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素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評價已成為教學手段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好的評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上課的激情,引導學生學習方向,教師好的評價也有利促進學生學習自信心。因此,教師有效的評價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從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回答的評價入手,探討分析教師的評價技巧。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回答;教師評價;技巧
評價是一門語言藝術,在小學課堂上,老師好與壞的評價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會在他們的心靈上劃上印跡,因此教師的評價是需要經過深思、通過技巧來說出的,讓小學生通過教師的評價更對學習抱有興趣、抱有信心,積極地推動學生學習。
一、激勵表揚式評價
小學生處于對外來的人和事具有強烈認知力的時候,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與對學生的贊同認知、厭惡情緒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待這堂課、這個教師的認知情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一般在課堂上對學生采用激勵表揚式評價,對此進行鼓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回答問題只需要老師進行認可的,比如當學生朗讀課文很好時,老師可給予非常肯定的回答,例如棒極了,讀得很好,咬字清晰、再接再厲等鼓勵性、肯定性語句,當學生朗讀課文因緊張或一些別的原因而讀得不好時,教師切忌露出不耐煩、不高興的表情,而讓學生傷心,而是應對學生進行語句和眼神上的鼓勵,對學生給予鼓勵性回答,例如“讀得還行,聲音很好聽,有一些緊張,下次會讀得更好,放輕松點”這樣鼓勵的語句,再配上老師的一些鼓勵的手勢,對學生來說是極大的認可,能緩解學生讀得不好的緊張心理,提高學生的自信。
二、客觀原則式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對學生一味地贊美與認可,要具有原則性,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回答,若是一直在認同學生,沒有及時指出學生的錯誤,是對學生不負責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要秉承負責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錯誤與不好的地方提出來,用批判性的語言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但是批判性語言的運用也是有技巧的,它不同于老師的一味叫好,也不同與老師嚴厲的批判拒絕,它是用一種溫和性的批判語言讓學生感到自己的錯誤,并不損害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學生做題做錯了,老師可以說“你這道題做錯了,看看錯在哪里了,再仔細地做一下,你一定可以的”;在學生朗讀不好時,老師可以說“這遍讀得不怎么好,課下多讀幾遍,你一定能讀好的”類似這樣的話語與一味地對學生無原則性的拍手叫好是兩種不同的發(fā)展。老師在小學生心里是正確的存在,所以老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看清自己的優(yōu)缺點,在學習上獲得更進一步的發(fā)展。
三、語言藝術多樣化評價
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對學生所認可鼓勵的話就是翻來覆去的那幾句“你好棒”“讀得真好”這些,需要進行語言藝術多樣化的評價,讓學生不要產生“聽覺疲勞”,喪失了對教師肯定詞語的興奮感,由于小學生還處于童年時期,不懂得教師所說的一些大道理、大知識,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具有孩子童趣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感,使學生敞開心扉接納老師的教誨,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習一篇童話故事,老師讓學生進行角色扮讀,當學生讀得非常精彩時,老師微笑的拍手叫好“讀得真好,不僅聲音好聽,而且把感情投入了其中,讀得老師都進入童話里了”;當學生讀得不好時,老師可以說“雖然讀得不那么精彩,但是你的聲音非常洪亮,非常動耳,讓老師真喜歡你”。這樣的朗讀就會讓學生激起對讀課文的激情,讓學生在課堂上輕松愉悅地感覺到語文課堂的美好魅力,把學生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教師和學生共同感到身心愉悅。
四、肢體語言評價
肢體語言有時會比口頭語言上的認可有用,它對學生的認可通過肢體上的接觸而傳達到學生的心里,驅散了學生心里面隱藏的自卑與不安。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當學生回答不好,可以摸摸小學生的頭,給小學生傳遞身體上的支持,當學生回答完美時,可以向學生豎起大拇指,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教師對他的認同。
五、平和寬松式評價
平和寬松式評價會讓語文課堂上形成松而不失規(guī)矩的課堂氛圍。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蠋熞獙W生說:“老師并不是萬能的,我們要共同學習進步,有時老師還要向你們學習呢”,尊重學生,讓學生處于與教師同樣重要的位置上,提升學生的親切感,例如有個小學生的作文寫得好,老師可以謄抄到自己的筆記本上,并對學生予以肯定,做到以身作則,用平和寬松的評價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綜上所述,課堂評價語言對學生與教師是多么重要的存在,對于學生來說,老師的一個手勢、一句話語都是對學生包含著情感的評價表達,因此,語文教師要掌握好課堂上的評價語言技巧,讓學生充滿對學習的激情。
參考文獻:
[1]張磊.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五須”思考[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12).
[2]單小媚.如何提高語文作業(yè)評價的有效性[J].閱讀與鑒賞(下旬),2011(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