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犁
1工藝美術的起源
從人類開始制造工具時,工藝美術便產生了。原始時代,人們為了生存需要貯存一些食物。而盛裝這些食物的器具便是人們燒制的陶器。為了提高陶制器具的審美價值,同時,也為了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求,人們開始在陶制器具上設計圖案,這便是工藝美術的開端。距今五六千年,燒陶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愈發成熟。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冶銅鑄器得到新的發展。也就是說工藝美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意味著青銅器時代已經到來。漢唐時期,我國對外交流增多,在工藝美術方面逐漸融入西方元素,并使其朝著國際化方向發展。漢唐時期,我國也派遣使者到他國進行交流,并使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藥、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傳入西方。當然,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成就最高的作品應屬絲綢和瓷器,并通過這兩種工藝品,開辟了絲綢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v觀古今,中國工藝美術貫穿于中國發展的各個時代,中國工藝美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2從工藝美術到藝術設計的演變
藝術設計是由工藝美術演變而成的,也就是說,藝術設計是在工藝美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當然,中國藝術設計的發展,也受西方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自20世紀開始,工藝美術到近幾十年的藝術設計,這種變化絕非簡單科學名詞的變革,而是社會發展的內在趨勢。19世紀后期,20世紀初期,歐洲的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藝術設計的發展。隨著時間的進一步推移,各國之間的聯系和交流不斷增多。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西方思想和文化傳入我們國家。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藝術設計慢慢在我國興起并逐漸被大眾接受,但工藝美術卻一直停滯不前甚至是開始慢慢衰退。在之后的發展歷程中,藝術設計這一名詞誕生,起初藝術設計被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不被民眾理解和接受,但隨著藝術設計的進一步發展,藝術設計逐漸被民眾認可。藝術設計發展到今天,其中經歷過實用美術、工藝美術等過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老革命家注重對藝術設計的發展,不斷培養輕紡制品或工藝品等方面的人才,繼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滿足民眾精神上的需求,藝術設計逐漸走進民眾的視野并不斷被推廣。我國對藝術設計這一概念的真正確立則在20世紀90年代。
3工藝美術和藝術設計之間的關系
對工藝美術和藝術設計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無非就是對兩種名稱進行探討。對于兩者的關系,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學派認為兩者完全孤立,其他學派則認為兩者具有一定的聯系,也就是說,藝術設計繼承了工藝美術,是在工藝美術的基礎上發展為現代藝術的。當我們從歷史的發展演變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在發展方式上幾乎是沒有區別的,并且兩者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從工藝美術到藝術設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藝術發展的必然要求。工藝美術的發展為藝術設計這一名詞的誕生奠定基礎,而藝術設計的發展又為工藝美術的發展提供指導原則,從工藝美術到藝術設計,意味著藝術內容更為豐滿,形式也更為多樣,不僅僅局限于繪畫、雕塑等傳統的藝術形式,也包括服裝設計、建筑設計等,涵蓋了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與社會發展更為貼切吻合。當然,藝術設計和工藝美術兩者并不是孤立的,藝術設計的發展反過來又會作用于工藝美術,從而使其形式和內容更為豐富,繼而促使工藝美術更好的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因而,為了使中國設計更好的發展,需要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中國藝術實力,提高中國競爭力。
4藝術設計的發展方向
當今時代,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日益提升,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更為眾多,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各國在對外交流過程中,無疑會促進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這種發展模式一方面可以使中國藝術設計融入西方元素,與生會發展相接軌,促使中國藝術設計朝著國際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面,這種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容易抹殺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性,從而使中國特色不能得以有效凸顯。這種發展模式,容易導致本土精神失落,繼而給民族日常生活中的民眾帶來精神上的痛苦。因而,中國藝術設計在世界這個大舞臺發展過程中,要充分挖掘中國工藝美術的傳統,吸收其合理內涵,激發巨大的設計文化潛能,提高中國藝術設計的文化價值,充分體現出中國特色,繼而保護本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性,從而使中國藝術設計在國際發展過程中不失民族特色,增強本中國民眾的認同感,提高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繼而使我國藝術設計健康持續的發展。
5 結語
近年來,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到來,也意味著文化全球化,為了使我國藝術設計在發展過程中不失民族特色,需要注重中國工藝美術發展傳統,吸收其合理內涵,提高中國藝術設計文化價值,激發中國藝術設計創造潛能,繼而使國藝術設計更好的發展,從而使我國的軟實力進一步增強。
(作者單位: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工藝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