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
摘要:行動導向教學法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強調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與合作。英語口語教學中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教師在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的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創建輕松活潑的英語課堂。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英語課堂;價值;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175-01
Absrtact: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s diversified and emphasizes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introduc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Teachers should combine the desig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to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and develop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the course of applying action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to create a relaxed and lively English classroom.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l; English classroom; value; path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日益頻繁,急需大量高級英語人才。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目標就是為國家培養高技能人才,培養高素質英語人才是擺在職業院校面前的主要任務,職業院校要積極推動教育改革,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水平,引導學生順利就業,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幫助學生快速成長,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基礎,重視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轉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創建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在職業院校英語口語教學中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策略,希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1 英語課堂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重要性
行動導向教學法最早出現于德國,其關鍵內容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利用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發布學習任務、開展合理考核等各個環節,為學生增加參與實踐的機會,這與職業院校的“職業化”特點一致,可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率。
1.1實現了創造性使用教材
我國已經頒布了英語課程學習標準,全國統一教材,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這些教材設計過難。利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借助豐富多樣的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合作意識,利用“提出任務、學習概念、解決問題、總結歸納”等環節的逐步實施,幫助學生掌握抽象的英語知識,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利用掌握的英語知識解決實踐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轉變課堂學習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實現創造性使用教材,幫助學生順利就業。
1.2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學習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在過去較長時期內,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應用灌輸式教學法,學生只能沿著教師的思路學習。行動導向教學法實現了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換,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利用設計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借助團隊合作的力量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能力,創建生動高效的英語課堂。在設計任務過程中,為學生參與實踐創造了大量機會,學生成為集“提問、分析、探索、發現、解決”等多種角色的集合體,提高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自被動學習地位轉變為“我要學”,利用與教師的合理互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
1.3創建了英語高效課堂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為職業教育發展創造了有利時機。政府部門對職業教育給予了大量關注與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職業院校購置了先進的教學硬件軟件,這種形勢下,重視提高學校的軟環境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隨著人們對開展素質教育、將學生作為主體的要求不斷提高,職業教育更需及時轉變發展理念,引進新型教學方法。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一種較為合理的選擇,利用在職業院校英語口語教學中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結合英語專業學習需求與培養學生能力目標,將英語學習與項目設計結合在一起,利用為學生設計合理的項目,幫助學生將英語知識應用于實踐,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實現理論實踐相結合,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掌握一技之長,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順利就業的目的。
2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的應用策略
2015年7月,國家教育部推出《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要為國家培養多樣化人才,不同地區的不同學校要結合自身情況在教育教學中大膽嘗試、敢于創新,積極引進新型教學法,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解決職業院校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創建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堂,需引進新型教學方法,而利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2.1工作還原的應用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關鍵部分是工作還原,指的是在實際教學中為學生設計合理的工作任務,鼓勵學生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思考完成任務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教育的目的即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利用工作還原教學能有效解決英語教學中發展學生能力的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如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分析崗位與學生能力匹配情況,合理確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有效任務,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解決問題,學生在相互合作、相互協商、共同管理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職業能力。
2.2任務驅動的應用
在過去較長時期,英語課堂教學一味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不關注學生能力的提高,當前英語教學中,筆者認為可以利用任務驅動法提高教學效率。指的是利用為學生設計合理的任務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創建生動活潑的課堂。任務驅動法是在教師全面研究教材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能力為基礎將其分為若干個模塊,鼓勵學生依據順序完成一個接一個的任務,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能力。這種教學法不同于傳統教學法,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過程中,設計合理的操作流程是任務完成的重點,教師要將學生學習與企業需求結合在一起,聯合企業業務骨干組建教學團隊,保證操作流程的合理性與規范性。
2.3創設工作情景
開展英語教學是為了提高職業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其順利實現就業。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在改造環境過程中也受環境的影響”,所以,在英語教學中還需考慮到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在英語課堂中,要重視為學生創建濃厚的學習氣氛,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當中,實現學習內容與工作崗位的深度融合,轉變一味傳授理論知識的教學模式,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操作流程。要根據企業需求增加實訓時間、提高實訓質量是職業教育的核心工作,做到這一點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際操作過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將來的崗位需求制訂教學主題,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工具為學生創建真實的工作場景,使學生體驗不同的工作角色,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務,以此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可自主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
3 結語
總之,英語在培養現代高級人才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職業英語教學中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響應國家教育教學改革要求,以培養具有較高能力、良好職業道德的人才為目標,幫助學生順利就業為目的,深入研究市場需求的同時著力開展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行動導向教學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設計了真實的工作流程,鼓勵學生在參與中嘗試多個角色,完成多種任務,創建了活力四射的英語課堂。學生不再是被動接收知識的容器,成為“會學”“要學”的新時代人才,行動導向教學法必將不斷發展、不斷成熟,在職業生的健康發展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麗琴.讓課堂充滿活力——淺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2012(4):142-143.
[2]任吉丹.讓"中職英語課堂"色、香、味俱全——以"shopping"中職英語口語教學課為例[J].新課程(中), 2014(5):61-61.
[3]王立群,于娟,董娜軼.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2016(8):64-67.