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華
【摘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并且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在這一階段,我們需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其培養起嚴謹的學科思維,促進其均衡發展。朗讀在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盡可能的讓學生多讀,加強朗讀訓練,進而引導學生發現語文教學的魅力。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能夠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下文中筆者結合日常工作經驗,對此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朗讀訓練;強化
日常教學中,一線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朗讀的重要性,要適時的利用朗讀來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確保朗讀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真正從學生出發展開朗讀教學,要正確認識當前小學語文朗讀訓練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完善這部分工作。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的重要性
1、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朗讀是一個聯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各項能力都能夠得到鍛煉。綜合相關數據分析,小學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階段。教師如果能夠利用現有的教材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就能夠引導學生直觀的感受到語言的魅力,讓其準確了解語言的表達方式。對學生來說,在朗讀過程中他們能夠強化字音以及字形的記憶,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讀正確,他們的語言能力自然也會提高。
2、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以及審美能力
朗讀絕不僅只是嘴巴的發音活動,其中包含著一系列的思維以及情感活動,因此朗讀訓練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鍛煉其在這方面的能力。小學生正處在生理以及心理快速成熟的關鍵時期,所以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鍛煉對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教師應該把自身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融入閱讀訓練中,以此來引導學生將個人感情投入到文本內容的解讀之中,從根本上培養起他們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進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
1、糾正學生的發音
對一線小學語文教師來說,糾正學生的發音是日常教學中的一大難題,是其所必須要重視的一部分工作。新修訂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已經將保證發音的正確性列為了“頭號”教學目標,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1】這時就需要充分發揮朗讀的作用,在朗讀訓練中,糾正學生的發音是保證其朗讀連貫、正確的基礎,而借助于朗讀,教師也能夠準確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掌握正確的朗讀習慣,更會熟悉漢語的發音技巧。
2、激發學生對于朗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起學生對于朗讀的興趣,學生也就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朗讀之中。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通過以下技巧激發起學生的興趣:首先選擇一位音色較好,發音較準的同學進行范讀,現在小學生的表現欲望普遍較強,所以只要教師適時的引導,在一位同學的帶領之下就能夠形成良好的朗讀氛圍。當學生爭著要進行朗讀時,教師還應該對學生們的積極性進行肯定,更應該對學生的表現作出最客觀的評價,這能夠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其次朗讀訓練中學生興趣的激發也可以嘗試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完成,集中給學生播放一些優秀的朗讀音頻,讓他們明白彼此之間的差距,這也能夠增加朗讀訓練的趣味性。當學生朗讀時適當播放一些背景音樂,也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角色,從而引導他們用自己的聲音展示出文本的主旨。
3、讓學生讀流利
現行的教材已經經過了不斷修改,其中每篇課文都能夠作為訓練學生語言以及文字篇章結構的素材。需要注意的是,讀流利并不等于快速閱讀,朗讀的速度也應該適度,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對文章的內容和框架有一個大致的把握,能夠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思想。朗讀訓練中,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正確的朗讀技巧,讓他們懂得閱讀時應該眼到、心到。
此外,要想讓學生讀流利,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掃清閱讀訓練中的難點。首先意義深刻的句子學生不容易理解,所以理解障礙是教師首先需要應對的難點。其次小學生在長短句的理解上也存在很多問題,故而教師需要對此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以上對降低學生的朗讀難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結】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借助于朗讀,能夠讓學生準確理解文章的內涵,把握作者的情感。組織朗讀訓練,教給學生正確的朗讀技巧,是保障朗讀效果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有諸多問題需要落實。上文中筆者結合日常工作經驗,對此類問題進行了總結,旨在對相關工作的落實帶來一定的思考。
【參考文獻】
[1]李燕連.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加強朗讀訓練[J]. 廣西教育,2017,(21):8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