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新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1 創造適宜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活躍的課堂氣氛
在數學教學領域中,通過對學生施以教育和影響,促使他們去認識數學領域的新發現、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規律,培養他們具有一定的數學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數學素質基礎。即在全面實施數學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著重研究和解決如何培養中小學生對數學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能以及創新個性的問題。
首先,數學教師自身要具備創新精神,這是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教師本身所具有的創新精神會極大地鼓舞學生的創新熱情。因此應該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努力提高創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創新性、更靈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創設一種讓學生在學習上積極向上、敢于冒險、解決問題時能享受到樂趣和成功的班級氛圍和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較適宜的“氣候”和“土壤”。在這種課堂上,每個人都參與學習、發表見解、獨立或協同工作。一改過去提倡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并重的模式,實現由“教”向“學”過渡,創造適宜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形成有利于學生主體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健康發展的愉快寬松的教學環境。
2 靈活運用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做數學”
數學教材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體現,是學生藉此學習新知識的基本線索和教師賴以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新課程為教材的多樣化和呈現形式的多樣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華東師大出版社的版本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展開最基本的、豐富多彩的數學內容。更多的是強調學生實際操作,以試一試、做一做、討論的形式編寫。相當一部分的例題、習題較舊教材更貼近實際生活,更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由于初中數學課程內容的重大調整和變化,要求教師必須具很強的開發能力。要深刻領會教材的意圖,根據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時更新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好新教材。要善于以教材為基礎,繼承與創新并重,可對教材適當補充和刪減,或調整教學順序,搜索有關資料并進行歸納整理,不斷積累課程資源,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帶領學生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培養學生對教材的知識發現、探索和運用的能力,進而具有自學能力。講授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固守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而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現代化手段、幾何圖形等,帶領學生走向教材,用好教材,和學生共同探討和解決問題。教師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在教學過程中“做數學”。
3 既要抓好“雙基”, 又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全面開展創新教育在數學活動的探索過程中,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既要善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和敢于提出問題,又要因材施教,及時給予指導。
從創新層面看,探索性教學不僅需要師生具有較強的觀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機敏性,而且有賴于他們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充分展示,實踐告訴我們,初中階段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還是以教師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為好。換言之,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從自己的實踐活動中發現規律。數學教育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強調學生是發現者,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通過自己的探索與發現得出結論、找到答案。學生能夠完成的例題盡量要讓學生自己做,使學生不斷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雖然探究式學習的內容比較廣泛,但有規律可循。因為數學從本質上具有兩重性,它既是系統性的演繹科學,又是一門實驗性的歸納科學。
4 創設情境,豐富想象,發展能力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有些數學問題,若運用常規方法,則解題過程繁冗,甚至難于下手,若能抓住題目特征,引導學生尋求簡捷、巧妙的解題方法,讓學生置身于求新、求異、求巧的思維情境之中,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有幫助的。
數學能力是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上的個性心理特征。其中數學技能在解題中體現為三個階段:探索階段——觀察、試驗、想象;實施階段——推理、運算、表述;總結階段——抽象、概括、推廣。這幾個過程包括了創新技能的全部內容。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從基礎抓起,活躍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觀察、聯想,由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并通過推理、論證,發現結論。加強開放型題目的訓練教學,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同時,進行有意識的強化訓練:自學例題、圖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數學符號、溫故知新、歸類鑒別等等,學生在應用這些方法求知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數學能力,形成創新技能。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曹甸鎮中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