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拓
隨著教育改革力度的逐漸加大,地方高校行政機構表現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比如機構設置過多、部門劃分過細、機構設置政府化、組織機構臃腫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對地方高校的發展造成一定的約束和阻礙,導致地方高校行政機構的職能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就當前地方高校行政機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針對相應的解決對策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在機構改革中,機構設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成分,也是當前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和不斷深化背景下地方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從某種程度上說,現代大學制度的建設離不開行政機構的設置。但是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地方高校行政機構的設置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對高校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本文在此基礎上,就地方高校行政機構的設置展開具體的論述。
1 地方高校行政機構設置現狀分析
1.1學校學術地位無法得到彰顯
從當前高校的發展情況來看,學術氛圍對高校管理模式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主管部門要對行政體制進行比照,在有效參照的基礎之上對地方高校進行塑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行政化的組織原則在高校運行模式中幾乎是貫穿始終,其權利的運行也幾乎是完全遵循有關政府行政機構的運行模式和運行邏輯。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當前地方高校行政機構設置上,其中所體現出來的制度是長官負責制,對于上級的命令,下級要無條件的進行服從。這種情況下,行政權力在大學運行的過程中也就占據了中心的地位。行政管理部門不僅對學校的管理性事物進行了主導,對學校的學術性事物也進行了主導。在地方高校運行的過程中,行政權力成為了主要的支配性力量。在這種形勢下,學術性的組織反而只是處在一個被管理和執行的地位。行政化傾向在高校學術性組織內部也被強烈的表現出來,地方高校的學術資源和學術權力被學術負責人所壟斷,學術負責人使用行政化的手段對學術活動進行管轄,導致學校的學術民主地位無法得到有效的彰顯。
1.2行政機構職能的設置不清楚
從目前地方高校行政機構設置情況來看,地方高校還存在設置混亂、職能不分等各種情況,這些情況導致地方高校行政機構的職能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例如,筆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發現,有些地方高校設置教學水平評估處、教材中心以及教務處。通常來說,教務處就肩負著教材管理、考試學籍管理、教學水平管理、教學實踐管理、教務行政管理的職能。但是,如果地方高校再成立教學水平評估處、教材中心等機構,教務處的職能就被劃分開來,在這種情況下,教務處是否還應該負責教材管理以及教學評估管理中,一旦學校在這方面的運行出現了問題,到底應該由哪個機構負責呢。這就衍生出了很多的新問題,所以在地方高校中,推諉扯皮的現象時常發生,這些問題之所以產生,就是因為地方高校行政機構職能沒有設置清楚而導致的。
1.3機構設置行政化、組織機構臃腫
在地方高校運行的過程中,行政機構的設置實際上是經濟體制時代的重要產物之一。地方高校是計劃體制下政府的一個附屬部門,所以高校行政機構的設置通常對政府的模式進行參照,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上下對應、層級分明的管理系統。機構眾多是該模式的主要特點,主要表現為專職多、副職多、領導多、行政部門多。與此同時,又以平行的方式設置了一套黨務機構,并且按照同等的數量都對相關的人員進行配置。除此之外,地方高校還有名目、類型繁多的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及各種委員會。在這種情況下,地方高校的行政機構呈現出官僚化的特點,人浮于事、機構臃腫。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地方高校的發展受到這種傳統機構設置模式的桎梏。地方高校要對此加以重視,改變傳統的機構設置模式,解除桎梏,讓地方高校獲得全面可持續發展。
2 地方高校行政機構的設置思路
2.1回歸學術本位,體現學術優先
在地方高校中,學術氛圍對高校的發展起著重要性的作用,在行政機構設置的過程中,有關人員一定要做到一切都以學術優先,回歸學術本位,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地方高校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在人員的配置上要做到干練,在行政機構的設置上要做到精簡。地方高校的行政機構管理部門要結合政府行政機構部門的大部制改革思路,在職能整合的基礎上采取精簡的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撤并,并根據教學服務中反饋、咨詢、監督、執行、決策等幾種基本職能進行科學的歸類和設置,將一些可有可無的職務類別、級別以及管理層次削減掉,同時將一些可并可不并的管理部門或者管理層次有效合并起來。在行政職位數量的設置上,地方高校行政機構要根據機關功能的需要,嚴格按照高效和科學的原則進行確定,防止兼職、閑職、虛職、濫設副職的情況發生。對行政機構職能部門進行精簡之后,還要對工作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由傳統的命令式管理轉變為專業性服務的提供。除此之外,地方高校的內部管理層面還要面向院系進行進一步的分權,結合實際情況有效下移管理的重心。在地方高校學術事物管理中,將教師的應有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讓高校的行政本位逐漸復歸和轉變為學術本位,讓教育工作者成為學術和學校的主人。
