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
幼兒有很強的好勝心理,特別害怕失敗和挫折,這一心理雖然可以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為此,教師在設計分組游戲時,要巧妙地滲透包容教育。精心思考游戲的每一個環節,在游戲過程中盡可能為幼兒創設尊重、賞識別人的環境。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八個字是林則徐題于書室的一副自勉聯,其下聯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在《指南》中,我們對大班幼兒提出了“尊重、賞識他人,有寬容心”的發展目標。為此,在平時活動中我們應該利用身邊的種種時機,培養幼兒的包容心。
1 游戲時,引導幼兒包容他人的不足
幼兒有很強的好勝心理,特別害怕失敗和挫折,這一心理雖然可以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為此,我設計分組游戲時,巧妙地滲透包容教育。每一次游戲之前,我都要精心思考游戲的每一個環節,在游戲過程中充分利用隨機生成的教育機會,盡可能地為幼兒創設尊重、賞識別人的環境,讓每個幼兒在尊重賞識別人或者被別人尊重賞識的過程中學會尊重、賞識、寬容別人。
比如,有一次我帶孩子們玩“夾球跑”游戲,游戲方法是兩個幼兒相背站立,背與背之間夾一個球,看哪一組幼兒先跑到終點。我估計在分組的時候,平時動作相對不太靈活或者不大好動的幼兒會受到別人的抵制,所以在分組的時候,我有意識地對即將“領人”的組長說:“孩子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如果一有弱點,別人就不跟你玩了,你會高興嗎?我們班有的小朋友特別靈活,也有的小朋友不大喜歡跑呀跳的,要是我們組長能幫幫他們,他們一定非常高興,今后也會特別喜歡跟你玩。今天就比一比,哪個組長最會選擇自己的隊員,別的小朋友可以給他出主意呀!”
果然,組長在選擇隊員時考慮到了老師的話,別的小朋友也積極建議他們把那些可能被“忽略”的小朋友請到自己組里來。最后,所有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隊伍。我非常高興,表揚他們說:“你們真了不起,雖然王強小朋友平時跑得不太快,但是張小雨卻把他請到了自己組里;吳珍珍胖一點兒,可能影響比賽,但是康偉一組的小朋友卻沒有嫌棄她。大家都非常懂事,老師給你們大拇指!下面游戲的時候,如果這些小朋友出現了問題,大家要繼續幫他們哦!”
在后來的游戲中,有一個組想把影響速度的幼兒趕走,我立即請他們看看其他組的幼兒是怎樣幫助別人的,對他們進行了教育,他們終于樂意地接納了所有組員。
在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往往會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之間接受正確的觀念。多次的重復、強化,能逐步形成孩子穩定的心理素質。因此,在平時活動中,老師應當持之以恒地利用各種時機,注意培養他們的包容心。
2 充分利用幼兒犯錯的時機培養他們的包容心
幼兒都不希望自己犯錯的時候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因此,利用孩子犯錯的時候教育他們包容別人,可以使他們得到平時無法獲得的最切實的心理感受,這對他們的觸動是特別深刻的。
顧寧小朋友平時表現很優秀,但有個毛病就是經常指責別的小朋友的缺點,跟老師談話的時候,常常說自己不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的。我教育了她很多次,她就是難以改正。
有一次,她在做游戲時把別的小朋友撞倒了,那個小朋友額角還出了血。這一下她懵了,不知怎么辦才好。我先把受傷的孩子送到醫務室,然后把她帶到教室,對別的小朋友說:“顧寧今天犯了個錯,大家說說該怎么辦?”顧寧以為我要跟孩子們一起批評她,頓時哇哇大哭起來。我對其他孩子說:“顧寧知道自己錯了,哭得這么傷心,怎么辦呢?”有的孩子說:“老師,讓她別哭了。”有的說:“只要她認錯了就好了。”我對顧寧說:“你看,大家對你多好啊,要是這時候我們都不理你,你會覺得舒服嗎?快別哭了,大家都在幫你呢!”我請幾個小朋友上來拉拉她的手,然后對她說:“你看,犯錯的時候最需要別人的關心了,以后別的小朋友犯錯了,你也要像大家這樣關心別人啊!”她抽噎著連連點頭。
這樣,我充分利用顧寧小朋友犯錯的時機,引導幼兒了解人的多面性,教育他們能夠正確對待和接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特別要正確對待別人的錯誤,以良好的心態接納別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顧寧小朋友得到了教育,其他小朋友也知道了包容別人的重要。
3 給幼兒做包容他人的榜樣
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身教重于言教。要培養孩子的包容心,教師的榜樣作用至關重要。
有許多幼兒特別不能容忍平時有明顯缺點的伙伴。比如我們班有一個叫李小冬的幼兒,由于父母平時不在家,監護他的爺爺年紀又大了,不能很好地管理孩子的生活,所以李小冬的個人衛生狀況經常出問題,班上很多幼兒不喜歡他,說他身上“有臭味”。李小冬也因此很自卑,平時常常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很少有人跟他玩。
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覺得要教育孩子們包容別人的缺點,靠老師的命令是很難奏效的。于是,我經常主動把李小冬找到跟前來,幫他洗手洗臉,有時他的衣服太臟了,我就從家里把自己孩子的衣服帶來,給他換上,然后幫他把衣服洗好,有一次,李小冬肚子疼,我先給他看醫生,然后不顧他身上臟乎乎的,把他緊緊抱在懷里。有幾個孩子問:“老師,他身上臟死了,你怎么還抱著他?”我問他們:“要是你自己病了,你希望不希望老師抱著你?如果他身上臟點我們就不管他了,你們覺得好不好?”孩子們聽了,都很懂事地來找李小冬玩。
榜樣的力量是最強大的,教師的個人行為,常常勝過千言萬語。教學中,我們應當充分利用這一原則,以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的人格,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品質。
(作者單位:昆山市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