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
摘要: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信息和娛樂的主要手段之一。對于中學生,閱讀是英語聽、說、讀、寫中最重要的一種,更是提高英語語言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中學英語教師十分注重閱讀教學,而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探討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這也一直是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主攻方向。
關鍵詞:中學英語,英語閱讀,閱讀教學
一、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重要性
1.英語閱讀可以激發英語的學習興趣。在英語一開始的學習中,我們會受限于詞匯量的不足,閱讀是積累詞匯量的重要途徑,隨著英語閱讀量的不斷提升,我們不在受限于詞匯量與句意表達,從書本中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學哲學、宗教、科技等,開闊眼界,激發我們學習英語、了解世界宇宙的興趣;閱讀又是提升英語的有效手段,隨著英語學習的進步,我們就會在大量閱讀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成就,進一步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2.閱讀可以提高英語的聽說寫能力。閱讀能力是發展其它三門能力的基礎,我們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一方面可以積累大量詞匯、優美的格言警句、固定表達、習慣用語、修辭常識等,提高聽說水平;另一方面,在把握文章整體框架結構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有意識地模仿作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等寫作技能,全面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3.閱讀可以有效提高英語成績。從應試的角度來看,英語閱讀在考試題中占據著重要的比重。我們知道英語閱讀能力不僅是對我們閱讀速度的要求,而且也重在考查我們對文章的理解深度,面對文章體裁的日益變化與豐富,要想獲得較好的分數,加大英語閱讀量是必要的。
二、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模式單一。部分英語任課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卻并沒有真正的參與其中,不能主動發現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課堂上氣氛不夠活躍,教師仍然在教學活動中占據主體地位,無法拋棄傳統外語教學模式,有的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時間,直接向學生呈現了知識的現成答案或者告訴學生如何去解決問題,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2.忽視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對于學生的學習意識而言,其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注重系統性的形成過程,一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認為通過課外資料、閱讀能力以及閱讀水平的提升進行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測試只是進行簡單的答案公布。在這種教學背景下,雖然實現了學生英語閱讀的訓練,但是卻沒有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制約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3.對英語整體閱讀重視不足。有不少教師將語言知識等同于詞匯和語法知識,只專注于講解和幫助學生練習一些孤立的詞匯、短語和句型,很少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所教學的語言點在具體語篇中的特殊意義與作用,更少從課文的宏觀結構上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其語篇知識。盡管有的教師也在嘗試借鑒語文教師的做法,幫助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分段并歸納各部分的中心思想等,但很少有人將課文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各段落對表達文章主題所起的作用、各段落之間的邏輯關聯,以及文章中的形式銜接手段和內在連貫之間的關系,思考語篇形式與意義、語篇結構與內涵的關系等。
三、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與措施
1.創新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在現階段中學英語閱讀課程教學過程中,其出現的最大誤區就是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對學生應試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這種教育現狀是較為不合理的。針對這種現狀,需要將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合理優化,將學生語言素養的提升作為基礎,激發學生的語言素養。而且,教學人員也需要及時轉變原有的教育觀念,通過閱讀課程體系的穩定提升,需要為學生閱讀技巧以及信息能力的提升提供穩定支持。
2.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升學壓力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其核心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通過教學與考試的結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測試的過程,可以采用“看題、讀文章、做題”的形式,進行閱讀素養的優化,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在文章教學完成之后,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測試結果的分析,對學生的閱讀意識進行合理調整,實現教學課程項目的有效引導。
3.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尤其是復雜思維能力的發展,既是理解的先決條件又是閱讀的成果。因而,關注學生的理解過程和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復雜思維能力應該成為我國中學英語閱教學的首要任務。唯有如此,閱讀教學才能在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發展思維、促進心智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那些以識字教學和信息獲取為目的的做法有悖于閱讀教學的初衷。
參考文獻:
[1]孫曉燕.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研究,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