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必友
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教育改革的不斷推行,在學校教育中更加注重學生的體育鍛煉,為了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在學校之間積極進行和推廣大課間體育活動,通過作息時間的調整,延長活動時間,除做操之外,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增加各種活動形式,在教師的組織和帶領下,鍛煉學生的身體,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以南寧市高中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為例,具體調查情況如下:
1 調查的目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南寧市的不斷發展,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在這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的健康發展,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積極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能力,也是保障中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舉措。文中主要針對南寧市高中生參加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南寧市高中生參加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一個真實情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尋找相應的解決措施,進一步促進高中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積極開展。高中生面臨升學壓力,學業負擔較重,強健的身體素質是有效學習的重要保障,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使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活動,豐富高中生的課余生活,并且鍛煉出學生強健的體魄,釋放學習中的壓力,有利于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飽滿的精神狀態。
2 調查的內容、對象和方法
這次調查主要以高中生對于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參與度,參與的動機和參與態度為主要內容,了解影響高中生參與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各方面的原因,對南寧高中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和分析;主要調查對象選取南寧市各高中學校學生,其中包括男生和女生,并且涉及不同年級的學生,保障樣本的可信度和代表性,以及調查體育教師,學生家長和學校領導等各方面的意見;在這過程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了解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的現狀和前沿動態,為調查提供理論依據,通過問卷和訪談的方式收集信息,實現基本調查活動。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南寧市高中學生僅有一小部分的學生有每天一小時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其中40%左右的學生能夠保障參與30-5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剩下50%左右的學生參與時間少于30分鐘以下,主要分析原因如下,高中生由于課業負擔較重,學生學習緊張,并且片面追求成績成為影響學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高三學生參加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最少,另外還存在部分學校體育設施不夠完善,不能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學生能夠參與的體育活動比較單一,學生缺乏體育運動的興趣,其次就是學校方面片面追求學生成績,對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夠重視,在組織管理方面不夠到位。關于高中生對于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態度,經過調查發現有80%八十左右的學生認為參加體育活動是必要的,非常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表示不喜歡學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認為這樣做是浪費時間,而經過了解發現家長和教師非常贊同和支持學生積極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在學生參與動機方面,大部分學生認為體育鍛煉可以強健身體,調節緊張的學習氣氛,并且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
4 思考與建議
經過對南寧市高中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情況的調查分析,提出了以下思考和建議:
首先,廣大高中學校要轉變思想,提高認識,認識到體育活動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明確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充分保證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給予全面的支持,要認識到學生只有保障強健的身體素質才能有效的學習,身體健康和學習效率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重要聯系,二者相輔相成。其次,就是大部分高中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缺乏組織和管理,因此之后在這過程中要加強組織,安排專門的體育老師進行管理和組織活動,實現從領導到體育教師,從班主任到科任老師,一起齊管共抓,保障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質量和效率。另外在學校大課間活動的開展中,改變單一的廣播體操的活動形式,不斷增添新的活動內容,例如跳大繩,踢毽子,拔河,乒乓球等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和嘗試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豐富廣大學生的趣味,為高中學生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增添更多的樂趣。最后,針對南寧市部分高中學校體育設施不夠完善的現狀,要積極完善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配備優秀的體育教師來指導學生的體育活動,幫助學生習得更多的體育技能,學校各級領導要拓寬渠道,增加體育經費的投入,使學校的體育設施和器材逐步完善,為學生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提供基礎和保障。
(作者單位:橫縣橫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