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白姆
【摘要】:素質教育將體育作為高校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并將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作為主要教學形式,而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不可避免地面臨各種運動風險,這就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安全及高質量開展。本文就高校體育運動風險的防范機制及策略,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關鍵詞】:高校體育 運動風險 防范機制 防范策略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公眾對健康問題更加重視,并不斷增加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大學生是否具有健康的體魄、堅毅的品質對教育質量產生很大影響。但是,隨著體育鍛煉內容豐富性、形式多樣性的提升,運動風險系數也不斷增加,這種安全問題的發生對國家、學校與家庭都是很大的損失。基于此,深入研究高校體育運動風險的防范機制及策略,具有重大積極意義。
一、高校體育運動風險防范機制
1.識別機制
風險識別指的是人們為了避免發生事故,借助各種方式提前掌握各種風險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對各種風險進行損失評估及分類,然后制定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一般來講,識別風險,需要借助分析與感知等方式完成。識別風險通常涵蓋兩個步驟:①風險感知。風險感知是借助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了解,判斷體育運動中是否存在風險,是風險判斷的基礎。②風險分析。風險分析指的是高校對引發風險的各種因素進行細致分析,并制定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可最大限度降低各種運動風險的發生。由此可見,風險分析是高校體育運動風險識別機制中的核心內容。
2.評估機制
評估風險指的是借助統計形式掌握風險發生之前或之后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明確各種運動風險對學生人身安全、生活及學習等帶來的損害,以圖表格式清晰地展示出來,推動善后工作的順利開展,并為預防運動風險發生率的降低提供依據。一般來講,評估高校體育運動風險的步驟有四個:①風險發生時段及發生類型分析。②風險損失與影響分析。③風險出現幾率分析。④風險防控方案分析。
3.預防機制
高校借助分析與評估體育運動風險,就可明確風險的發生后果、發生概率、風險影響、發生時間、風險類型等。在此基礎上,高校還應采用針對性的風險管控方式對各種風險因素進行有效的監管。通常情況下,高校預防體育運動風險的原則是減緩為輔、規避為主,努力把各種運動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高校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要想有效避免各種風險,就應有針對性地設計預防風險誘因出現的解決方法與手段。學校應指派充足的經費、物力、人力等進行運作,甚至一些學校將那些危險系數很高的運動項目取消掉,比如高低杠、跳馬等,這就有悖于國務院提出的高校應全面實施體育項目教學的初衷。因此,高校應以積極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制定體育運動風險預防措施:①安排專人為學生舉辦運動安全知識講座。②教師應在教學中增加體育項目動作示范次數,并教會學生預防運動風險出現的方法。③教師應教會學生運動風險發生時的自救方法,并督促學生經常練習。④安排專人加強管理體育場地與運動器械,及時做好維修與風險排查工作。
4.應對機制
應對風險,指的是高校通過在發生風險之前或之后制定有效的對策以實現大幅降低風險發生率目的的一種措施。具體來講,高校制定的運動風險應對機制,應涵蓋以下幾點:①經常性組織體育教師參與各種安全知識學習活動。②校醫室應安排專人主管急救事件。③依據各種運動風險的特點及危害,有針對性地制定應對方案。③風險出現后,應有專人負責及時處理問題,妥善安排相關學生及其家人。
二、高校體育運動風險防范策略
1.風險規避
風險規避是在分析風險情況的前提下,主動拒絕或放棄實施,不做相關事情,從而規避風險的發生。教師將規避風險策略應用到高校體育運動中,完全能夠比邊一些嚴重事故的發生。在實際的體育運動中,大多數環境風險可借助規避風險的方法有效避免。比如,體育場地、惡劣天氣等對體育活動產生有不利影響的情況下,應停止體育運動,并且在學生有特殊情況或疾病的情況下,應勸阻學生暫時不要參與運動,利用這些方法就可大幅降低體育運動風險等級。需要注意的是,高校體育教師在運用風險規避策略的時候,應對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評估,不可為規避風險而剝奪學生運動權利。
2.風險防控
風險防控是有效降低高校體育教學中運動風險的關鍵措施,這就需要從學生與學校兩方面入手。具體來講,學校應確保體育設施的正常運作,并張貼安全公告,以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增強教師對教學秩序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將應急處理運動損傷及自我保護知識普及給學生,并且提升校醫緊急救護的意識與能力;新學期開始,學校應及時測試學生體質,建立完善的學生健康檔案,及時而客觀地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同時,學生也應積極增強自身安全防范意識與能力,主動學習各種自救逃生及安全解救技能與知識,經常性訓練教師交給的自救方法與運動技能。
3.風險保留
風險保留是高校體育教學中處理運動風險問題的核心措施,可有效降低各種損失,通常可劃分為部分自留與全部自留、被動性與主動性等多種類型。例如,體育設施的丟失與維護、運動場地損耗等,都應由高校全部、主動承擔;大學生在參與比賽或體育訓練中因個人原因引起的傷害,則由保險公司擔負主要或全部賠償,余下部分由學生與學校共同承擔。
總之,制定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及防范策略,是確保高校體育運動順利、高效、安全開展的基礎與保障,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條件。因此,高校體育應全面了解當前體育運動中的各種風險因素及其危害性,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應對與防范措施,最終確保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及育人質量的同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朱光秋. 昆明市普通高校體育運動意外傷害風險的識別與評估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2】 王江龍. 甘肅省普通高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機制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6.
【3】 張春紅. 福建省高校體育教師風險管理認知與實施之研究[D].廈門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