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虞涵
在線課程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形式的學習模式,它從一出現的“備受期待”到如今的“雞肋設置”,并沒有經歷太長時間。近年來,雖然很多高校開展了在線課程,但取得較好效果的微乎其微。其實在線課程由于自身的特點,作為一類單獨的學習渠道,在大眾的層面并不容易取得較好的效果,但作為傳統課堂教育的延伸與拓展,特別是藝術類專業的課堂積累補充,則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
一、在線課程的興起
自200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宣布實行開放課程計劃起,一場致力于通過互聯網提供免費教育資源的“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簡稱OER)”運動逐漸在世界各地開展起來。
二、在線課程的限制
1.受所在環境的制約
1.1在線課程需要播放課程的載體,即擁有電腦、手機等設備才可進行學習。特別是大部分高等藝術院校的在線課程,都僅支持電腦端播放。因此,大部分的學生進行在線課程的學習固定在了寢室,而不能達到“隨時隨地”以及“碎片化時間學習”。
1.2國內大部分高校都采用群體式居住,即在線課程學習的學生,都有室友。由于個人習慣的不同,他們很難在課堂之外的同一時間共同學習。因此,在其中一人或幾人學習時,可能會受到所在環境的干擾。
1.3需要網絡連接。在一些網絡信號不好的地區或情況下,無法進行學習。
1.4國內大部分高校均對宿舍實時限時供電,一般晚上熄燈停電之后受限于載體電子化,且在線課程學習的學生白天在教室上課,因此晚上學習可能面臨電子設備沒電的可能。
2.學習者的主觀性能動性對學習效果影響較大
2.1現在越來越多的藝術類高校,將在線學習列入課程規劃里面,要求學生在每一學期內固定修完一定學時的課程,并取得相應學分。而學校通常計算網課的學分才用觀看完整段視頻的方式才判定達成獲得學分條件,這樣也給了學生刷分的可乘之機。因為人機交互性差,移動端或電腦端無法主動判定是否有人觀看,所以主觀能動性強的學生會將網課作為除教室之外的第二課堂,而意志力薄弱的學習者僅僅將此作為一個刷學分的工具,對學習毫無作用。
2.2據網絡調查《大學生網絡課程學習存在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近百分之五十的大學生認為網課沒有實體課程重要,這表明大部分的大學生對待網絡課課程的態度不夠端正的。且調查中部分同學不會主動汲取知識,對待大學課程的觀念非常傳統,認為老師教多少學生學多少,不必選擇延展課堂,更不會主動去汲取新的知識。
2.3調查還顯示出學生上網課時段普遍為結課前1-3天,通常為通宵刷課。大多數同學表示網課的學習會在學期結束前三天集中熬夜通宵完成,網課的價值也沒有辦法在這些同學的身上實現。
3.在線課程的互動效果較差,無法與傳統課程形成有效呼應
3.1在國內的大學會對教師形成監督機制,而傳統的教室上課的模式,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上課的狀態和學生的反饋即時更改上課的內容和教學模式。網課通常都是錄制好的教學視頻,可是上網課的學生們自身水平不齊,且學習網課的學生一部分是對本專業外的某一課程感興趣,并未受過系統訓練,所以對網課自身內容理解會和實際的課堂教學有一定偏差。
3.2在線課程缺少互動機制和課程學習質量的認證。一部分學生將網課當做實際課程的延展,但是在數量繁多的網課中,難以三言兩語概括動不動長達數十個小時的視頻內容,且學生沒辦法將其完整的在線學習內容轉化成本專業所需要的知識或者成績,使得學生學習熱情消減。
3.3網課也缺乏雙向評價機制,國內大部分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學生難以在數量龐大的視頻資料中獲悉哪位老師的教學視頻質量更高。同樣的,在同學學習完一階段的課程之后,也缺少測評機制去考驗同學知識的吸收和轉化。
三、高等藝術院校傳統課堂特點
1.藝術自身是一個非常宏觀的詞語,涵蓋繪畫,美術,音樂,建筑,攝影,表演等等多個領域,高等藝術院校的大學生不僅要理解本專業的知識,還要觸類旁通,因此會涉及到大量的課外影視資料和文字資料。但是藝術類院校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同等院校之間的學生的藝術造詣也相差甚遠。
2. 藝術有時候是一瞬間大腦迸發出來的火花,而這一瞬間的火花則需要大量時間的練習和積累。因此高等藝術院校的學生除傳統課堂上的知識傳授之外,還要自己學會收集大量素材和案例。
四、高等藝術院校在線課程的發展
1. 在線課程作為傳統課程的補充
1.1高等藝術院校的藝術類課程拋去藝術理論除外,基本每堂課都會或多或少的涉及到前人的經典作品,如電影,畫作,音樂,造型等。這些內容完全可以利用網絡課程進行學習和理解,不僅解放大量課上時間,而且在某些方面,這種做法比為了學習理論而去了解作品收益更大,帶給學生的藝術體驗也更好一些。
1.2 藝術是瞬息萬變的,它的前沿理論和知識也在不斷的變更中。例如電影藝術、攝影藝術等等,幾乎每過一段時間都有新的突破和進展。而教材和傳統課堂就十分受限,教師即使延展開講也未必可以么面面俱到,而這個時候網絡課堂則成為一個了解前沿知識和理論的平臺,作為線下課程的補充,學生也更好吸收和理解。
2.在傳統課堂上檢驗在線學習成果
網課的交互性和互評可以結合線下課程對學生在網課上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檢驗和測評,學生也可以彌補線上無法和教師互動的缺陷,在課堂上請教老師。在完成在線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傳統課程講授
3.改變在線課程的學習模式
3.1網課的好處之一就是打破傳統學習模式的時空性,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當教學內容可以移植到手機端的時候,學生更是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系統的學習知識。
3.2網課可以離線下載,當網絡較差或者沒有網絡的時候,也可以用于學習和教學
3.3在一段完整的教學視頻里,可以在進度條上標注出重難點,方便學生重點掌握知識和期末復習。
高等藝術院校應該積極嘗試網課和線下課程交叉的教學方式,也可以將自己優質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搭建線上教育平臺,以網絡作為高效便捷的學習渠道。同時,教育管理者還應該鼓勵嘗試和探索,建立適用于信息時代的創新教育文化和靈活開放的管理體系。唯有胸懷信息化教育變革大格局,才能心平靜氣地去適應國際化的教育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