小故事,不僅從創編故事的過程中體驗到趣味,還學會各個單詞在不同時態下的用法。如進行過去時教學時,教師在黑板上大大注明話題——RoseYesterday,提供的動詞單詞有:ring,hear,get,brush,wash,eat,back,go,begin,study,listen,do,play,came等,接著教師說出故事開頭The bell rang yesterday,Rose heard the bell...,緊接著教師讓學生運用所給動詞的過去時續編RoseYesterday這個故事。學生的興趣被點燃,認真看懂所給出的動詞,積極續編故事。將游戲形式運用到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品味到趣味,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變得求知欲望強烈,并能夠按照游戲要求正確運用英語單詞、句型等。學習了there be句型后,教師就地取材,提出There are those things in the classroom,can you say something?讓小組之間進行競賽,看哪一組說得多、說得正確,學生的激情被點燃,覺得趣味多多,個個搶著回答,在教師的肯定和鼓勵下,學生學會了there be句型正確運用的語法知識。
總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角是學生,只有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巧妙設計去品嘗情味、真味和趣味,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會越來越高漲,才能實現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英語文化素養。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