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英
【摘要】:學前教育是促進幼兒個性成長的重要載體,良好的學前教育可以充分尊重幼兒的個性需要,可以根據幼兒的個性特征安排針對性的訓練內容,從而達到以尊重幼兒差異,有序促進幼兒個性思維成長的目標。
【關鍵詞】:幼兒 個性特征 學前教育
本文從學前教育與幼兒個性的關系出發,探討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成長的價值,總結學前教育培養幼兒個性的具體策略,從而達到促進幼兒個性成長目標。
1.學前教育與幼兒個性發展的關系
1.1學前教育是幼兒個性培養的基礎
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個性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段,學前教育也是終身教育的基礎,必要的學前教育活動順應了幼兒身心發展的需求,奠定了幼兒未來成長發展的基礎。通過學前教育可以融合遺傳因素與幼兒家庭教育的影響。通過學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與多方面的思維認知實踐活動,可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可以提高幼兒的想象力、認知力等關鍵因素,從而達到培養幼兒的個性特征,促進幼兒個性良好發展的目標。
1.2幼兒個性特征決定學前教育活動
當前幼兒學前教育更注重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強調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特征,在促進所有幼兒成長發展的基礎上,滿足幼兒的特色成長需求。幼兒的個性特征決定了學前教育的發展方向,學前教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以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前提,雖然學前教育大綱明確了基本的教學任務,但教師組織開展學前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幼兒的具體情況為前提。幼兒個性思維品質、興趣、習慣等影響了幼兒教學的形式,教師在關注集體的基礎上,更關注幼兒的個性化特征,強調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設置教學任務,優化互動環境,從而達到所有幼兒發展的目標。幼兒個性現狀是學前教育活動開展的前提和基礎。
2.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意義
2.1促進幼兒提升認知識能力
幼兒個性的形成與發展與幼兒的認知能力有直接關系,學前教育是培養幼兒認知能力的重要手段,學前教育不僅有序的促進幼兒接觸和感知社會事物,而且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促進幼兒在充分感知自我的基礎上實現幼兒認知能力的快速發展。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認知思維能力發展的階段,教師可以應用有效方法對幼兒認知思維進行引導。這對于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智力開發和培養幼兒思維方式有重要價值。學前教育可以促進幼兒接觸到新鮮事物。例如,游戲活動可以給幼兒提供展示自我與實踐機會。例如教師還可以在幼兒教育階段鼓勵幼兒進行意志力練習,促進幼兒獨立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發展幼兒的思維水平,促進幼兒達到茁壯成長目標。
2.2培養幼兒的個性思維能力
學前教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個性特征,必要的學前教育可以實現對幼兒進行思想、語言、行為和情感方面的塑造,通過學前教育可以照顧和滿足幼兒多方面的成長需求。例如,教師規范的言行舉止可以對幼兒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群體化的幼兒教育空間氛圍內更有助于幼兒積極的展示自我,給幼兒個性成長提供了必要空間。
2.3培養幼兒的情緒控制能力
學前教育階段可以通過必要的課堂活動和專題性的訓練達到培養幼兒情緒的作用。首先,學前教育機構可以通過專業化的教學環境布置,達到讓幼兒更好的體驗生活和感受環境的目標,有助于幼兒對外界事物形成正確的認知和恰當的反應。其次,教師可以有意識的通過集體活動促進幼兒積累人生體驗和鍛煉幼兒的情緒控制能力,促進幼兒在學習中掌握控制情緒的良好方法。第三,通過學前教育還可以促進幼兒個性化的融入社會,有助于在豐富的交往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角色意識,幫助幼兒不斷的完善自主控制能力,引導幼兒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
3.學前教育指導幼兒個性發展策略
3.1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教育環境,人的個性特征與環境有直接的關系,只有給幼兒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才能達到對幼兒個性特征的促進作用。首先,教師應當布置溫馨陽光的幼兒學習成長環境,幼兒教師應當重要教學硬件環境的布置,著力在保持幼兒心理穩定性的基礎上,通過硬件環境激發幼兒的求知欲望,倡導建立一個友善、和諧、進取、樂觀的氛圍。例如,可以運用卡通動漫形象、溫馨的教育顏色、有助于幼兒溝通的桌椅擺放方式,給幼兒創建良好的成長空間。其次,關注幼兒的心理情緒變化,由教師適當控制和調節幼兒活動的情緒氛圍,消除教學活動的緊張壓抑感,著力在和諧、有趣、快樂的氛圍里促進幼兒成長。第三,教師還要促進幼兒之間建立團結互助、有愛互動的氛圍,加強幼兒之間的交流,發揮幼兒群體環境的個性培養作用。
3.2實現必要的家校互動
家庭與學校是培養幼兒個性的兩個重要因素,學前教育應當與家庭教育保持統一,這樣才能發揮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價值和作用。首先,教師應當與家長保持必要的溝通,積極溝通反映家庭與幼兒園的活動情況,在有效信息溝通的基礎上延續幼兒獲得的心理教育輔導。其次,構建良好互動的家校環境,促進家長充分的尊重幼兒的需求與個性特征,逐步由教師樹立家長正確的教育理念,創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積極性,有效激發家長的教育潛力。
3.3組織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
提高學前教育促進幼兒個性成長的有效性,應當充分的利用美術、音樂、體育等活動形式,著力給幼兒提供參與實踐的機會,引導幼兒在動手實踐中提高社會認知水平,并且實現對幼兒個性特征的有效塑造。首先,在符合幼兒認知特點的基礎上,更好的引導幼兒參與多種形式的動手操作實踐活動,能夠在家庭親子手工制作,幼兒園同伴之間的合作競爭,例如,通過剪紙活動培養幼兒的手腦協調能力和思維感知能力。其次,組織豐富的競賽、實踐、探索、觀察與社會實踐活動,實現幼兒園內容實踐環境的共建,達到促進幼兒心理與個性成長發展的目標。
結論: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關鍵在于豐富幼兒個性成長的實踐活動,構建良好的活動氛圍,在調動幼兒積極性的基礎上達到促進其成長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靈美.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7(08):233-234.
【2】孔亞南.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作用[J].學周刊,2014(1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