在這方面,我國的地方高校可以對臺灣地區高校行政機構設置模式進行積極的借鑒,臺灣地區高校行政機構的設置就是采取了精簡的設置模式。例如,一個擁有兩萬多名學生的臺灣大學,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學生,但是管理系統和機構的設置僅僅有人事室、會計室、進修推廣部、學生事務處、總務處、教務處、秘書室等十個行政機構,每個行政機構部門的職能都設置的非常明確,幾乎不會出現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的發生。雖然大陸地區和臺灣地區的地方高校具體情況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不能將其行政機構設置方式照搬過來,但是提高辦事效率、精心設置行政機構卻是兩岸高校共同的追求和向往。我國大陸地區的地方高校在設置行政機構可以向臺灣地區高校行政機構的設置方式進行積極借鑒。
2.2堅持責權一致、職責明確的原則
在地方高校行政機構設置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責權一致、職責明確的原則,職責明確這點非常重要,對地方高校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主要指對各個機構的職責進行明確。之所以說職責明確非常重要,是因為單位職責主要是由單位的舉辦者或者社會所決定的,并不會隨著管理人意愿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地方高校行政機構職責如是否明確以及如何劃分,不僅對崗位設置是否合理、科學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且對機構之間的協調也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時,地方高校行政機構職責的劃分情況對高校運行是否高效、有序有著直接的影響。
對行政機構的職責進行明確,首先要講究科學性,服務性職責以及管理性職責要進行嚴格的區分。對于類型相同的職責,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并同類項的原則進行歸類;其次,要講究統一性。在地方高校的運行過程中,所有的結構構成一個有效的整體,這個整體之間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讓高校能夠有序、高效的運行。因此,在行政機構設置上,不能有任何交叉的情況出現,同時也不能出現任何的漏洞。與此同時,在表述上,要嚴格根據實際情況遵循統一性的原則;最后,還要講究合理性。合理性是行政機構設置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的一個方面,只有確保行政機構的設置合理,才能將行政機構的職能有效發揮出來,讓地方高校獲得全面可持續發展。在劃分職責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到任務量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處理結果對行政機構設置的合理性息息相關,有關人員和機構必須要重視這一問題,盡可能避免地方高校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權力過于集中以及忙閑不均的情況發生。
除此之外,權力與職責相對應,既讓對職責進行劃分,就不可避免的要對相應的權利進行處理,只有保證職責和權利相統一,才能有效避免“三多三少”情況的發生。無論是責大權小還是有責無權,都無法對應有的責任進行有效的承擔,從本質上來看也是無法負責的。在這種情況下,有關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也就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反之,無論是權大責小還是有權無責,也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最常見的就是“瞎指揮”問題以及濫用權力的現象,從而滋生出官僚主義。
2.3堅持科學分類和準確定位的原則
在地方高校中,學校的定位與行政機構的設置有著直接的關系。從組織結構理論上來說,任何的組織體系實際上都是由這個組織的目標所決定的。所以,這個體系中的每一個組成成分或多或少都與這個組織的制定的總體目標有著一定的關系。首先,地方高等院校屬于事業單位,在國家出臺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中就已經對事業單位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事業單位屬于社會服務組織。既然高等院校是服務組織,就不能履行黨政機關的有關職能,其內部的管理機構就不能與政府組織對口設置。另外一方面,對于地方高等院校的任務和目標,《高等教育法》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高等院校應當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在此基礎上開展社會服務、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必須要依據這些要求,堅持科學分類和準確定位的原則,對行政機構進行科學的設置。
結論:綜上所述,針對當前地方高校存在學校學術地位得不到有效彰顯、行政機構職能設置不清楚、機構設置行政化、組織機構臃腫等問題,地方高校要對此加以重視,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國家頒布的要求,通過回歸學術本位,體現學術優先、堅持責權一致、職責明確以及科學分類和準確定位的原則,在此基礎上科學設置行政機構。
(作者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