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燦
隨著科技高速發展,電腦已經走進家家戶戶。在室內設計行業里,手繪效果圖表達三維空間方式慢慢被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所替代。因其能更精準展示三維視覺空間關系,更方便人們直觀上理解。隨著人們精神境界提高,對室內的效果圖表達有更深層次理解,同時要求時時向社會供應人才的應用型高校要滿足社會需求,從而導致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課程應與時代同步。本文通過對應用型高校環境藝術設計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課程教學方法研究,結合自身教學特點,提出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核心課程,其主要包含內容有3D MAX、VR、PS等軟件的學習。重點在于熟悉三維效果圖制作流程;模型制作;材質參數;重要燈光類型及參數;攝影機類型及參數;渲染大小圖參數等等。因其包含內容多而細,界面簡單但操作復雜導致學生在初上這門課程時,進入界面就再也深入不進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套自己教學方式、特點,使得課程雖然內容多,但學生接受快、吸收快。
1 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地位和作用
社會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開始注重精神層面需求,作為與人生活緊密相關的室內設計專業,其發展更應該集中體現社會需要、人的需求。于此同時隨著室內設計專業越來越發展迅速,全國室內設計行業進入百家爭鳴盛況,為應用型高校人才提供更多就業方向。同時也為應用型高校開辟了培育人才新方向。
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的學習更好保證學生水平與能力,為學生就業指明方向,有其存在必要性。同時大學唯一一個三維空間軟件課程,奠定室內三維空間推敲的基礎,為室內設計的推敲與展現提供很大助力。然而作為環境設計專業核心課程,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這門課程凸顯的尤為重要,但是作為核心課程的它,它的教學存在嚴重問題,也同時需要與時俱進、破陳出新。
2 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傳統教學存在問題
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作為當代環藝專業核心課程中的的新課程,其重要性尤為突出,但因其新型而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2.1 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界面復雜,命令多而細,延伸范圍廣,操作過程煩瑣,學生學習速度慢,間隔一天內容就容易忘記。
2.2 學生自我創造意識低。通過兩年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的教學,發現很多學生在學習軟件課程后,都有一定依賴心里,習慣一步一帶的學習方式,而忘記自我能動性,善于思考問題,理解問題,解開問題,所以存在了當看到新圖形時無從下手的尷尬境地。
2.3 教學模式單一。 僅僅依靠課堂式教學方式——“授”“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課程學習要求,作為應用型高校的我們,要求學生學要有所用,學習軟件操作技能要時時與社會發展需要相同步,課程中可以設計實際去操作真正項目,試圖將電腦前學生帶入社會中學生去。
2.4 教學設備差。隨著時代更新,軟件更新換代快,應時時與時代同步,但機房電腦多是5-10年一換,大部分電腦都無法承載計算機效果圖制作。學生與老師多是自帶電腦,完成教學。
2.5 課程定位主體亂。根據教學大綱設定課時有限,而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軟件的命令復雜,功能模塊多,同時理解難,想要將諸多內容教授學生,要點不突出,將會出現思維混亂的局面。
3 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教學創新點
3.1 “學生為主體”。 改良傳統的傳授式教學,即學生學,老師教,轉換為以學生為中心,促發學生自主能動的學習。讓學生有歸屬感,和培育自信心,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
3.2 “項目為主”。 引入企業真實生產項目或與生活實際結合緊密的案例, 由學生親自完成創作。 使學生充分體驗項目制作流程, 充分感受到作品創作的艱辛歷程和收獲成功的喜悅。 而且,通過項目操作,學生能在非常有限的學時內,學習到最多、最實用、最貼合企業需求的知識, 是提高 3D MAX 課程教學效率的最有效的辦法。
3.3 “單元式”教學方法。 學生將自行分為3-5 人為單位自動組合成學習小組 , 設一個組長負責全面布置和安排,并且總結作業的問題,并且互相教學 , 在作業完成過程中 , 由學生相互討論來建模的過程與方法 , 達到每個人能懂其含義 , 最后互相探討 , 相互促進,相互進步的完成最后的結課作業。這樣學生在完成本門課程學習過程中 , 不僅提升了團隊精神、凝聚力,同時培養合作意識、學習自主性能力。
3.4 “沙龍”教學。本門課程的學習不僅僅采用教與學的傳輸知識,更采用的探討式教學,每次課程抽取20分鐘圍在一起討論每個學生準備的設計案例,不僅提高學生眼界,并為設計方向提供了多元化,同時充分帶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習氛圍。
4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應用型高校發展速度加快,本人通過兩年對該課程有了一些教學經驗,并為以后更好的發展對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教育教學方面產生了思考與探索,并發現存在一些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幾點解決方案,希望促進以后環藝專業在計算機效果圖表達技法這門課程的完善,并且期望本人在這門課程教學上有所突破,不僅提高自己教育教學能力,同時提升自己專業能力以及與學生互動能力。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