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玉球
摘要:世界萬物在變,對學生的教育方式方法也該與時俱進,教師應摒棄過去灌輸式教育與高高在上的嚴厲批評,取而代之的是師生平等對話。只有平等對話,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的情感和老師的教育產生共鳴,促進學生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
關鍵詞:農村初中;對話;德育模式
我所在的學校地處粵北山區,經濟比較落后,據統計,我校近70%學生是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父母監管與關愛,多數學生的思想行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已是我校迫在眉睫的任務!為此,我校開展了關于對話德育課題研究,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2013年5月我校課題《山區農村中學對話德育模式的實踐與研究》獲得省教育廳批準立項。作為主管德育工作副主任,成為該課題組成員,現將我校德育對話模式的一些做法與同行相互交流。
一、班級管理融入對話,提高思想認識
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包羅萬象,工作方式多樣化。我們學校主張班主任構建對話德育模式,通過對話,走進學生心靈,取得學生信任,讓學生把心靈深處的話說出來,從而找到問題所在,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我校是山區農村中學,近70%的留守兒童,家里人監管不到位,上學遲到的學生很多?,F在的學生罵不得,更打不得,吃軟不吃硬,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我們通過召開班主任會議,共同研究策略。經過研究,我們摒棄了以前嚴厲批評教育,采用了談心式的教育。通過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耐心引導,讓學生意識到遲到本身的錯誤,認識到養成良好習慣是終身受益的道理,力求從他人教育轉變為自我教育。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通過師生面對面交流、看圖片或視頻與學生進行討論等方式,不僅便于學生接受,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
二、主題活動融入對話,提高德育效果
教育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開展各種主題活動是實現這個目的的必要措施。學生品德修養的提高離不開實踐活動,離不開在活動中師生之間的對話。在開展節日活動、安全主題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禁毒教育活動、學雷鋒教育活動等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并不停留在看幾幅圖片或幾個視頻上,而在看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求班主任適當講解與引導,與學生進行討論;其次要求學生寫觀后感或心得體會,進行二次對話,不斷強化主題教育效果,不斷糾正學生在活動中認識上的偏差。自從實施了對話德育模式,我校校風有了極大的好轉,我校學生思想表現好,積極向上,遵紀守法,多年來學生犯罪率為零,沒有出現重大德育問題。
三、學科教學融入對話,拓展德育時空
學科教學不僅僅在于傳授知識,培養學科技能,還在于結合學科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思品、語文、地理、歷史等學科充滿了思想性強的知識。因此,我校明確科任教師也是學生德育的施行者。要求各學科教師在備課中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思想教育素材,創造性地把講課內容與社會、與生活、與個人結合起來,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品行教育,通過教師的講解、引導、啟發、引申等方式滲透德育。例如,在一次思品教師上公開課中,該教師在講述“科學發展觀”專題時,向學生拋出幾個問題:我們身邊有哪些經濟社會發展不科學的現象?我們作為一名中學生該如何做?學生很快就說到附近養豬場亂排放污水糞便等現象,并說出了自己該如何做的想法。然后教師做了進一步的明確:發展既要注重經濟效益,又要注重環境保護,這樣的發展才是科學的。
四、現代手段助力德育,促進家校對話
對學生的教育涉及到學校、社會與家庭,可以說是全方位的,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支持。因此我們要求各班創建一個班級微信群,一個班級QQ群,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傾聽家長的聲音,也及時把學生的學科學習情況、學生的課堂表現等告知家長,共同教育。各教師上網搜集關于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學科學習方法等資料發送給家長,轉變農村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例如,結合當今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我校組織家長陪同小孩,開展了以“讀書是個人的希望,讀書是家庭的希望,讀書是國家的希望”為主題的前途理想教育活動。從微信群、QQ群反饋的信息來看,百分之百的家長都積極發言,都認為這是一次很及時又很有價值的教育。充分利用微信群等現代化教育媒介,注重了學校與家長溝通,可以收集到家長的意見,可以及時明確存在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加強家校對話、教師與家長對話,可增強教育合力,共同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總之,任何德育教育,都離不開對話,離不開深入的對話。只要構建對話德育模式,家校之間、師生之間共同溝通,共同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就能“對癥下藥”,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